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歌(84)+番外

“殿下怕是听错了……蕴玉并为定亲……”

赵幼澄装出惊讶的样子,“怎么会,师叔并为拒绝。”

徐氏给她使眼色,大概是让她别在老夫人眼前说了。

赵幼澄也会意,笑着说:“到时候让芝玉到我那里挑选。”

徐氏勉为其难的笑了笑。

赵幼澄也不为难她们,和裴芝玉说:“我今日溜出宫,晚间还要回宫,不若芝玉领我逛一逛如何?”

裴芝玉眨眨眼看她,明显她说的不是真话。她的带着府兵,带着女婢,怎么可能是溜出来的。

但裴芝玉是乖孩子,并不反驳她,在母亲的首肯下,领着她出门,她知道刚才祖母不高兴了,所以也愿意在府中转一转。

徐氏求之不得,“芝玉领着殿下转一转。”

赵幼澄告别老夫人出来,跟着裴芝玉出了院子但并没走。芝玉也不不敢催,片刻后徐氏就跟着出来了。

赵幼澄就在门口等着徐氏,见她后面出来,直接问:“师叔的婚事,有了变数是吗?”

徐氏这会儿已经猜到了,她就是来打听裴岘的婚事的。只是有些心惊不敢多问。

赵幼澄也不避讳了:“我前几日在宫中听闻,忠义候府的老夫人来延嘉殿状告官眷攀扯,说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御史台刘家的女儿,却被刘大人参奏……”

徐氏听得眉都皱了,显然是动气了,想要发作几句,但又碍于教养,一脸怒容始终不肯说话。

赵幼澄开始她的表演:“我师叔青年才俊,端方君子,怎能受如此之辱。刘重儒学的是孔孟之道,向来以君子自居,可这种首鼠两端,才最为人不齿。”

徐氏这才确定她是为了裴岘报仇来的,虽然看起来不太道德,但她心里高兴啊。

刘家这样模棱两可出尔反尔的做派,让她很生气。

赵幼澄见徐氏不欲多说,便问:“可下过小定?”

徐氏见不说不行了,领着她进了自己的院子,将此事前前后后细细分说。

赵幼澄问:“所以刘夫人从开始其实是中意裴大人的,只是刘大人不喜裴大人领行伍差事?”

徐氏叹气:“倒也不是,蕴玉中秋节前登门拜访没,不曾见到刘大人,之后等他再回来,刘家那边就没了音信。”

赵幼澄:“谢夫人告知。若是再听忠义候府攀扯,或是刘家发难。我也有话说了。裴大人做事老成持重,最是稳妥,刘家之事未必就是坏事。倘若这桩亲事成了,将来若是再起波折,刘家岂不是又要怂恿的后宅不宁,那才是糟糕。”

徐氏被她说的逗笑了,叹气:“蕴玉……”

她想说几句,但赵幼澄实在是年纪小,她不能乱说。

她娘家是江宁的,说起江南也是历历在目。

所以一中午陪着闲聊,等赵幼澄该问的都问得差不多了,这才起身说:“今日时候不早了,叨扰夫人这么久,等年后再来府上拜会。”

徐氏并不敢承情,一直等将人送出大门去,才掉头回来,裴芝玉好奇问:“殿下来,就是为二叔的婚事吗?”

“不可胡说。”

徐氏路过外东苑看了眼,见裴岘刚回来了。

她才进去,夏进正匆匆出来。

而赵幼澄正在街上闲逛,路过糕点铺子,各色都买了些,最后才领着人回宫去了。

徐氏原本想问蕴玉,犹豫了片刻,又没有进去。

但裴岘看到她了,召了夏进进来问:“夫人来过?”

夏进答:“在院门外站了片刻,又回去了。”

裴岘手中的动作一顿,问:“今日可是婉淳长公主来了?”

夏进正要和他说这事:“是。”

裴岘也不问,只说:“我这里书房只要不进人就可。若是有谁进了外东苑就要奉茶。”

夏进还进不了书房,只能在院子里当差,:“我记下了。”

裴岘又问:“长公主来了多久?”

夏进:“午时稍过后就来了,大概两个时辰。”

裴现再没说话。

第47章 刘家犹如甩饼

◎看谁能接住◎

徐氏进了老夫人院子, 老夫人就说:“长公主走了吗?”

徐氏:“是。”

老夫人笑着说:“小小年纪,有她母妃当年的风采。”

徐氏也说:“殿下品貌端庄,贵为公主, 自然是风采非凡。”

这话有点扯, 赵幼澄就是来打听八卦的,可没有一点端庄。

老夫人夸了句后,叹气说:“辈分不对, 若不然……”

徐氏以为老夫人开玩笑:“那是天家公主,性子倒是挺好的, 到底年纪小。”

徐氏回去还和裴荀说起,裴荀自从升任户部尚书, 整日忙碌, 家中事更是全都托给徐氏操劳。

“婉淳公主年纪倒是不错, 只是和蕴玉差了辈分, 以后不可提起。”

徐氏试探了一句,见他不同意, 也就不再说了。

赵幼澄回宫后正遇上忠义候朱氏和忠勇侯夫人柳氏在,年底这几日两人来的十分勤。

这是她父王的亲舅母,但是她到底隔了一层, 她若是论起来, 就没那么亲近了。

“婉淳见过两位夫人。”

冬葵将东西交给延嘉殿的管事姑姑,赵幼澄只和周太后说:“我进去换身衣服。”

周太后也知道,她回去祭祀父母,并不拘束她,她看都没看两位夫人就穿过偏殿往后面去了。

忠义候府的朱氏看着她恣意任为, 眼色深了深。

周太后叹笑:“还是小孩子心性, 今日去永嘉寺上香去了。”

忠勇侯夫人柳氏却说:“小殿下遭此大难, 还是要注意些安全。这才进京多久,连番几次了。还是住在宫中稳妥些。”

上一篇: 三少爷养歪记实 下一篇: 亡国后又成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