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100)

作者: 画三春 阅读记录

两亩地,又是产量极高的改良麦。

哪怕狄霄和阿玛尔都是收割麦穗的好手,将这两亩麦田全部收割完,也用了小两个时辰,从麦田里出来后,两人身上的薄衫都被汗水浸透了,头上衣服上沾满了碎茬儿,还有一只虫子挂在了阿玛尔眼角上。

一群人颇是敷衍地说了句“辛苦”,紧接着就都凑去明窈跟前。

这回,明窈没再卖关子。

背篓的摆放分了两部分,左边多些的是好种,右边少些的是晾干后的湿种,两类种子的产量也有细微差别,但总体差距不大。

当初他们还觉返潮后的麦种不能用了,现在看来,还是他们小瞧了大越麦的适应能力。

只可惜了那些发霉的种子,兴许也能种出麦子来,却被他们试都没试就丢掉了。

一只背篓净重八两,一只装满麦穗的背篓重二十斤,左半部分共九百七十斤重,右半部分共二百九十斤重,刨去背篓的重量,两亩田总产出一千二百二十斤麦穗。

“多少?”

“一千二百二十。”明窈又大声重复了一遍。

没有欢天喜地,也没有锣鼓喧嚣,一百多个人仿佛失了魂,接连向身边人问:“公主说多少?”

“一千、一千多少?”

“一千二百二十!一千二百多斤!”

过了许久,众人终于回过神来,一声呼响划破天际,那些埋头捡麦粒的孩子们被吓得一个激灵,惶惶地直起身来。

只见一贯稳重的大人们像是得了疯病,又蹦又跳,也不管旁边的是谁,转身就拥抱在一起。

明窈虽然也难掩眉眼间的喜色,但还存了两分理智。

“大家先别乱,这只是麦穗的重量,具体亩产多少,还要麦粒打下来才知道。”

“顾及到大家急切的心情,麻烦来几个人帮忙打麦粒,哎别挤别挤,二三十个人就够了!”

明窈已经是扯着嗓子在喊,可在狂欢的人群中,仍有些不够看,喊了三四遍,嗓子都哑了,也不见人们停下。

狄霄止了她继续,向阿玛尔使了个眼色,不一会儿,只见他拿了两把铁锹过来,光光两声,可算止了人群的喧嚣。

狄霄简明扼要说道:“来人剥麦粒,一人一筐。”

“不许挤!”眼看人们又要闹腾起来,狄霄厉声呵了一句,“最前面的人,一个个往前走,要是叫我看见谁插队,接下来几个月,你就一直留下打麦子吧。”

首领的威慑力还是在的。

待狄霄说完,全场的次序终于整齐了些,最前面的四十多人上前几步,一人领了一筐麦穗。

他们急着看最终亩产,剥麦粒的速度快了许多,但因知道这麦粒的珍贵,都有小心翼翼着,绝不让一粒麦子浪费。

经他们之手的麦穗被剥得干干净净,根本找不出残余的麦粒来,地上也干干净净的,不曾有掉落的麦子。

大半个时辰后,最后一筐麦穗也弄完了。

这回换了簸箕装麦,麦粒称完后再倒入清扫干净的篮筐里,前前后后称了七八十次,方得出最后结果。

早有人在记着了,地上画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圈。

一群人蹲在地上数着圈圈的数量,还没数完,就听明窈说:“共八百一十一斤。”

她特意捧了一把麦粒,从头传到尾,叫所有人都能清晰看见。

这麦粒又大又圆,肚子的地方鼓鼓的,饱满而又硬实,此般形态并非某一株麦秆独有,而是全部。

大喜之下,反而没有先前那般外露了。

狄霄吩咐道:“来人将这些麦粒抬去仓房,小心仔细些,千万注意脚下,这就是明年的麦种,明年能不能全族高产,就看这些种子了。”

“如今大家也见到了,两亩地,八百多斤麦,是个什么概念的,想必也无需我多言。”

“我只说一句,在场所有人,若想继续平平安安生活下去,便永远不要向外人提及大越麦种,更不要提及族里粮食。”

“我不知在场人里是否有异心,便是真有的,我不管你会做何,只千万别被我抓到,不然你一定会知道,什么叫追悔莫及。”

“好了,我只说这些,这两亩田的产量多少,大家心里有个数就好。”狄霄说完,挥手示意人们散去。

族人们只知大越麦种产量会高,可却不知能高出多少。

狄霄和明窈私底下商量过,从来不会在人前说出准确数字,谷辛宁湘等人也被他们交代过,不管谁来问,都是一笑而过。

大家商量着:“高产?能有多高产?”

“肯定能有一百斤!这可是首领公主亲自照料的,前年咱们亩产才七八十斤,总比前年要高。”

“看你这点出息,要我说亩产要有二百斤!”

“我也压二百斤一次,首领都说了,怀璧其罪,一百斤算什么,肯定是大宝贝,才能引得外人觊觎。”

二百斤。

这是大家能猜到的最高的产量了。

可事实告诉他们,二百斤仍是少了,两亩麦田总产量八百多斤麦粒,不分良种湿种,便是亩产四百斤。

他们这时才明白,为何首领不叫他们宣扬,尤其出门在外,千万不要提起大越麦种,只当没发生过这事。

人心总是贪婪的,哪怕是他们,也常感慨大部族的粮食之多,若非他们人少兵力不足,难保他们还会安居一隅。

众人心照不宣,便是感慨赞叹起来,也隐了具体数字,只张开双臂,比划一个大大的圆,再互相竖一个大拇指。

对方便知道了——

亩产四百,改良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