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209)
饶是明窈见惯了好东西,也不得不夸上一句:“实是精巧。”
金花阿姑很是骄傲:“公主且看这些羊毛衫的阵脚,全是姑娘婆子们一针一线勾出来的,我们敢打包票,绝没有半分瑕疵,要是有一点开线露缝的地方,咱就赔他十件!”
“假一赔十,果然是有底气的。”明窈不禁笑道。
将最有特色的几种羊毛衫看过,明窈问:“对于这批羊毛衫,你们想好如何处理?”
“自然是要卖钱的。”在织羊毛衫赚银子上,绣房的所有人持同一态度。
宁湘甚至想好了:“这回卖得的钱,我们留下一半,剩下一半交给族里,算是采买羊毛和各色丝线的银子,还有上回麻烦公主和首领帮我们买来的布匹,我们也要把那些钱还上,剩下的再由我们分。”
明窈笑笑,并未对她的想法过多置喙,眼下先紧着售卖,等赚到了钱,到底要不要她们的银子,到头来还不是她一句话的事。
她沉吟片刻,说:“如果要卖出去的话,我有两个想法。”
“公主请讲。”
明窈道:“你们大概也听说了,族里建了一个小商队,这个小商队虽然没有走商的经验,但也是我一点点教出来的,领队的管事你们也熟,就是阿玛尔。”
“你们要是信得过他们,就将这一批羊毛衫交给他们去卖,由你们定一个底价,卖得的银两不足你们预期,差多少由商队想办法找补,若有超出,则绣房与商队各分五成。”
“若是信不过,也可由绣房出人,商队护送,卖羊毛衫所得,分出一成给商队,作为他们护送的报酬,剩余的就全部属于你们了。”
对于公主手下的那支小商队,众人有所耳闻。
但就像明窈说的那样,商队从未走过商,族人最多是知道他们的存在,至于他们以后要做些什么,有明窈和狄霄的敲打,商队成员自然不会多嘴,任凭谁问也不会透漏。
一群人议论半天,却争不出到底是哪个法子更好一点。
宁湘问:“依公主看,哪个法子更合适些呢?”
明窈说:“自是各有利弊的,商队办事,定不会叫族人吃亏,也能省了你们路上的风险,但毕竟是头一回走商,谁也不知道他们能办成什么样子,万一出了什么岔,这批货恐就给坏掉了。”
“你们自己派人去卖,亲手做出的东西,定是最为了解,给客人介绍时,也知道哪里是最出彩的,更容易卖出高价,但路上辛劳不提,于行商一途上,你们也是新手。”
当然还有一点,一群年岁不大的小姑娘,手里却带了这么多上好的羊毛织物,就算有商队的人护着,难保不出疏漏,为那歹人看上,尚不知会发生什么。
明窈到底还是担心,于情感上讲,并不愿宁湘她们亲自去冒险。
但另一方面,她也不愿妄自替人做决定,万一就有那精于商事的姑娘呢,她的一点担忧,岂不是毁了人家的前途。
“我们商量商量,过两天给公主答覆可好?”
明窈说:“当然没问题,你们先想着,要是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讲给我,商队至少还要再等半月才能上路,一切不急。”
从绣房离开后,明窈又赶紧去了晒盐的地方。
出乎意料的是,耽搁了这小一个时辰,狄霄他们还在。
放有盐板和湖盐的毡帐外是有族兵看守的,即便是明窈要入内,也要等族兵通传过后,得了可汗允许才行。
对于这般繁琐且不讲情面的看守方式,明窈倒是格外喜欢,能守住族里的安全和财富,当然是越严格越好。
片刻后,通传的族兵回来,带明窈进去。
用来存放盐板的毡帐一共有两个,许是经常蒸煮湖水的缘故,这两座帐子里全是湖水的咸味儿,还有一点雨后的清浅气息,有点奇怪,但并不难闻。
“公主来了。”随着明窈入内,苏格勒等人先后与她打了招呼。
狄霄把明窈叫到身边去,他们手边就是刚晒出的湖盐,细腻的白砂中带着一点浅青色,透着一股诡异的美感。
明窈问:“可是已经尝过了?”
“都尝过了。”阿玛尔回答道,“味道没有问题,一点苦味儿也没了,而且比买来的粗盐细腻了许多,也更鲜一点。”
“泛青色的盐粒也没有问题吗?”
阿玛尔揉揉脑袋:“尝着是没有问题,但久吃就不知道了。”
最近这小一个月,阿玛尔几乎日夜住在晒盐的毡帐,他参与了晒盐的每一道工序,而苦盐的融水再晒,也是他亲自完成的,每过一遍还会去找明窈看。
融水再晒的苦盐确实有了变化,苦味也一点点变淡,但随着融水的次数一多,盐粒中出现了变色的问题,先是从白变蓝,又从蓝变青,直到今天全部工序完成,虽然有大部分又变回了白色,但泛青的盐粒还是存在的。
阿玛尔对这种现象很是不解,找明窈问,明窈翻遍书籍,也没寻出缘由来。
偏偏这种泛青的盐粒除了颜色上有问题,其余不管是形状还是味道,都跟普通盐巴无异,细腻程度也一点不输白盐。
“要不把泛青的盐粒挑出去?”明窈才提出,自己就否决了。
青盐的比例虽然不大,可也跟白盐完全混在了一起,一粒一粒地挑出来,先不说要花费多少时间,怕不是要把眼睛都挑瞎了。
正这时,明窈心念一动:“等等,给我拿碗水来。”
她捏了一下把青盐,放进装满温水的碗中,随着青盐在水中化开,只见水面依旧清澈,连浑浊都没有,遑论染上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