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252)

作者:画三春 阅读记录

明窈神思有些发散,被唤了好几声才回过神来。

狄宇问:“嫂嫂在想什么?”

明窈迟疑片刻,忽然问:“你有想过,双腿走路吗?”

草原商行的足迹遍布大瑜,去年他们到过溪镇,借草药合作之便,在镇上见了最有名的医馆老大夫,说及腿疾,阿玛尔问:“断肢可有救?”

老大夫摇头,但也给出破解之法:“我认识一位巧匠,他最善机巧,你们要是方便,不如将腿脚不便那人带来瞧瞧,要是可以,做一只木肢作为替代。”

听明窈说起木肢,狄宇心念一动,他无法否认这一刻的心动,但随着激动平息,他也冷静下来。

狄宇笑笑:“这么多年我也习惯了,再等等吧,不着急。”

“好。”明窈尊重他的选择,“你若是想了,随时找我,我叫商队和那位巧匠联系。”

伴随着狄宇归来,明窈手里的最后一点活也分出去了,她彻底躺平,每日安心养胎。

酷夏转眼即逝,很快到了秋天。

耕田那边的青翠完全被金黄色所替代,沉甸甸的麦穗坠在枝头,微风拂过,麦叶簌簌作响,带着几颗麦粒落在田间。

天空中飞来许多觅食的鸟雀,鸟雀太多恐伤庄稼,族人们就立了稻草人,

稻草人随风摇摆着,高高立在麦田间,这能挡住大部分雀鸟,偶有几只漏网之鱼,大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放过去了,左右几粒麦子,送给它们又何妨。

走过大片金黄麦田,偶尔会有一些不见庄稼植株的田地,但这些田并非闲置,仔细看,地上也长着开始枯萎的枝叶。

这下面种的是土豆和蕃薯。

随着土豆和蕃薯在族里大肆推广,这两种作物能做主食,也能做成配菜,偶尔当个饭后小食也不错,因其多种用途,很受族人青睐。

有几户人家颇有眼见,在族里收了打量土豆和蕃薯,转念种植下去,连着两年培养,竟真把土豆和蕃薯量产出来。

到时用土豆和蕃薯换粮食,有的是人家抢着换。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五十几户人家种的玉米,玉米种也是从大瑜引进来的,也不知是土壤气候原因,还是他们种植技术的原因,玉米产量一直不佳。

拔都儿部种出的玉米又大又糯,偏偏每株玉米杆上,最多只有三个果实,一到两个才是常见,就算玉米的重量有胜,却架不住数量实在低。ɈSG

这几十户种玉米的,还是明窈再三游说。

族里的小麦和青麦数量太多,当温饱得到满足,适当提高下生活质量也是好的。

玉米本来就能作为主食,因产量不佳就摒弃,实在有些因噎废食,倒不如小范围种植一些,当做改善口粮的选择。

幸好玉米味道甚好,不管是直接煮着吃还是碾成玉米面熬粥喝,都很受族人欢迎,也有很多粮食丰盈的,愿意用粮食换玉米。

总归这几十家也不吃亏,玉米也就一直种下去了,在族里耕地一角,平时也不显眼。

几场秋雨过后,天气转凉,也到了秋收时候。

随着青麦收割,其中大部分被留作粮食,但每家还会分出一些,酿成青麦酒。

明窈记得在冠京城一家很有名的酒楼里,他家的米酒最受公子小姐们欢迎,米酒爽口而不辛辣,米香和酒香混合在一起,滋味尤为特别。

可惜米酒后劲儿太足,明窈只浅尝过两口,就再也没接触过了。

米酒是用大米酿成的,同为粮食,小麦和青麦是不是也可以呢?

当初尝试时,明窈只是好奇,并没觉得能成功,然而在她尝试的过程中,几次调整酒曲和酿造方法,折腾了一两个月,竟真被她把酒酿出来了。

黄酒浑浊,入口更是辛辣,与其说是在品酒,倒不如说是不得已之下的选择。

青麦酒就不一样了,青麦的香甜浸入每一滴酒水中,一点点酸涩感不仅不惹人反感,反更添韵味。

酒水入口绵密醇厚,窖香浓郁,回味悠长,随着酿造工艺的不同,烈度也有所差异。

无论男女老少,酒量好与坏,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款。

从这之后,青麦酒替代了人们最熟知最习惯的黄酒。

再说黄酒要从外面购买,青麦酒除了酒曲要买,其余材料都是免费的,只从成本上说,青麦酒也远胜于黄酒。

这等好物,自然也是拔都儿部的特产之一。

只是因为族里消耗大,送去外面交易的就少了,再减去给各位老板们的礼品,真正能在商行上架售卖的,实在寥寥无几。

尝过青麦酒的人少,流传自然也少,故而人们只知炒青麦面,却鲜少有知道青麦酒的。

一整年的辛苦过后,粮食大丰收是对劳苦百姓最好的嘉奖。

狄宇顺便帮忙收了粮税,看着满仓小麦,不禁感慨均田制之优。

入了秋,明窈的月份也越发大了起来。

她是十二月末有的身孕,不出意外的话,正是十月底足月。

从九月中开始,狄霄就推了所有事宜,无论族兵还是其他,一律交给旁人去做。

他只管陪在明窈身边,日夜不离身地照顾着。

许多有经验的阿姑调笑:“可汗也忒紧张了,女人生孩子,小事罢了。”

面对这种说辞,狄霄表情严肃:“一点不是小事。”

看他太过认真,说笑的人也不敢再多言,讪讪点了点头,又小跑着离开。

不管旁人如何说,总归狄霄是处处在意着的,到最后半个月,他甚至整夜整夜的不睡觉,就怕明窈渴了饿了难受了,万一叫不醒他怎么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