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63)

作者: 画三春 阅读记录

好在几天相处下来,宁湘他们做活卖力,也让金花阿姑和几个相熟的妇人大为改观。

众人看法各异,谁也说服不了谁,闹到最后,更是直接把狄霄请来了,叫他主持公道。

虽然狄霄也不懂,其间有什么公不公道可言。

狄霄神色始终淡淡,不说同意也不说拒绝,若有谁仔细看看,不难发现他根本没用心听。

他由着底下的人各自说了看法,等众人争过了,现场平静下来了,才见他抬手:“那就投票表决吧。”

“同意让他们参加冬祭的站到左边,不同意的站到右边。”

“有什么不同意的,来来,跟我来这边站。”这是金花阿姑。

那些不愿的自是不理会,拉扯着家人,默不作声的站到右边去。

在场的族人不多,左右不过三四十人,一会就分好了,粗略看着,左右人数相似。

狄霄数完,沉默一瞬:“一样多。”

不等下面喧嚷起来,只见阿玛尔拎着刚宰的小羊羔回来,狄霄把人叫住:“冬祭将近,南边那些人可要参加?”

阿玛尔完全在状况外,下意识说:“参加呗。”

“好了,同意者占多数,若他们想一起就一起去吧。”狄霄三言两语了结了这桩杂事。

看有人看不愿意,他脸色一沉:“明日祭典的祭品都准备好了吗?孩子们的新衣都换上了吗?”

“没准备好还不快去!”

一声呵令,众人只得散开。

而这边的小小闹剧,既没有影响到明窈,也没有传到南边去。

明窈这两天一直跟在莫拉阿嬷身边,学着操持冬祭事务,她甚至有幸见到了传说中传承了百年的经文,密密麻麻的符号看得眼晕。

莫拉阿嬷笑她,随后又有些惋惜:“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也是有文字的,只一点点失传,到如今再也寻不回了。”

明窈敛目,摩挲着纸上已经渐渐模糊的符号,嘴唇微启,却没能说出什么。

而另一边,宁湘他们正商量着冬日该怎么过。

现在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听说草原的冬天更是冷得刺骨,倒是若再靠人接济,先不说别人会不会觉得厌烦,恐他们也没办法在严冬熬过去。

几个绣工颇好的姑娘说:“我们可以打络子,要是能借些羊毛,就能打络子了。”

此法不失为一条出路,但怎么借到羊毛,还要另做谋划。

当初宁湘信誓旦旦,他们皆有一技之长,谁知这草原上荒凉穷破,会种地的没有地,会念书的没人要学,会煮菜的缺少食材,会织布的没有棉麻。

长处不得彰显,反劣处露得越多。

有人甚至怀疑:“我们真的该来草原吗?”

宁湘目光一凛:“慎言!”

“这才半月便坚持不下去了,你们怎不想想,当初公主千里迢迢来和亲,境况说不定还不如我们,我们有公主照顾,公主又能依靠谁?如今不也受人爱戴。”

说了丧气话的人羞愧地低下头。

众人愁了许多天了,难得坐到一起,却也没商量出个能立竿见影的法子。

正巧念桃来通知他们,明日冬祭也可参加,届时会有炙烤羔羊,还有各种干酪肉干。

一群人只是听着,就控制不住地分泌起口水。

十月初四,冬祭正式开始。

天未亮时,明窈就被叫起来了,床边放了一套新衣,仍是最常见的蓝白配色,但边角处都绣了白色符号,上衫和裤裙下摆挂满了银铃当。

足下是一双小白羊皮靴,靴筒上添了红蓝配色的图案。

到了束发时,却是莫拉阿嬷过来了,那双布满褶皱黑斑的手颤巍巍地从她头顶抚过,为她编辫簪发,最后戴上一顶蓝白小帽,帽顶立着一团毛茸茸的绒球。

整套衣饰下来,不比大婚那日差。

明窈收拾完,才发现狄霄也换了衣裳,马面裙狼皮靴,脸上还用红色颜料画了图案,大臂上缠了一圈狼牙。

他的头发全部散在背后,只有额前的散发被固定到后面,用一支木棍固定住。

明窈只是不能理解:“你……不冷吗?”

狄霄上半身是全|裸着的,胸前腰腹的位置有用草汁涂抹过的痕迹,但那不过装饰,没有一点御寒作用。

听她问话,狄霄缠腰带的动作一顿,沉默半晌,忍不住笑出来,他招手示意明窈过来。

“干嘛”

“给我束腰带。”狄霄说。

“哦。”明窈没多想,听话地凑过去,可手指才碰上那半掌宽的束带,突然被人抓住了手腕。

狄霄攥着她的手,将手掌落在他腹前:“冷吗?”

掌心灼热,烫得明窈指尖一颤,她忙不迭缩回来:“不不……你干嘛!”

她娇嗔一声,想扔下束带不管了,可后退了半步,又受气包一般挪回去,脸上带着不爽,手上的功夫却依旧细致。

狄霄捏了捏她的后颈肉:“真听话。”

片刻后,狄霄最后整理了一番,大步走出账外,然后掀开毡门,回头等明窈出来。

晨光熹微,一点点晨光映在他面上,他的面部轮廓本就清晰,如今染了图案,更添几分野性。

明窈看得一愣,直到被叫了两声,方回过神来。

两人并肩离开,到部落门口,与早早等待的族人们汇合。

冬祭大典,族人们都换上了新衣,多种鲜艳色彩混织在一起,衬得人们的笑容更加真挚。

可惜宁湘他们没来得及做新衣,跟族人们走在一起,虽眉眼清秀,可莫名显得逊色半分。

冬祭第一日,地点选在了距部族半日脚程的山坡上,那里草木丰茂,每年严冬仍能看见翠草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