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平凡生活(137)
“大姐,小外甥啥时候才能学会走路嘞?”
“大姐,小外甥啥时候才会说话嘞?”
……
诸如此类的问个不停,宋慧娟想着他是老幺,还没照顾过比他还小的,正新奇着呢,也不厌烦,一个个解了他的疑惑。
按着老礼儿,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这一天,娘家是要备些丰盛的食物作招待,但在这种能勉强度日的时候,哪里还会讲究那么多。
但宋浦为却转头拿出了大队发下来的白面和猪肉,说是爹特意留下来的。
这白面倒没什么,可那盆里的猪肉却很多,至少有一斤半,就算是今年收成不错,也不会剩下这么多,更何况年节时候还要祭祖呢。
宋慧娟干脆问了问情况,这才知道他们只在除夕那晚和初一早上这两顿饭吃了白面饺子,其余的都留下来了。
她不过回来一趟,哪里要留这么多肉。
不用她再想,院子里坐着的陈庚望就是原因了。
这世上的娘家人总是掏心掏肺的对女婿好,希望能以好换好,将心比心,说到底不过是希望自家女儿能在别人家过得好些罢了,天大的婆婆压死人,这样的老话儿并不是过于夸张,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他们这穷乡僻壤的。
连不善言辞的老宋头也抱着这样的想法,一盆肉就说明了一切。
尽管宋慧娟明白一家人这样的好意,但她仍旧和了白面,没做纯肉馅的饺子,一半肉馅一半素馅。
何必这样讨好不值得的人呢,她更愿意把肉留下来给弟弟们。
黄瓷碗,每人都能吃上一大碗,最后还剩下了大半碗,被宋浦生舀给了陈庚望。
第79章
待到吃过饭后,宋慧娟趁着工夫哄了哄小家伙,好一会儿没见了,不知道被老宋头抱着睡了多久,这会儿子倒清醒得很,小手来回扒拉着小木剑。
“爹,”宋慧娟想了再想,抱着小家伙坐了下来,“咋想起来做木剑了?”
只见老宋头磨木头的动作顿了顿,即刻又恢复过来,似乎没有听见那句话。
宋慧娟看在眼里,抱起小家伙,走到木案前,又继续提起话头。
“从前您也做过,现在早不知道放哪儿了。”
不等老宋头接话,她也知道老宋头并不会接话,自顾自地说起来。
“恐怕还在老四的箱子里放着哩,他小时候最稀罕了,还老问是谁做的?”
老宋头微微侧过身继续打磨着手里的木头,从眼前略过了宋慧娟的身影。
但宋慧娟并没有打算就此罢手,有些哽咽道,“我没告诉他,可……可现在瞒也瞒不过了。”
小时候的宋浦华也是个调皮捣蛋的家伙,那些木刀木剑没少被他祸祸,开始他也不在意,有得玩就很好了,但后来他开始追问,宋慧娟没办法回答,只能敷衍过去。
但现在他不再是不懂事的小屁孩了,看见老宋头给明守的木剑,不需多想,一个弯还能转不过来吗?
老宋头听完未语,却是撂下了手里的木头,转身就要出去,宋慧娟直接奔了过去就要拦人。
“那不是他的错,您不该怪他。”
但她没有拦住,回应她的只有咯吱作响的门板声,老宋头还是跨出了门槛。
宋慧娟身子一软,呆坐在凳子上,一双发抖的手捂住了眼睛,一连串的泪水登时从脸颊两侧沾满了双手。
母亲的情绪影响到孩子,怀里的小家伙本能的也跟着嚎啕大哭起来。
这么大的动静早惊动了堂屋里的宋浦为,连院子里的宋浦生和陈庚望也没明白怎么回事,只见老宋头满身不悦的去了自留地。
宋浦为站在门前听见里面小家伙的哭声,一脸为难的不知要不要踏进去,只能焦急的呼喊,“大姐,大姐。”
宋浦生和陈庚望听到声音,大步走了进来。
那门半开着,只能隐隐的看见一个妇人的背影,全身都在轻微的颤动着。
陈庚望率先推了门,径直走了过去,宋浦生和宋浦为也紧随其后。
听见身后的脚步声,宋慧娟侧过身,轻轻揩了揩脸上的泪。
“大姐,”宋浦生走上前,“去歇会儿吧。”
“哎,”宋慧娟抱着小家伙起了身,还没踏出门槛,又回过头来,“别告诉老三。”
“好,”宋浦生点点头。
即使他们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现在也明白老三被特意被大姐支出去的了,不然也不会这么嘱咐了。
宋慧娟直门直路的进了西屋,连忙掀开衣襟哄起了小家伙。
这屋子比上次回来时看着干净多了,床上的被子也是平整软和,肯定是前几天特意晒过的。
她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才能让爹放下心结,可她知道日后父子水火不容的形势不是她想看到的,更不是娘想看到的。
或许上辈子那时她还不明白,可做过一回母亲就都明白了。
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一样的疼孩子。
如果娘看到从前爹冷落老三的那一幕幕,心里又有多疼呢?
不管怎么办,用尽什么法子,一定得想办法改变爹的想法。
陈庚望进来时,那妇人已然睡着了,怀里的臭小子倒挥舞着小手自顾自地玩儿呢,一张小床,这娘俩就快塞满了。
那妇人的眼下红通通的,还能看出来哭过的痕迹,这还是他第一回 见这妇人哭,上次生这臭小子也没见她流一滴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