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十年代平凡生活(23)

作者: 教育学原理 阅读记录

“大姐,大哥回来了。”

“大姐,二哥也回来了。”

……

那喊声像是报消息的邮员似的,一声接着一声,听得宋慧娟一下子就懵了,手里的绳子落在了地上也不知。

宋慧娟还未踏出门槛,那最前头的宋浦华还未跑到她身边,身子竟突然一下失了力,跌坐在了地上。

“大姐!”

“大姐!”

“慧娟!”

听见那些熟悉的声音,宋慧娟回过了魂,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眼中的泪竟再也忍不住了。

“大姐,你别哭,别哭。”宋浦华拿着他那双小手无措的擦着他大姐满脸的泪,越来越看不清他大姐的脸了,伸手一摸,原来他也流泪了。

这时,还是宋浦生出声打断了局面,“大姐,先起来,地上凉哩。”

待宋慧娟被宋浦生和宋浦为扶到堂屋坐下后,宋浦生便扬了扬头,“老二,去拧个湿毛巾。”

宋浦为站起身,背着众人浸湿毛巾时,悄悄抹了把脸上的泪。

一直在众人身后的老宋头这时便蹲在了门外,无声地望着太阳,眼眶泛红,看不出是阳光刺的还是怎的。

一屋子的人个个沉默,连宋浦华也安静的攥着宋慧娟的手,待宋慧娟止住了泪意,擦过了脸,宋浦生便轻轻问出了口,“大姐,咋了?”

宋慧娟无声地摇了摇头,不知道要怎么和他们说经历的一切,还是埋在了心底。

宋浦为看着他大姐痛苦的模样,便从门边冲过来,怒目圆睁,“大姐,是不是他们家欺负你了?大姐,你说,我寻人上门打他去。”

“打打打,”宋浦生怒斥道,“你除了知道打架还知道什么?”

“不打?你说怎么办?难不成让他继续欺负?”

两人吵起来,那声音越来越大,震得人简直要聋了,看那架势,再吵下去就要上手了。

这时,那一言未发的老宋头把

老手往地上一拍,霎时间,两人就静了下来。

老宋头回过头,一眼都未看他们,慢慢走到了宋慧娟身边坐下,粗老的声音开口说了回到家的第一句话,“吃饭吧。”

“哎,羊肉汤该熬好了,”宋慧娟放下宋浦华塞给她的缸子,朝几个弟弟露出安抚的笑容,“洗洗手吃饭吧。”

第13章

在寻常庄户人家里,吃饭是一等一的大事,也是个很好的借口,许多事吃过一顿饭或许就忘了。

宋慧娟率先踏出了门槛,身后几个弟弟都跟了出来,待洗过手后,宋浦为和宋浦华便又跟着钻进了厨房。

厨房那灶里的火还没灭完,几根干柴烧得只剩下通红的木屑,隐隐闪着几簇火苗。

宋慧娟将手上沾了沾水,伸手就要掀开锅盖去捡馍馍。

这时,宋浦为便先将手伸了过去,二话不说将宋慧娟掩在身后,对旁边的宋浦华说,“去拿个屉布。”

闻言,一直盯着宋慧娟的宋浦华转头看了他二哥一眼,一脸的不痛快,仿佛下一秒就要打人了,他便朝着堂屋跑去,边跑边回头看了眼他大姐,见宋慧娟朝他笑,这才放了心。

待宋浦华匆匆将屉布拿来后,宋慧娟便被他们彻底按在板凳上坐下了,看着宋浦为拿了碗盛汤,便忍不住开了口,“多盛点肉。”

庄户人家里一年半载的都不一定能见个肉腥,平日里没什么大事或是大人物来,都是不舍得买肉的。

何况她也不知下次回来是啥时候了,现下能给他们买一块就买一块吧。

站在灶台前的宋浦为没说话,手上却将那碗里的肉盛的满满的,递给宋浦华,“端到堂屋去。”

宋浦华站起身伸出手一接,小心翼翼地转过身端到堂屋,竟觉着一点也不烫手了。

宋浦为又盛上几大碗的羊肉汤,一一端到堂屋,宋慧娟也跟在身后提着馍筐筐进了堂屋。

“爹,吃饭了。”

宋浦华朝东屋喊了一声,等老宋头出来坐到主位上,拾了筷子吃起饭来,几个小辈也就相继吃了起来。

虽说一斤肉不多,但加上配菜,每人也添上了一大碗。

宋慧娟也跟着坐在堂屋的桌子前吃饭,他们家没那么多规矩,出嫁前家里就她自己一个女人,她爹从没说过不许女人家上桌。

他们家没什么忌讳,说说笑笑才是他们吃饭时的常态。

但今日的气氛极其沉重,饭吃到一半,宋慧娟便顺手拿起个馒头递给了老宋头,“爹,您帮我做两把小木剑罢。”

老宋头抬起那双暮色沉沉的眼看了眼宋慧娟,便点了点头,“好。”

“大姐,你要木剑做什么?”宋浦华停下了正掰馒头的手,“可是要送人吗?”

“是,”宋慧娟笑着看他,“一把送给你,另一把送给你小外甥。”

“小外甥?我哪来的小外甥?”

宋浦华一脸的疑惑,可这时其他人早已反应过来了,宋浦为已经激动地站了起来,只听得那身后的板凳哐当一声,重重的向后倒去了。

众人来不及操心他,回想起她饭前才摔了那么大一跤,又不免担心起来,尤其是老宋头,那黝黑的老脸竟有些发白,结巴了半晌,问道:“那……身子还好?没事吧?”

“好着呢,啥事也没,”宋慧娟抬起头,朝他笑了笑。

虽然听宋慧娟那么说,可众人还都不大相信,那么大一跤,平常要是摔了一跤那屁股都得难受一会儿,何况眼下她还怀着身子,要是把人摔坏了可就了不得了。

“真没事,要真有事早就说了,我又不是小娃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