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平凡生活(357)
等夜里忙完,宋慧娟把早已经收拾的西屋给这远道而来的姑娘腾了出来,连床上铺用的被子也是秋天新做的,这几天明安和明宁还得跟着她睡,这姐俩没什么不愿意的,高高兴兴的抱着被子就跑了进来,把他们老子的被褥直接就放在了窗边的那张小圆木床上。
而一直坐在长桌前的陈庚望就那么看着这俩闺女又一次霸占了他的床。
陈明宁放好自己的被子就趴到她爹腿上说,“爹,您要不起西头跟大哥二哥去睡罢?”
“爹才不去哩,”陈明安一下子就给出了答案。
陈明宁不解,“为啥啊?”
“你问爹,”陈明安不说,背过身就下了床帐子。
陈明宁便晃着他爹要一个答案,“爹,为啥啊?”
陈庚望哪里会回答,起身撂下一句话就出了门,“赶紧收拾睡觉!”
没一会儿,在院子里的陈庚望就听见那屋子里传出他们娘仨的笑声,冷哼一声,不知那妇人是怎么教导的,俩闺女一点儿都没人家女娃娃的秀气。
第203章
第二天一早,陈家的院门前便围了许多个小娃娃来,昨儿陈明守带着人回来时,天还未黑,陈家沟多少人都看见陈庚望那个二十七八还没成家的大儿子终于带回了个小姑娘,一夜过去,满大队的人就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看着门外时不时探进来的小脑袋,俞咏秋有些不知所措,陈明守倒坦然,抓了两把糖起身走过去,“明宁,给大家分分。”
陈明宁接过,门边的这些小娃娃们或多或少都分到了,这其中论辈分还有喊她作小姑姑的,陈明宁自然担起长辈的架子,“咱去外边玩儿。”
站在路口同人讲话的陈庚望自然也少不得身旁的人都要来打听一两句,满面笑意,不知说起什么来,惹得那笑声更是毫不掩饰,与往日的他简直是判若两人,连坐在灶屋烧火的陈明安都听得一清二楚,不免跟她娘说道,“爹真是盼得急了。”
站在灶前不停搅着锅的宋慧娟也只是轻轻一笑,对她这大闺女的说法不置可否。
陈明守带着人回来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老宅那边,更不提陈庚良和陈庚兴那两边了,还有那些平日里跟宋慧娟一起听戏的人,哪个不想来瞧瞧陈庚望家里以后的大儿媳妇?
果不其然,才刚吃完早饭,宋慧娟灶屋还没收拾好,就听见外头孟春燕的声音了,“嫂子,在家不?”
宋慧娟还没放下手里的碗筷,坐在堂屋的陈明守和俞咏秋已经入了孟春燕的眼,“呀?明守回来了?”
“昨儿刚回来,二婶进屋坐,这是明茂底下的培青?”看了看身旁坐着的人,陈明守起身朝他二婶走去,笑着向俞咏秋介绍道,“这是二婶。”
“二婶,”俞咏秋又紧张起来,有些拘谨。
“这就是?长得真俊,”孟春燕怀里抱着个两岁的小娃娃,指给他看,“这是你大爷哩,去年回来还给你压岁钱哩,旁边的这个是你大娘哩。”
才两岁的小娃娃能记住什么,看着朝他伸手的人就扭着身子往他奶奶怀里转。
“不记得了,”孟春燕拍了拍小家伙,“怕啥哩?今年你大爷也得给你娶大娘哩,来年就生小弟弟哩!”
听见这些话的宋慧娟,忙放下手里的碗筷出来拦人,“咋这么早就来了?”
“这还早?”孟春燕扭过头,对面前站的人儿说,“你们该忙还忙,我来找你娘说说话儿。”
“成,”陈明守见人跟着他娘进了灶屋,才带着已经握着拳头缓解紧张的俞咏秋重新坐下来,“他们就是好奇我带回来的姑娘是个啥样子?你别怕,那些话也别放在心上。”
“嗯,”俞咏秋能理解他们的热情与好奇,更惊叹于那些奇怪的话。
进了灶屋,孟春燕便再也忍不住了,急忙问起来,“那姑娘瞧着还小哩?”
“比明守小三岁,”宋慧娟继续手上的动作,“还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今年成家哩?”
“都带回来了咋还会不愿意哩?”孟春燕随意拉个凳子坐下,“咱明守又不差,在省城工作,又是个贴心的,说几句话都是笑眯眯的。”
宋慧娟整理着洗刷好的碗筷,摇了摇头,“我是怕人家女娃娃的爹娘嫌早。”
“这还早?”孟春燕低声道,“明守今年得有二十七了罢?”
“翻了年这都二十八了,”宋慧娟擦擦手,盖上锅盖。
“那这女娃娃也不小哩,二十五了,还说啥哩?”孟春燕继续说道,“早些成家大哥也不愁了。”
“唉,”宋慧娟摇摇头,把她怀里的小培青抱到怀里,“也不知道等到啥时候哩?”
妯娌俩说了会儿话,门外又有人问道,“明守他娘,在家不?”
“在哩,”宋慧娟抱着小培青出了灶屋,见来人是杨春丽,便把人直接要带进灶屋,坐在堂屋的陈明守却道,“大娘来了?进屋坐坐喝点茶罢。”
于是,几人便进了堂屋坐下,陈明守给几位长辈倒了茶,又给几个小娃娃拿了糖吃,才坐在俞咏秋身旁。
“这就是?”杨春丽来回打量着坐在旁边的女娃娃,“只听说你带姑娘回来了,没想到长得这么俊,咱这一个大队也找不来。”
两句话说的俞咏秋红了脸低了头,陈明守笑道,“也不枉我爹等了这么久,不然今年可不让我进家门哩。”
几人笑作一团,宋慧娟也忍不住笑,斥他道,“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