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平凡生活(401)
宋慧娟看见这幅场景就忍不住要叹气,不免暗道,又是一对天生的冤家。
等那俩孩子进来,宋慧娟才端起了灶台上剩下的那个碗,她还是走到灶下,拉过后头的那个小凳子坐下了。
这顿饭吃的难受,宋慧娟看着这屋里的人儿就想叹气,那俩人坐在灶下,陈明安吃几口就给小培青夹块肉,再掰一块馒头喂喂他。
除了这俩人的说话声,再没有了,连平日说个不停的明宁也没从碗里抬起头,盯着自己的碗只顾着啃肉,稍一抬头对上她爹的那个脸色便立刻转过眼珠子,一句也不吭声。
刚吃了饭,陈庚望就出门去了老宅,宋慧娟打发几个孩子去歇会儿,一个个都不肯,陈明安挽起袖子添水刷锅,陈明实便带着小培青去棚子底下使着斧头砍起了柴火,连陈明宁也进屋去学习了。
宋慧娟倒是闲了下来,坐在灶下问她那大闺女,“还不愿意跟你爹说话哩?以后都不搭理他了?”
陈明安只装作没听见,把刷好的碗摞在一起放到一旁的小桌上,又继续回过身刷锅。
“他那脾气你还不知道?”宋慧娟不愿他们父女俩真的就此生了隔阂,长叹一口气继续说道,“教你盛饭你还不明白?给他端个饭不就没事了?”
陈明安还是不说话。
宋慧娟没有办法,想起这父女俩在老宅那边是不是闹了气,便问,“咋了?今儿他说你了还得又咋了?你好歹跟娘说说。”
“没,”陈明安这个锯嘴的葫芦这才开口,可以就给了一个字。
宋慧娟知道上午没闹气,就明白还是因着去年的事儿,她苦口婆心的人劝道,“他说啥你不应不就成了?非得对着跟他干,面儿上听了就只当算了,不往心里去。”
陈明安没顺着她娘的思路想,反倒发现了她娘的小秘密,笑着问她,“我知了,你平常是不是就是这么应付他的?”
宋慧娟被杀了一枪,她没料到她劝着劝着把自己给套进去了,但见她笑了,也笑着说,“该糊弄的时候就得糊弄。”
“我就知道,”陈明安停住动作,大笑不止,“你看,你也受不了罢。”
“你这闺女,”宋慧娟被她说得不好意思,更多的还是被她直接戳破的尴尬,可还是尽量维持着表面的长辈的威严,“可不许再闹了。”
陈明安见她娘脸都红了,这才忍住了笑,点头,“知了。”
“水盛出来等会儿拌三碗麸子,”宋慧娟得了她的准话儿,就不想再待下去,交代完就要起身。
可她一抬头,就看见了站在灶屋窗边的人。
宋慧娟心里一惊,面儿上还是保持着镇定,问,“咋回来了?”
“拿个袄,”陈庚望淡淡说,仿佛从没听见刚才那妇人的话。
看着人越冷静,宋慧娟心里越打鼓,她还不知道他是个啥人?若是没听见就算了,若真是听见了,迟早得找补回来,就是不知道要等到啥时候他才找补回来哩?
可眼下是不太行的,宋慧娟只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抬起脚边往屋里走边问他,“找哪个?”
“哪个都成,”陈庚望也跟着她,脑子里都是她那几句话。
宋慧娟从箱子上给他拿了件他前几天刚拿回来晒过的,“这个成不?”
可跟着她进来的人一句话也不说,拿着就往出走。
宋慧娟这回亲眼看着人走出了院门,才重新坐到了门檐下。
喂过牲畜的陈明安端着洗好的盆回来,看着她娘坐着有点失神儿,凑上去问,“咋了?爹听见了?”
宋慧娟回过神儿,摇了摇头,“谁知道?”
“听见能咋?”陈明安还有点不服气,更多的是她对她娘的这幅反应,“他就是听见了还是打人不成?说两句话咋了?”
“那他还真不会,”宋慧娟被她逗笑了,“你爹也就这点儿好,不动手打人。”
宋慧娟这句话说的是实话,不仅是她,连几个孩子也没遭过他的打,一巴掌也没,犯了事惹了祸都是面着墙跪上一天半天的。
这点儿或许并不值得为人称道,可在他们这个岁数的夫妻里,俩口子哪有没动过手的,更何况还是男人动手打女人,这更是常事了。
“这都得是基本的,”陈明安把她在外头的见识讲给她娘听,不然她娘真教骗住了,“动手打女人算啥男人?也就是咱这儿了,外头哪个男人敢打给他生儿育女的老婆,人家可都是敢闹离婚的。”
离婚这个词儿,宋慧娟好些年没听过了,在陈家沟生活久了,她都快忘了还有离婚这种事。
宋慧娟问出她的担忧,“要是离了婚,孩子们咋办哩?”
“那得看孩子多大了,”陈明安继续给她娘描述外面的世界,“要是孩子才两三岁,人家一般都教跟着女同志,要是十来岁大点儿,就得看看哪儿边能让孩子生活的更好。”
“再大哩?”宋慧娟继续问。
“再大?再大就看孩子自己了,孩子愿意跟谁就跟谁,”陈明安稍一思索,“咋了?你想跟爹离婚?”
“净胡说!”宋慧娟一听见她这样问,立刻就反驳,简直就是下意识的反应。
“我就是说着玩的,”陈明安噘了噘嘴吧,“我还不知道您,您这一辈子拿刀逼着也不会跟爹离婚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