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平凡生活(439)
片刻,宋慧娟擦去了眼中的泪,勉强使着变了调的嗓子说,“我知……”
余下的话她再没办法说了,一开口那声音就暴露了她方才落了泪的事实。
“你别挂念,我跟大哥老三都守着哩,”宋浦为自然也听出了他大姐的异样,他便不似方才那边了,人也沉了下来,但还是忍不住对他大姐说,“先生说要是快能赶回去过年。”
“我在家等着,”宋慧娟抽了下鼻子,点了头。
这时,已经进了十月底,仔细一算,离着过年已经没多少日子了。
又过了几天,宋慧娟再接电话时老宋头终于能平缓的说上几句话了,这时宋慧娟一直提着的那颗心才算是稳当了些。
宋慧娟日日数着盼着,等人出了院,又被留在宋浦为那儿又休整了半个多月,直到进了腊月,人才终于回来。
早一晚得到消息的宋慧娟,一夜没睡下,早间一吃了饭,陈庚望就带着她回了大宋庄。
屋里屋外都清扫一遍,多日未盖的被子抱出来晒晒,连陈庚望也被她念叨着上了一趟乡里,该给老宋头买些东西补补身子。
电话里说三点才下车,晌午这顿饭宋慧娟照着随意和了点面,两人吃上一碗面条就成。
从陈家沟带来的鱼和鸡一并挂在了房梁上的篮子里,陈庚望打乡里买回来的糕点也放到了柜子里。
宋慧娟收拾好屋里屋外,抬头一看,已是过了三点了。
陈庚望见人坐着不住地抬头往外看,便道,“从火车下来坐汽车还得半个钟头哩。”
经他这么一提醒,宋慧娟才想起来,抬头看向头顶的太阳,起身抱下了绳子上的被褥,抱进屋里开始收拾。
已经入了冬,天儿冷得很,宋慧娟将身下的褥子都多铺了几层,箱子里的那几床被子今儿都翻出来晒了一遍,老二老三昨晚说也都跟着回来,回了家总得有个用的。
宋慧娟在屋里铺好床,把那桌子上放的暖瓶也起了水,眼看着天儿有了寒意,便将绳子上晒的衣裳也取下来抱进了里屋。
院门大敞着,宋浦华一眼便看见了坐在门檐下劈柴的陈庚望,推开门便喊道,“大哥!”
陈庚望抬头,回过身只看见他一个,不免问道,“咱爹哩?”
宋浦华背着身上的包袱进了院子,将东西交给走来的陈庚望,直奔西间的草棚子,“在村口哩,我教架子车拉过去。”
在里屋的宋慧娟听见声音,顾不得手里的衣裳,忙掀开帘子走了出来,瞧着低头擦拭架子车的人,犹豫道,“老三?”
“大姐!”宋浦华看见陈庚望就知道他大姐定是来了,他抬头冲他大姐一笑,手里还继续擦拭着。
宋慧娟快步走到他身边,问,“人哩?”
“在村口等着哩,”宋浦华随意扔下手里的布巾,对面一起擦拭的陈庚望也直起了身,“我这就去接。”
宋慧娟却道,“抱床被子。”
说着,忙进了里屋,宋浦华也跟了进去,随着他大家打床上抱了床被子,一床铺在下面,另一床只展开放在一侧。
宋浦华等他大姐铺好,拉上架子车就往外走,宋慧娟自然再也等不得,略过车便先走一步,后头的陈庚望带上门,一并跟了上去。
走出路口,远远的就能看见在村口等着的人,旁边也围着些人,都是出来晒太阳正好碰见的。
宋慧娟还未走近,便有人注意到了她,“慧怪不得慧娟今儿一早就来了……”
众人说了几句,宋慧娟便走到了人群前,看见不知瘦了多少的老宋头坐在台子上还抬头笑,她的眼里就泛酸。
“大姐,”宋浦为瞧见后面来的架子车,便同宋浦生将老宋头扶起了身。
众人见到那来到面前的架子车,纷纷让开地方,宋浦华将车停到老宋头面前,双手压着车,由陈庚望与宋浦生弟兄俩将人扶着胳膊或是挡着背,总算是将人安置到了架子车上。
留在旁边的都是往日相熟的人,看着那一家人缓缓离去,并没有跟上去再多问。
宋慧娟缓缓跟在架子车旁,一言未发,直到将人扶进了里屋,安顿好后,等着老宋头缓缓睡了过去,宋慧娟下了床帐子,才撑着胳膊起身走到了堂屋。
那身后的弟兄俩也跟着她一并走了出来,宋慧娟随意坐到旁边的椅子上,给俩人倒了缸子茶,放到他们手里,才缓缓问,“先生咋说?”
宋浦为握着手里的茶缸子,仍是那一句,“没啥事儿——”
不等他把剩下的话没说完,宋慧娟就叹了口气,抬眼看着坐在她身边的俩弟弟,“你们想瞒我到啥时候哩?”
一句话,俩人的头就都低下了,宋慧娟看着面前的俩弟弟,也看向了站在院子里同陈庚望说话的宋浦生,不由得轻声问,“真像你们说的,人咋是这个样儿哩?都怕我挂念就瞒着不说不是?我倒想真不挂念,就是制不住自己的心……”
话未说完,眼中的泪就顺着面颊流了下来。
这兄弟俩往日在外头再是能言会道,此刻面对他们的大姐也是说不上一句。
还是最小的宋浦华掏出口袋里的帕子递了过去,“就是怕你跟着挂念,先生这回真是说没啥事了,不然也不敢教爹回来。”
“是,”宋浦为见他大姐拿了帕子拭泪,也只能跟着劝慰,“先生说回来好好养些日子就成,我跟老三这回都不走了,前些日子在那儿先生交代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