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疯批殿下的金丝笼是为我编的(73)

作者: 就叫这个名 阅读记录

“曹将军言重了。”

“不知五殿下与小谢将军何故来此?难道是为了娿罗人?”

谢辞看了眼李徐拉住曹文道:“曹将军,借一步说话。”

两个人走远些谢辞将来龙去脉讲清楚,曹文并没有露出惊异的表情,明显比谢辞更知晓即将来袭的战事。

“狼烟未起就被灭了,连屠了两城才有人来报信,现下已经快至邕城,破了邕城便可直捣临岭关。”

娿罗的速度和谢辞想的差不多,突袭之战一鼓作气连下几城士气虽高涨,但总归吃不消定要休养生息再一举拿下邕城和临岭关。

“陛下命我去守邕城,可有斥候回报娿罗大军数量?”

曹文脸色有些难看:“几乎倾巢而出,末将愿随将军前往邕城。”

“曹将军作为临岭关守将理应严守临岭关,若我有差池,临岭关将是娿罗人入主中原的最后一道防线,绝不能有失。”

“但是...”

“没有但是,我谢氏全族为凌国而战,为凌国百姓而战,马革裹尸,死而后已,先祖如此,我亦如此。”

谢辞看着对方严正道:“曹将军该知晓,现在没有任何一人比你脚下这道关隘、身后的数万百姓重要。”

“是。”

“哦,还有一件事。”谢辞看了眼不远处的李徐嘱咐道:“如果娿罗人打到临岭关,一定要先将五殿下护送离开,不走就绑起来送走。”

“末将明白。”

这点道理曹文还是懂得的,不可能·让皇子留在这送命。

“曹将军,临岭关有多少守军?”

“一万。”

谢辞点点头后退一步揖手道:“还请曹将军点三千轻骑供我差遣,要有过战场淬炼身手好的,备攻城武器,现在就集合。”

“得令。”

看到曹文离开,李徐便知道谢辞现在就要出发,但还是走过去确认了下。

“现在就要去邕城?”

“兵贵神速,等不及。”

“阿辞,我...”

谢辞快速打断:“别说要与我一起去的话,你会拖我后退,我没有精力分心保护你。”

认清现实的李徐,心似堵了块石头,喘不过气,只能一遍遍责怪自己的无能。

“活着回来。”

“放心吧。”

李徐眉头蹙紧犹豫半晌道:“阿辞,有件事想求你。”

“什么?”

“若能活捉到娿罗人,请帮我问问娿罗的王后现在是何境况。”

“娿罗王后?你认识?”谢辞不知道李徐和娿罗人还有关系,娿罗的王后是谁?是什么人?娿罗人?汉人?

“嗯..嗯。”

对方的闪烁其词让谢辞心中更好奇,难不成是牵肠挂肚许多年的心上人?但李徐怎么会认识娿罗人呢?

正走神,李徐突然握住了他的手臂:“阿辞,不要特地为之,一定要以自己的安危为重,你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活着。”

“哦..我知道了,放心吧。”谢辞抽回手,不知为何有些尴尬的感觉。

不至一炷香的时间,三千骑兵便集合完毕,谢辞骑上照雪已是蓄势待发。

“曹将军再借我一位得力的副将吧,有要事安排。”

“副将刘深可听将军差遣。”曹文面色凝重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说了实话:“将军,三千兵加邕城守军根本挡不住娿罗大军,守邕城无异于送死,但若不去....”又是抗旨不尊。

“谁说我要守邕城了?”

此话一出周围几人俱是一愣。

谢辞心中早有盘算气定神闲地露出笑:“我要围魏救赵。”

简明的四个字众人几乎在同一刹明白了他的意思。

“刘深。”

“末将在。”

谢辞看向马下抱拳拱手的男人道:“本将命你率五百人星夜兼程前往邕城,与邕城守将一起将全城百姓、粮草撤入临岭关。”

刘深定住忘记接令,曹文则惊到瞪圆了双眼。

“将军要弃城?!”

“暂弃而已。”谢辞攥着缰绳面色无改,“明知敌方倾巢而出还要死守,那是愚,何况谁能保证几千人对十数万人能守十日?待援军抵达,丢失的城池自然能一一夺回来。”

“刘深!”

刘深一颤:“末将在。”

“哦,我还以为你耳聋了呢,三日将邕城百姓、粮草撤入临岭关。”

“将军,三日实在太紧了。”

“三日足够。”谢辞不松口继续下死令,“三日后若未入临岭关提头来见。”

“得令。”

“现在出发。”

“是!”

五百轻骑火速整队离开临岭关前往邕城。

城门大敞开,谢辞策马背对城门,视线扫过剩余千人朗声道:“有谁是琢州、邕州生人?举起手中的刀让我看看。”

两千多人的队伍举起了三分之一。

“有谁双亲尚在?有妻儿?有亲朋手足?”

三分之一的刀未落下便又有三分之二的刀举过了头顶。

谢辞勒马慢慢行至队伍前面停住扫视众人。

“我尚未娶妻,爹娘只有我一个儿子,我若死在战场上,白发人送黑发人我爹娘应是肝肠寸断,但若是任娿罗人入临岭关,我生不如死、死..也难瞑目。”

“此战伤重者无法医救,亡者无法收尸,行军要昼夜不休、惜寸阴惜分阴,为了妻女不受奸辱,为了亲人朋友不受凌虐,一定要比娿罗人快,那样才有转圜余地。”

众人静静听着兀自捏紧了拳头。

“你们的妻儿老小、亲朋好友、手足兄弟,他们也许有的在临岭关外,有的在临岭关内,无论是为关外的亡魂复仇,还是守护身后之人,我希望你们能随我死战。”

上一篇: 楚歌 下一篇: 生若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