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舅,来挖坑啊!”明河这时候出声喊。
蛋子道:“我们还要种菜菜呢。”
“能够来个好官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肖喻笑着同张五道:“我去种菜了。”
张五问:“要不要我帮忙?”
“不用了,你去忙别的吧。”肖喻继续和孩子们种菜。
傍晚时分将两处菜地种满,夜里下起春雨,次日一早就有一些嫩绿嫩绿的上芽儿破土而出。
明河和蛋子激动的不得了,还想要再种菜。
“可是我们没有地儿了。”肖喻实话道。
“我们的地儿呢?”明河无意一问。
肖喻却突然想起来,《帝王梦》一书中,为了防止老百姓失去土地,裴燕礼上书禁止田地买卖,然后没多久,全国执行。
肖、明两家的土地,因姐姐生病而卖掉,再不买回来,以后他想要过归园田居的日子,都没有自己的田产了,趁着现下手里有些银子,他得赶紧买回来,于是道:“我们的地儿在村子里。”
“为什么不种菜呢?”蛋子问。
肖喻原本只想在院子里种些菜,平时自己应急一下,经蛋子这么一问,他忽然觉得把田地买回来,交给他人种菜,以后酒楼再也不怕遇到竞争者买光蔬菜的情况,心中不由得一喜,望向蛋子:“小家伙你说得对!”
蛋子高兴。
明河问:“小舅舅,我说得不对吗?”
肖喻笑着夸一遍明河:“对对对,都对,我们看地去。”
“看地去!”
将酒楼交给廖掌柜等人,肖喻带着两个孩子先去双运村,结果双运村的田主去外地了,他只好转去锦秀村,将明家的三亩地给买回来了,然后来到郝奶奶家。
郝奶奶开心地搂着明河和蛋子:“小娃娃呀,回来了回来了啊,是不是要修屋子,然后回来住啊?”
“郝婶儿,我暂时不打算修屋子。”肖喻解释道:“我和明河、蛋子暂时也不回来住,修好了,也容易坏,先放在那里,等到我们打算回来住,就重新盖起来。”
尽管郝奶奶希望三个孩子回来住,但她也知道小河子酒楼如今生意极好,在那儿衣食住行用都方便,便道:“回头盖好的。”
肖喻笑着点头。
“那你们回来是……”
“把姐姐家的三亩地买回来。”
肖喻姐姐生病这事儿,郝奶奶也是知道的,多么苦命的孩子啊,她感慨道:“肖喻啊,这事儿你做得对。”
“还有就是,请你家帮忙种菜。”肖喻道。
“种菜?种什么菜?”
“种小河子酒楼所需的蔬菜,不知你们有没有空?”郝奶奶家人多地少,尽管郝奶奶常常做女红卖,郝爷爷和郝大哥也找活计,但家里依旧穷穷的,肖喻想请他们帮忙,也给他们增加点收入,道:“我每月给你们一两银子,平日里,你们一家子吃菜,从菜地里摘就行了。”
一两银子!
那一年就是十二两银子!
郝奶奶一家子辛辛苦苦一年,也就赚二十两银子左右,她愣一下,旋即道:“要不了这么多,要不了这么多的。”
“种菜很辛苦。”肖喻道。
“老百姓做事儿,有什么是不辛苦的?”郝奶奶为肖喻着想:“你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郝婶儿,你是愿意帮我种菜了?”肖喻问。
郝奶奶一家子除了种田之外,没有其他固定收入,这些年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地赚几个铜板,如今孙子孙女都大了,马上都要进学堂,他们正愁着孩子们的束脩。
肖喻这个时候提出一年给他们十二两银子,这真的会大大减轻他们的负担。
可郝奶奶却觉得十二两银子有点多。
也就在古代可以见到郝奶奶这般诚实的人,肖喻心意越发坚定,道:“十二两银子,你若不愿意,我就找别人。”
郝奶奶自然不愿意他找别人,连忙道:“行行行,就十二两银子!”
肖喻立刻给郝奶奶一两银子工钱,然后将三亩地交给她,种什么,怎么种,也都交给她。
他则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小河子酒楼。
一个月后,郝大哥突然推着一辆架子车来到小河子酒楼,车子里整齐干净地码放着韭菜、小白菜、小葱、红苋菜。
肖喻惊讶地问:“郝大哥这是干什么?”
“给你送菜啊,就是你菜地里的菜啊,我娘、我爹和我媳妇都给洗好了,你们直接炒、蒸就行了,还有这些槐花,是村里的槐树开花了,很香。我娘说,说不定你喜欢吃,就送了些来。”
肖喻摸着鲜嫩的青菜:“这么快就可以吃了?”
郝大哥解释:“这几样就是快菜,一个左右的时间就能出来,其他的菜慢一点。”
肖喻没有种过菜,真不知道这些,惊喜的不得了,连忙拉郝大哥进店。
“过些日子还能给你送些菜,除了这几样外,还可以送些芹菜、南瓜尖之类的。”郝大哥说起来这些,头头是道。
肖喻和明河、蛋子、余桐桐都听呆了。
“你还有什么需要,就和我说。”郝大哥道。
肖喻没说什么,转身厨房,包些点心和酱肉给郝大哥。
郝大哥死活不要。
肖喻没有办法,给了他一两银子的工钱。
待到郝大哥回到家里,发现架子车角落里,有一包油纸包,拆开一看,是几块点心,他无奈一笑,拿给郝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