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做的,是天下最好吃的!”明川插话进来。
两个胖团子点头。
“好,那我们吃午饭吧?”肖喻道。
几人点头。
这时候宋三武和月娘也来了。
“爹,娘。”雅雅开心的不得了。
宋三武和月娘行礼,然后赶紧拉着雅雅的手。
“姥爷,姥姥!”宋三武和月娘常进宫里看望两个胖团子,所以两个胖团子非常亲他们。
“诶!”两人将面面和米米抱起来。
肖喻道:“来得正好,可以一起用饭了。”
“爹,娘,他们挺重的,别抱他们。”雅雅道。
“不重不重。”宋三武和月娘疼爱外孙,一人抱一个,吃饭的时候都不愿意放下。
担心明川羡慕,肖喻便将小家伙抱起来道:“爷爷也抱着明川吃饭。”
“吃饭也要讲礼数,不能抱抱。”明川认真道。
“家宴的时候偶尔抱一下也可以,增加感情嘛。”肖喻道。
“那好吧。”明川开心地坐在肖喻怀里,然后昂头。
“干什么?”肖喻低头问。
“爷爷,我好喜欢你呀。”明川小声道。
肖喻的心像是被棉花糖击中一般,又甜又软乎,他弯了眉眼道,低声道:“爷爷也好喜欢好喜欢明川。”
明川嘻嘻笑起来。
一顿愉快美味的午饭后,几人坐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闲聊,明川、面面和米米三个孩子追逐玩耍,欢笑声不断。
雅雅不由得感叹道:“这样悠闲的日子真好。”
“以后这样的日子多得是。”宋三武道。
雅雅不解地看向宋三武:“爹爹这话怎么说?”
“陛下这些年向各国展现了大靖的实力,才有了这次的各国来京,每一个来京的王国,都是真心实意想要和平,他们回去后,已经通了贸易之路,京城这边还没有感觉出来,边关那边已经开始做生意,以后大家都会越来越富有,悠闲的日子自然少不了。”宋三武道。
“爹爹怎么知晓的?”雅雅问。
“你忘了爹爹是上将军,去边关打了很多次仗,有旧部在那里戍守,他们给爹爹写的书信,说托各国来京之福,他们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好多了。”宋三武以前就有一腔爱国热忱,如今女儿成了皇后,他更加国当家一样对待,脸上不由自主地浮出喜色,道:“年后,咱们在京城,一定能感受到各国来京的威力,最迟到明年夏季。”
是的。
蛋子登基后,大靖真的走上了历史的高峰,繁荣富强,肖喻笑道:“那我的酒楼生意岂不是更好了?”
“毋庸置疑的!”宋三武道。
几人笑起来,接着又说了家常话,到了傍晚,雅雅、宋三武、月娘和两个胖团子都要走了。
明川不舍得地挤了两滴眼泪,又投入到玩耍之中,每日都开开心心的,接近年关的时候,府中所有人都忙起来,他有点不开心了,嘟着小嘴来到栖云苑。
肖喻正在栖云苑书房看酒楼、田庄和养殖场的账目。
“爷爷。”明川走进来。
肖喻头也不抬地应一声:“嗯。”
“爷爷,你看我一眼呀。”
肖喻看向明川:“怎么了?”
明川问:“爷爷,你看到我不开心了吗?”
“没有呀。”肖喻忍着笑,摇头。
明川没有办法了:“那、那我说出来吧,爷爷,我不开心。”
肖喻笑问:“怎么了?”
明川嘟着小嘴,道:“爹爹、娘亲、舅舅、大爷爷、爷爷都好忙,不陪我。”
在肖喻几人用心教育下,明川会直接向他们表达情绪和心中所想,让一家人的沟通变得简单又和谐,肖喻也知道一家人这两日都忙国家大事,明川着实有些被冷落了,他道:“爷爷陪你,可以吗?”
“阔以。”明川道。
“那我们去酒楼好不好?”
明川点头:“好。”
接下来肖喻每日带着明川出府,去小河子二号酒楼,去田庄,去养殖场,去菜市场结账等等,可把小家伙给高兴坏了,也不想爹爹、娘亲、舅舅和大爷爷了,早上一睁开眼睛就是爷爷。
明河和余桐桐忙完了,想要陪儿子,儿子不要他们。
“我和爷爷去喝羊肉汤!”明川拉着肖喻的手,朝府外走。
肖喻笑道:“走,喝羊肉汤!”
明河、桐桐、裴燕礼便跟上。
一家人来到街市上的一间路边摊羊肉汤。
这家羊肉汤开了很多年,味道很好,所以人也很多。
“老板,两碗羊肉汤!”明川喊。
余桐桐道:“儿子,还有我们呢。”
明川看了一眼娘亲几人,重新道:“老板是五碗羊肉汤!”
“来咯!”摊主应。
没一会儿五碗羊肉汤端来。
明川将勺子递到肖喻手中,他也拿起勺子,准备喝汤,发现不太对劲儿,立马喊:“老板!你这羊肉汤里怎么没有肉肉呀?”
“没有吗?”店主问。
“你看你看,小孩子不骗人的!”明川用勺子搅拌。
“哎哟,还真没有,对不住对不住,太忙了,漏掉了,我再给您加,给您加。”摊主端起明川的碗朝摊位走。
明川噔噔地跑过去道:“老板,你得多加点肉肉?”
“多加点?”摊主问。
“对呀,你要会做生意呀!”明川昂着小脸道。
“啊,对,您说得对!我的错,理应给你多加点肉肉!那就多加点!”摊主笑着答应。
明川点头:“老板你人怪好哩!”
摊主随意一应:“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