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却不动。
“小舅舅,他不回去。”蛋子道。
真是一个实心眼儿的人啊!
就在这时候张母也过来了,可能考虑到张母的身子,张五才和张母一起回去了。
肖喻跟着收回目光。
到了青石镇,买了菜和肉,舅甥三人回到水清巷,就看到店门口堆放着各种东西,橘子、苹果、青菜、豆腐、茶杯、铁勺子等等。
“这都是什么东西呀?”明河抱着一个大南瓜上前问。
“谁放的呀?”蛋子搂着一颗大白菜跟上去。
肖喻道:“不知道。”
“是邻居们送的。”月娘的声音传来。
肖喻三人转头看见月娘挺着大肚子朝这边走来。
明河将怀里的大南瓜往地上一放,噔噔噔地跑到月娘跟前,扶着月娘道:“婶婶,你慢一点。”
“明河真是体贴的宝宝。”月娘笑着摸摸明河的脑袋。
明河昂着小肉脸道:“三武叔叔说,婶婶肚里有他和婶婶的娃娃,走路很累,要扶着的。”
宋三武和月娘成婚多年,感情越来越好,听到明河这么一说话,月娘想到自家相公体贴的模样,她都有些脸热道:“他就会瞎说。”
明河没看出来月娘的害羞,认真道:“没有瞎说。”
肖喻看出来了,打断明河:“明河,扶好了。”
明河当即不说话了,扶着月娘到店门口。
肖喻这才指着地上的瓜果蔬菜问:“嫂子,你说这是邻居送的?”
月娘点头:“对。”
“为什么?”
“你不知道吗?”
肖喻摇摇头,他真不知道。
月娘指了指人来人往的水清巷:“有没有发现人多了?”
“多了。”明河和蛋子抢先回答。
“还记得你刚来这儿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吗?”月娘问。
“好像没什么人。”
“没错,自从你的小河子早食店吸引了很多客人后,咱们这条巷子做货郎的、打铁的、磨豆腐、做女工的等等生意都翻了几倍,有几家都不用去集市挤摊位,直接在家就把生意给做了。”月娘心底善良,她虽然不做生意,但是看着邻居们赚钱多了,她也很高兴的。
肖喻还真没有注意这一点。
“邻居们心里都感谢你,所以才送给你这些东西。”
“都是谁送的?”肖喻想把东西还回去。
月娘看出他的心思,笑着道:“就是知道你会还回去,所以他们趁你不在家,偷偷送到门口的。”
肖喻顿时哭笑不得。
“你就收下吧,这是邻居们的心意,你要是想要感谢他们,就好好做生意,多赚些银子,多赚些人气,他们也跟着沾沾光。”月娘道。
也只能这样了,肖喻点点头。
“哟,给这么多呀,真让人羡慕。”忽然一个声音传来。
肖喻几人转头,是斜对面卖粥的王大集,这人每日一早熬粥到集市上卖,挺辛苦的,但他就是心眼子小,看到别人过得好,总会阴阳怪气地讽刺两句。
月娘脸色当即一沉,也嘲讽道:“王大哥粥又没卖完呀?”
宋三武是个厉害的,月娘也不差,王大集不敢惹,白了月娘和肖喻一眼,进了房里。
月娘道:“甭理他,就一个小心眼儿。”
肖喻也没有放心上,招呼着月娘进屋。
月娘一直对明河和蛋子很好。
明河和蛋子自然对她也好,把自己藏的吃食拿出来给她,一直围着她说话,把她逗的乐不停,好一会儿,她才有空问:“肖喻,我看你墙上贴了招工,招到没?”
“招到一个了,我好哥们。”肖喻道。
月娘问:“人怎么样?”
“非常勤快。”
“那就好,那样你就可以轻松一些了。”
张五确实非常勤快,第二天肖喻还没有起床的时候,他就来了。
肖喻打开门,惊讶道:“你怎么来这么早?”
“你做的不是早饭吗?早饭当然早了。”张五道。
肖喻打着哈欠:“可你也太早了。”
“反正镇上的大门开了,我就来了。”张五太想报答肖喻,一晚上都没有睡好,鸡叫头遍,他就收拾好了进镇。
镇子的大门没开,他就等着开了再进来。
“太早太早了,下次来晚一些。”肖喻道。
“好。”张五应着。
肖喻抬头看了眼天色,差不多可以干活了,他收拾一下。
张五问了早饭步骤后,撸起袖子,利落地将锅里的发面转移到案板上,熟练地揉搓完毕,放在一旁接着醒面,然后打水、切菜、烧火,直接揽过一大半的活计。
他还极其负责地道:“你每月给我那么多银子,我就干半天的活儿,我赚了呢。”
“一个月也才一两五钱。”肖喻道。
张五道:“我在望月酒楼从早到晚地干活,到了月底,姚掌柜还扣我钱。”
行吧。
张五把重活儿都做完了,那肖喻也就调味、炒馅儿、包包子、做胡辣汤。
才刚刚做好,明河和蛋子睡眼惺忪地跑过来了,然后惊讶地道:“小舅舅,都做好啦?”
“你们张叔帮着做的。”平时肖喻一个人做,还要半个时辰才能结束,今日有张五这个帮工在,工作效率加倍。
“张叔,你好棒!”两个孩子一起冲张五竖大拇指。
张五羞赧地挠头。
距离早饭还有一些时间,肖喻拉着张五、明河和蛋子一起吃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