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重生之伊皇后(309)

指不定她估计,还不到临盆,这女主李氏就有本事出来了。

伊路想着,然后再回头看了眼雍正,接着伸手抚了下雍正难看的脸色,接着便换了一副可怜巴巴的表情看着他,道:

“爷……您这是发婢妾的火吗?脸色那么难看,看您都要吓到宝宝了,宝宝现在都不活动了。”

说完,又在雍正的胸前拧了下,这才瞪了他一眼,便转了个身子,不理他了。

雍正见了小女人的小性子上来,顿时便将李氏的事忘记脑后了。

小心的将小女人的头转过来,伸手抚摸着小女人越发显怀的肚子,眼里泛柔道:

“爷不会发路儿的火,路儿好好的养胎,争取给爷诞下健康的子嗣来,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爷都满足。”

说完,又将整个脑袋贴到伊路的肚子上,跟肚子里的宝宝,进行着日复一日的沟通交流。

后面见时间还早,竟拿着本《诗经》《弟子规》等,给肚子里的宝宝做起了胎教来,伊路看得一阵无语。

这小孩子会懂《诗经》《弟子规》是个什么东东吗?

只是见四大爷越发玩得上瘾了,她也没有打扰她,接着拿过了前段时间,闲来无事给宝宝缝制的小衣裳。

在那里一针长一针短的绣起来,只是那效果,后面雍正见了,全部给她扔了。

后又找了宫里最后的绣娘,特意给小宝宝,按伊路亲自设计的样式,缝制了好几身小衣裳,春夏秋冬四季的都各有两套。

又亲自吩咐缝制了伊路要的,特意找的白色蜀锦来缝制,容易透气的尿片。

还有小宝宝穿的小鞋子,这才满足了伊路的各种要求。

而随着时间,进了二月初的时候,康熙帝突然谕吏部,都察院,指出:

“自皇子诸王及内外大臣官员,有所为贪虐不法,并交相比附。

倾轧党援理应纠举之事,务必打破情面,据实指参,勿得畏法贵要,瞻恂容隐。”

这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要让大臣们,务实上告所有贪官王法之举,要不畏强权,并且朝廷所有拉党结派的,必严惩不贷。

康熙绝对不是抽风,才来这么一出,康熙是为了警告太子一党和大阿哥一党。

更明确的说,康熙是为了警告索额图和明珠。

如今索额图是依附于太子,明珠依附于大阿哥,朝中官员也跟着站队。

俩方人马你挠我一下我踹你一脚,你今天给我下个绊子,我明天告你一状的,斗的不亦乐乎。

对于这种情况,康熙心情是复杂的。

这前两年,大阿哥跟太子抱团,这让康熙深深感受到了太子的威胁。

这才于朝堂和后宫,操作一番,总算是让两人反目了。

可这现在又出现一个问题了,就是太子一党跟大阿哥一党,人数是越发壮大了。

对于这种结果,康熙自然是看不过眼的,他还没死呢,不仅没有死,康熙还自认为自己年富力强。

既然如此,朝中的大臣就急着站队了,需要这么着急吗?

康熙因为鳌拜的事,对皇权看的特别重,作为一个皇亲国戚,作为一个有功于大清的人。

只要你不觊觎皇权,不打那个位子的注意,那么不管你犯了再大的错,康熙都会留情面的。

但如今朝中官员分为三派,一派是保皇派,效忠于康熙的,一派是站在太子一方,一派是站在大阿哥一方。

俩派的人马,为了那个皇位整天斗的乌烟瘴气,康熙很愤怒,真的很愤怒。

而且康熙是一个爱粉饰太平的人,康熙认为自己的儿子都是好的。

这问题出了,肯定不是自己儿子的问题,或者更深入的说,是他的教育问题。

太子和大阿哥之间,没有那么的要死要活,康熙认为,他的儿子们还是很好很乖的,如今俩方闹成这样,都是索额图和明珠的错。

太子是康熙的嫡子,康熙亲自当奶爸把他抚养长大,康熙对太子的疼爱,不言而喻。

同样的,大阿哥是康熙的长子,是他的第一个儿子,人,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儿子,总是寄予厚望和各种期盼的。

俩个儿子,在康熙心里,都是有很特殊的感情的。

因此鸵鸟心理发作了的康熙,他便下意识的,把所有的错都推到了别人身上了。

理所当然的,这索额图跟明珠,便自然要倒霉了。

康熙是一个有耐心的人,这一点从擒鳌拜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而如今,做了几十年皇帝的康熙,做事,便更有耐心了。

他要是想收拾谁,先给个警告,要是那人识相的话,收敛自己的行为,那康熙就再忍忍。

但是要是那人不识相的话,那康熙下起手来,就绝不会手软了。

而康熙作为大清千古一帝,自然是有强的制衡之道的,他是断断不会让一方独大的。

当年索额图犯错,康熙把索额图给拉下来了,但是明珠一方独大,康熙看这样不行,所以康熙又把索额图给扶植起来了。

所以现在,康熙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不管是索额图还是明珠,康熙都不会轻易动他们。

因此康熙,便于今年的二月初,发道谕令,警告一下索额图和明珠了。

发完这道谕旨的后,时间便慢慢到了康熙二月中旬了。

可随之而来的,便是康熙发现,噶尔丹居然拒不投降,遂再次下诏亲征。

要知道这个葛尔丹,可一直是康熙的心病了。

去年的时候,康熙亲征打葛尔丹,虽然击毙了葛尔丹的妻儿,但是葛尔丹本人还在逍遥法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