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重生之伊皇后(388)

随着往前走,众人在马上是越发难行,雍正便命众人下马后,加快行程往前走。

此时京城里的太子,大阿哥胤禵,还有八阿哥胤禩三人,对于雍正此番只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便迅速将赈灾的事情,全部处理妥当,并且将灾民也全部安抚完善,竟然没有任何暴|乱的发生。

而且因着雍正,亲自下前些赈灾的原因,此次雍正在民间百姓中的呼声极高。

又加上后期,在官员上的重新任命上,迅速把后期的灾民重建返乡等,安排的十分妥当。

是以康熙此次,对雍正是龙颜大悦,十分的满意。

太子几人,那都是对康熙的喜恶,研究十分透彻的,自然不可能看不出康熙的赞赏和骄傲之情。

这下几人内心都紧鸣大作,虽然几人从没有实打实的坐下来,要商议如何对付刺杀雍正的行动。

但是几人都不约而同的,私下安排了翻,各自派下身边的死士和杀手,准备刺杀雍正于南下回京途中,再全部嫁祸于白莲教。

他们可是再也不敢,放着如此大一个敌人,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越来越得圣意。

因此此次刺杀中,都抱着一击必杀的目的,就是派人最少的大阿哥,和八阿哥都有五百人左右的队伍。

不过到底八阿哥,前世处事就比较圆滑,因此倒是给手下下了命令,若不得手,就赶紧撤,以免引火烧身。

算是此次刺杀中,手脚做得最干净的一派。

太子在宫里连续几夜未眠,终下令给索额图,全权安排此次刺杀下去。

不过太子也知道,历史上雍正能在九龙夺嫡中,最终杀出重围,

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坐上皇位,定也是个心狠手辣不简单的主。

再加上历史上传闻的,雍正噬兄杀父,篡改皇位,后面为了名正言顺的当上皇帝等一系列的猜测。

最终雍正为了稳固朝政,亲自写了《大义觉迷录》以证清白,后反而引火烧身。

雍正怒而杀了大批反对他的官员,采取以杀戮止住流言。

还有康熙时期,过度消耗而亏空的国库,官吏朝廷的腐败。

登上帝位的雍正,为了‘改土归流’等新政改革。

还抄了一批又一批的官员,生生在历史上留下了‘抄家皇帝’的称号。

暂且不论最终历史猜测,到底真假,可能在群臣反对,国库官僚贪污成风,后期竟然能一手扭转乾坤。

最终国库,官员的吏治改革,还有雍正的十几条新政,不顾群臣反对下,全部改革实施完成。

足可以见这位主的魄力,和执政手段之强。

此时太子深深的明白,若最终是他坐上那个位置,他做得最好,也不过就是守城有于,开拓不足。

要真正达到雍正那一份上,还是欠缺太多火候。

是以直到此刻,全程刺杀的命令也已经下下去好多天了,但是太子还是在毓庆宫里,每日坐卧难安。

有的时候,因为惧怕历史上的雍正帝的原因,很多次他都想放弃,只要个世代袭制的亲王爵便是。

但是奈何造化弄人,他现在身处大清太子,有很多时候,根本容不得他后退半分。

有时,哪怕天时地利还未成熟,就是他准备等。

可他手下和身后的力量,也会推动他往前走,这便为后期太子的两立两废埋下了伏笔。

第252章 :救夫(一)

康熙三十六年五月中旬,雍正带着高无庸,年羹尧,戴逸和李卫一众人,最终终于跟于成龙汇合上。

于河务上,雍正知道真正比起于成龙来,他是要差很多的。

他既然比不上于成龙专业,于是雍正也没有过多的插手,只将临来时小女人告诉他的,此番全部跟于成龙沟通一番。

最终在于成龙一顿:“四贝勒,此番分析大善!”中,最终便将雍正一个人丢在驿站里。

赶忙吩咐手下人,去研究其周边的各处分流决堤情况,然后再决策出最终的‘堵疏’策略。

因着第一批,第二批官银,都是雍正提前便为再次筑堤黄河,提前准备好的。

因此前期官银,是足以开动第一期河工的。

但是后面的银子,可是跟不上的。雍正为了筹到第二期,第三期河工银子。

又带着高无庸几人,去寻了两江总督,以及一众相互监督黄河工程的众官员们,商议河工二三期银子的事。

一开始众官员也是一阵推托,你推我我推你,后面直到雍正快要发火了,众人才稍微收敛。

考虑到今年四贝勒才封的‘杀头皇子’,此时众官员们都不敢违背雍正,倒是齐心协力的,筹到二三期河工的银子。

待将一切事宜,全部吩咐安排妥当后,于成龙这边其实也不希望,有个比他身份地位都高。

而且于河务上,不算特别精通的皇子干扰他,便亲自上书康熙帝一封折子。

告知他能全权负责黄河筑堤之事,四贝勒此番又是赈灾,又是河运的事,早已透支消瘦得厉害。

请求康熙宣其回宫养身体,康熙这才下令命雍正回京复命。

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快走到相邻京师地界阜城门的时候,遇到他此生最大的一次生死大劫,刺杀。

阜城门,是离京城最近的走煤车地门,因为北京西面的门头沟,一带是产煤之地。

北京城所用的煤炭,全是打那边儿运过来的,门头沟的煤炭要进北京,最近地门儿就是阜城门。

阜城门外大道边有片老林子,树木不算高大,杂得很,平日里除了些顽童会到里头探个险之外,寻常百姓没事是不会到那儿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