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重生之伊皇后(418)

接着满月宴过后,回到初音院后,额娘竟然抱着他们,后面更是呜呜哭泣起来。

还是他们阿玛来了,还以为初音院的众人没有伺候好,因此还将一批奴才拖下去大打板子了。

后面仔细问,才知道她额娘是为她哭,她直到至今,还记得她们当时的对话,这也是她这辈子能很快融入到这个角色来的原因。

记得当时她阿玛,一脸心疼的抱过她额娘,问她为什么哭,她额娘的原话是这样的。

她道:“爷,婢妾如今有爷,有儿有女,很幸福。

可是,可是婢妾的妞妞,爷,爷,求您以后不要把妞妞嫁到蒙古去好不好?蒙古苦寒,咋们的妞妞又怎么可能受的了那份苦呢?”

说完,她又噗通一声跪倒在低,声音有些哀婉凄凉道:

“爷,婢妾知道,清朝公主,格格,与蒙古联姻,这从来是她们的宿命。

婢妾也没有那么大本事,都去改变她们的命运,能够让她们在青春年华里,多活几年。

可婢妾,婢妾舍不得将妞妞送去蒙古送死,要知道咋们大清跟蒙古,联姻了那么多年,爷,你又知道现在还活着的公主,格格有几个啊?这最终还不是拿去送命罢了……”

只是她还没听她额娘说完,她心底便咯噔一下,这不论哪个朝代,都禁止女眷干涉朝政,包括她大唐一样,她要不是慢慢渗透,后面也不会最终能等上帝位。

可她这额娘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似乎是完全靠着她阿玛活着的,这下话一说,她额娘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果不其然,立马她就听到她阿玛的惊呼声:“放肆……”

接着她就听到他阿玛如幽魂索命的声音传来:“你不知道女人不能谈论朝政吗?难道你想以后,爷一辈子都不再来你这初音院吗?”

他阿玛的声音,当时有多冷,多充满杀气,即使当时还是婴儿的她们,当时都感觉到了,因此当场弘昭就哭了出来。

可即使如此,她额娘,还是坚定不移的把她的答案告诉出来了。

“爷,即使今天您要了婢妾的命,或者未来要婢妾的命,爷,婢妾都还是那句话,不管弘晞,弘昭还是妞妞,他们就是婢妾的命。

他们不是爷你忍着十月怀胎生下来的,自然没有婢妾这般心疼,婢妾是他们的额娘,自然这辈子就是失去性命,也要保她们一生无忧。

婢妾从来没有干涉朝政的想法,而且爷,您又自问问,您真的是个会被女人所左右的男人吗?”

她额娘的声音,当时是那么哀婉,那么凄凉,就只是仅仅为她的婚姻争取而已,说不感动是假的。

但是当了皇帝那么多年,心肠早就练就的冷酷无比,又怎么可能会仅仅只是为她那几句话所心动,不过只是软化了而已。

这还是在她周岁过后,慢慢长大,在康熙三十九年过后,她慢慢发现了,她的嫡亲三哥,身份能力很不一般,可如此不一般的三哥,连她阿玛都不怕,可就是怕额娘。

直到她看到了额娘隐藏的一面,即使这个前世做了几十年皇帝的舒宜尔哈都惊呆了,直到那时候,她的一颗颗傲骨,才彻底被打服了。

没想到她额娘,竟然,竟然如此厉害……

第266章 :南巡(三)

弘昭性子活络,这连续二十几天的乘船,着实把他憋坏了,因此今天康熙一下令驻跸,小家伙便再也忍不住的,硬是要四爷带着他们回来看额娘,是以才有先前的一幕。

此次康熙下令南巡,为了安抚民众,不扰民间,因此一切供给,皆是由京备所办的,是以此次队伍才会浩浩荡荡的。

康熙此次南巡,本该是原著里三十八年的第三次南巡。

但因三十八年“黄河决堤”等原因错过了,是以此次南巡的路线,还是按着原著里走的。

这次康熙南下,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中最大的一个目的,当然是为了于成龙上的折子,说黄河堤坝已经全部重新完善筑堤好,要康熙去检视。

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因着康熙三十八年,黄河决堤,导致黄河沿岸周边的流民,到处流离失所。

虽然当时有雍正一马当先去安抚了,但是老百姓的安抚,以及后期的农业恢复等,康熙也是很重视的。

所以康熙这时,在检查完河工后,还要劝课农时。

这次南巡与以往不同,一是随驾的皇亲众多,除皇太后外,还有皇长子胤褆、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八子胤禩、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

二是因天气渐暖,大运河水解冻,所以自京东大通桥开始,就乘舟沿运河南下进入山东,依次经过桑园镇、郑家口、临清州第二闸、东昌府李垓坞(李海务)、阳谷管家堡、张八腊口。

御舟到山东阳谷县界内,玄烨下了一道上谕:“朕阅视河工,巡幸南方,侍奉皇太后而来。自此前行,俱是顺流,并无留滞。

朕当分行,只乘所御一舟,减少扈从,昼夜前进,往阅黄河以南高家堰、归仁堤等处堤防,回至清口候皇太后船至。朕亲奉渡江后,相视下河以北堤防,则日期与程途庶不相误矣。”

其实这个圣旨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讲,就是康熙嫌弃带着后宫一众女眷,太耽误行程了。

康熙便打算只带着少数随从,亲身日夜不停的往前赶,边去将黄河以南高家堰、归仁堤等处的堤防检查巡视完,再到清口那里等以皇太后为首的一众后宫女眷们。

这样康熙既能检查了河工,又不耽误皇太后等后宫女眷们,欣赏沿途的美好风景,这算是一举两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