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有,这会儿也来不及调动外地兵马来援了,而这就是索额图的王牌。
一旦索额图控制了京师,再控制住朝臣,登高一呼,言及康熙已受重伤,难于理政。
国不可一日无主,拥立太子即位,下头那些索额图的门生在各地一响应,局势就乱了套。
何况此次南下,康熙才走到半路,就传出病危,一个皇帝在外面,还病重。
京师里还是太子监国,哦不,现在太子南下了,去到德州生病了。
可这到底真假,在坐的阿哥们,还当真不信,事情就那么巧合?
搞不好,依他们猜测,这太子指不定,还被索额图那老匹夫,就藏在京城的。
就等着京都乱了,他好登高一呼,直说万岁失踪或病危,太子痊愈。
国不可一日无君,就把太子扶上位了,现在太子门人众多,这完全是可能的。
要说一开始,雍正还没回来之前,一众人在四爷府是急的团团转,也不过八爷稍微冷静点。
重活一世的八爷,到底早将这些看透了,谁当皇帝,他不关心。
他也没有再争夺皇位的心思,现在也就一门心思,等着谁把雍正干翻了。
他将伊路重新埋个身份,进他府就行,就是她几个孩子,看在她份上,他也不是容不下的。
要说此次索额图当真能成功,依着他跟太子一直合作的情分,少不得这更好。
因此八爷虽然信誓旦旦的,答应康熙,会回来稳住局势。
可当真到这一步,他此刻心底已经在打消极路线,都想立马反水去到太子那边了。
不过最终想到太子必败的结局,八爷还是牢牢的定住了他的双脚,只微笑着看眼前一众人。
在讨论这几日如何如何去扶诛索额图,然后又如何如何的要好好建功立业表现一番云云。
夜已经很深了,京城里各阿哥府上,大臣和各宗室府上,但凡看准了京城这个局势的。
都在各自一道道指令翻飞往下命令下去,然后下人们便飞奔而去!
第275章 :势定(一)
四爷不是八爷,巴不得太子成功,他好从雍正手中,抢夺他心爱的女人。
反而四爷要担心,跟他一直不对盘的太子当真成功的话,那他可就要倒大霉了,少不得妻儿都要跟着受累。
因此当几位阿哥走后,四爷又重新拉着几个门人,一直在反复的推演,盘算,整整一个晚上没睡觉,就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几人整整一夜未眠,直到第二天天明,心底总算有了点眉目。
加上马奇派人来报,说是他们要等的人马到了,就在城外二十里地候着,就等着他一声令下,便能到宫里来。
从这里也看出,康熙对马奇,那是真信任。
此次活捉索额图,康熙就指了三个人回来,其中两个还是皇子。
可这调集兵马之事,康熙却偏偏交给了马奇,细细读来,还当真耐人寻味。
原来,此次雍正,八爷跟马奇几人,康熙都早有安排。
八爷回来是联合安抚众位皇子阿哥的,雍正回来,就是跟步军统领费扬古联系上,并迅速在皇宫的几道城门,把好关卡。
对敢公然反叛的统领等,康熙是授命了雍正,可以直接拘禁斩杀的。
而且为怕人手不够,康熙可还另外给了马奇密旨。
要他一回京城,便赶忙派人,到最靠近京都的苍州总兵处,调集人马。
而这人马只是先调集起来,候在京城二十里地之外,以备不时之需的。
这其实还是为了,对付索额图私自调兵这点的,如若索额图没有额外调集人马攻城,那这支军队是用不上的。
如若索额图当真胆大包天,调兵反了,那这支军队便显得很有必要了。
其实四爷也明白,最好的情况就是先发制人,直接在索额图要反之前,便提前拘谨了索额图。
擒贼先擒王,抓住了索额图,那下面那些小喽啰,自然劝降便要好办得多。
当然,也有最坏的情况,便是强攻。
如若到时候九门提督下面的人,当真被索额图全部收买了,索性步军统领费扬古是他岳父。
到时候直接开城门,放城外驻守的5千精兵进城,大不了也不过是跟索额图的人马拼个你死我活。
不过这样到时候死伤就大了,说不得还会造成,整个京城血流成河。
四爷现在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走上这一步。
而即使索额图想反,也不见得,当真就愿意,打下一个血流成河的江山给太子登基。
这样的话,即使太子当真登基为帝了,那名声上,可就难听了。
这也是此时两方博弈,尽管双方都已经知道,对方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还隐而不发的原因。
不论两方如何争斗,可最终都要一个完整的江山,这也是索额图跟太子说的,要晚上子时动手的原因。
黑夜,是所有阴谋诡计刺杀韵量的最好时机,黑衣夜深人静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陷入睡眠中。
这样即使京城中,最大的两方势力都斗了起来。
整个京师震动,乱局一发就不可收拾的时候,至少没有第三方人马来趁乱钻空子。
不然大清这一次闹剧,就要让周边的小国看笑话了,那这样康熙回来不活剥了雍正的心都有。
要知道,此次整个主持战局,康熙可是全权交给雍正的啊。
要说八爷,对伊路可是真爱啊,他昨晚从四爷府回去后,心里怎么想怎么觉得他脑子秀逗了。
明明是跟太子合作的,可他后面是怎么一步步,反而靠近这个冷酷无情的雍正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