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腐草为萤(77)

☆、青阳(2)

回去之后,洛卿脸色甚为凝重。

宁惜心中担忧,忍不住道:“晋王究竟意欲何为?”

世子此番进京本就凶险,他明知洛卿身份,加之昔日与李玄煜纠葛,却偏偏命他随行,岂不是自投罗网?

洛卿叹了口气,揽过她肩膀,低声道:“莫担心,我本就是要再回去的,虽然现在并不是时机。只是他今日认你做义女之事,实在出乎我意料。”

此事于宁惜亦然,她本就不擅长勾心斗角,如今更是看不透李隆裕深意,只能听洛卿一点点为她解惑:

“晋王此举,是一件双雕之计,如今万事未全,不是举兵之际,而李玄煜已有所察觉,晋王必然要先将他稳住。世子进京便是变相质子,加以牵制,晋王膝下只此一子,可谓釜底抽薪,晋王若是抗旨,正是给了李玄煜惩治的借口。而晋王偏偏反其道而行,不仅送去世子,更是送去一双儿女,又夺回了主动。”

“二来,也是将我彻底拉入他的阵营,我退无可退,他却能随时弃车保帅。他正是知晓我与李玄煜的恩怨,借刀杀人,坐山观虎斗,我们二人最好两败俱伤,他坐收渔翁之利。”

此人心思如此缜密,宁惜不禁胆寒,他们与虎谋皮又能几成胜算?

“晋王多疑谨慎,至今不曾让我接触到他真正势力,他虽兵马充足,但如今皇上无过,天下还算太平,辽东距京千里,他起兵何其困难。我一直以为他仰仗的是宁王豫王的兵马,现今看来这方策援他并不放在眼里。我知晓他在等一个时机,这东风想必就要来了。”

“他确实心思缜密,只是太过自负,大概不怕养虎为患,如今放虎归山,一切就由不得他了。”

洛卿低头吻了吻她的头顶,轻声道:“回燕京,你怕么?”

她摇头。

当初离开京城,她确实不曾想过有朝一日还会回去,有些人早已诀别,只是真若要回,却也无妨。

她一身坦荡,无惧无畏。

......

晋王所说义女云云,果然并非戏言,三日后便请人合了生辰八字,定下正月十六举行仪式结拜,届时焚香鸣炮,祭拜先人,正式改口,李隆裕许诺不日奏请京中,封宁惜为郡主,入皇室玉碟。

宁惜拿着那张写着不知谁生辰的烫金庚帖,有些犹豫,“这样,我们岂不是...成了兄妹?”

洛卿无言望了她片刻,忽而俯身在她唇上蜻蜓点水一吻,幽幽道:

“夫人以为呢?”

晋王出手阔绰,赏了无数金银珠宝,锦缎绫罗,一箱箱抬进房中。

“父王说,这是补给阿姐的嫁妆。”

李宗孝亲自带人送来,恭恭敬敬向宁惜行礼,唤她“阿姐”,对凭空出来的义姊,处变不惊,如同是相识多年的血亲般。

宁惜一时无措,求助的望向洛卿。

“既然王爷赏赐,我们谢恩便是。”

他拾起锦盘中一把长命锁放在她手中,羊脂白玉所雕,祥云纹饰,正面“长命百岁”,反面“安康福寿”。

宁惜心中一沉,也许李隆裕将她的底细也查的一清二楚了。

洛卿波澜不惊,只对李宗孝道:“劳烦世子亲自前来。”

“姐夫客气,此番京城之行,宗孝还要仰仗阿姐、姐夫相助。”

他一板一眼,滴水不漏,小小年纪,已有几分李隆裕神韵。

洛卿定定望了他片刻,蓦然一笑:

“定当不辱使命。”

正月二十,京中下旨,诏世子李宗孝入京祝寿,赐婚安国公府昭仁郡主,择日完婚。

二月初一,一行人启程前往京城。

李宗孝对宁惜二人道:

“此人是我身边心腹侍卫,负责这一路众人安危,沿途有何吩咐,尽可对他差遣。”

宁惜看着那跪在身前的蓝衣男子,眼熟得心惊,一个名字在嘴边徘徊了几遍,就要脱口而出。

那人抬头,露出那张久违的熟悉面孔,还是一贯的狂傲不羁不修边幅,脸上的面无表情,在目光扫向宁惜时,不禁流露出了和她一般的错愕。

李宗孝的声音淡淡道:

“起来吧,长遥。”

......

马车豪华舒适,暖炉桌椅点心书册一应俱全,路途遥远,却也不觉颠簸。

宁惜掀开厚重的窗帘,望向队伍前方那个隐约可见的身影,心中千回百转。

他究竟是暗堂没落后领择明主,投靠了晋王,还是从一开始便是晋王的人?

若是前者,倒有许多说不通的地方,况且宁惜总是以为,他们这种人,终其此生都不会再愿受制于人。

但倘若是后者,晋王心机之深,布局之久,让她不寒而栗,难道暗堂种种,侯府种种,也都是一个个的阴谋,有人在暗中操纵?

忽而膝上一沉,她回过神来发现,小银不知何时跳到了她的腿上,团成了毛茸茸的一团,闭着眼睛舒舒服服的睡了起来。

心中一软,她伸手轻柔摸了摸那银白色柔软的皮毛。

“舍得关上帘子了?”

一个声音淡淡开口。

她抬头,便见洛卿一袭白衣,斜倚在软榻上,手中拿着一本传奇话本,闲闲的翻页,他长发未束,就这样随意披散在肩头,眉目低垂,俊美清隽,说不出的疏狂懒散,恣意风流。

他垂眸落在书上,头也不抬,好似方才那句酸气的话并非出自他口。

宁惜心底不免好笑,唯恐惊醒了小银一时不敢动,随手拿起小几上盘中一颗红果子向他抛了过去。

他抬手接住,在手中掂了掂,玩味一笑:“你可知,掷果盈车一说?”

上一篇: 拂了一身满 下一篇: 丐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