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146)
“抱歉。”唐鸿锦说,“但能不能听我把话说完?”
宁荞高高悬起的心落下,她点了点头:“你说吧。”
唐鸿锦的老家,在安城晋齐村,一个偏远的山村,连进县城都是难事,翻过几座大山,过两个村口,才能坐上车,有时候进城得用一天时间来回。
唐鸿锦的父母知道念书识字的重要性,省吃俭用攒钱,送他们姐弟俩去县城念书。唐鸿锦自小住在学校,再到十几岁的年纪入伍,很少回老家。当兵之后有探亲假,那会儿他姐姐已经在城里有了安稳的工作,回老家探亲时,他直接去姐姐家,姐姐姐夫会将他父母也接到城里,更方便一些。
直到有一回,父亲身体不适,要在老家过年,唐鸿锦就是在那一次,见到苏青时。
长大后出落得亭亭玉立的苏青时。
其实他们并不是第一次见面,可长大后的苏青时有着与儿时、与全村任何小姑娘都不同的清冷气质。唐鸿锦对她一见钟情,但并没有借机与她说话,因为那时,她有一个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对象,叫童成义。
对他俩,唐鸿锦谈不上祝福,他是有私心的。也是因为这份私心,使得唐鸿锦归队之后,在那份作战全名单的底下,添了童成义的名字。但当时,唐鸿锦不知道他带病上的战场。只是觉得,他每天和青时通书信,既然这么闲,不如上战场。后来,他确实愧疚,但已经晚了。
但有关于这些过往,被藏在唐鸿锦的心底深处,并没有对宁荞说。
唐鸿锦说:“后来发生的事,江营长应该告诉你了。童成义牺牲,我回到村里,向青时提出结婚。”
“为什么和我说这些?”宁荞问。
“其实婚后,虽然青时对我淡淡的,可我看得出来,她已经慢慢放下童成义。”唐鸿锦说,“最近发生了太多事。我知道每一次,都是青时在故意找你麻烦,可你把事闹大,让她在这个家属院里,也不好过。”
宁荞微微蹙眉。
“你先别急着打断我,我没有怪你的意思。”唐鸿锦立马温声道,“我只是想说,青时已经在改了。她答应我,将童烈士的照片收起来,并且,以后不会找你们家麻烦。她现在已经怀孕了,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出生,她会好好和我过日子。”
“宁同志,请你过来,是想向你道个歉。我向你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莫名其妙的事。”唐鸿锦又说,“但你也知道青时的脾气,如果你们闹了什么矛盾,不说包容,但请你直接来找我,由我来解决。”
宁荞答应了唐鸿锦的请求。
她看得出来,唐副营长真挚诚恳,怀抱着对未来的期望。
他是真的觉得,他们家已经步入正轨,他们能过上好日子了。
宁荞对苏青时毫无好感,可也并不想和她针锋相对。
大家关起门来过自己的生活,多清静。
唐鸿锦和宁荞说完,便准备下山,步伐迈得轻快。
望着他的背影,宁荞想起原剧情对唐副营长的描述,和大部分军官不同,他并没有狠劲,也不好斗,但乐观温和是他的优点。在战场上,这样的唐副营长能稳定军心,只不过原剧情也提过,以他这样的性子,再往上升,并不容易。
大概是为了避嫌,唐鸿锦走得快,夕阳落下,后山的雾气很重,没过多久,宁荞就不见他的身影。
在海岛居住多年的军属们说过,最近雾重,是因为即将刮台风了,岛上一年能刮好几次台风,他们早就已经习以为常。宁荞没经历过,倒是有些担心,提前在家里做好准备,连脸盆和水桶都多备了几个,如果到时候屋顶漏雨,不至于被雨水漫了整个屋子。
宁荞突然想起二楼露台还有几个木桶没拿,得赶紧收回屋里,否则等刮台风就不好上露台了。
这样一想,她也走得快了一些。
可突然间,有人从浓重的雾气中走出来。
宁荞微怔,来的居然是苏青时。
苏青时还是那副清清冷冷的神态,只是开口时,带着嘲弄:“你是不是很得意?”
唐副营长人高腿长,又急着回家,早就已经走远了。
她们面对面站着,宁荞察觉到她眼底的戾气,往后退了一步。
“成义本来已经说好了,等到回来,就和我结婚的。”苏青时又往前一步,语气笃定。
宁荞再次退后,回头朝底下看,倒吸一口凉气:“你怎么了?”
宁荞尽量安抚她:“你还怀着孩子,不要冲动,我们下山再说。”
“正因为怀着孩子,才是我最大的保障。”
“很多恩怨,早就应该了结了。”
“我答应放下成义,但也得等到,给他报仇再说。”
苏青时的语气慢悠悠的。
又向前走了一步。
恨意埋在心底,每当听见江家传来欢声笑语,她都觉得刺耳,无比刺耳。
她一直沉浸在痛苦中,只差一点,就会被父母为彩礼钱嫁村里的老鳏夫。
可宁荞却这么幸运,被捧在手心中长大,婚后不用做家务,有爱人和小姑子小叔子宠爱,就连工作都这么好找。
“你以为这么轻易就找到工作,是因为你有能力吗?”
“不是,是因为你的高中文凭。有高中文凭的本来就不多,上了岛,就更少了。”
苏青时的眼神变得偏执。
江家人没有资格过得这么幸福。
苏青时考虑过对谁下手。
第一个排除的是江珩,她斗不过他。而后排除的,是江源和江奇,这两个孩子的个头长得很快,过去在老家时,她也有和他们年纪相仿的弟弟,能将她摁在地上打,打得起不来。十几岁的男孩,一身蛮力,苏青时不一定对付得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