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年代](56)

作者: 溯时 阅读记录

“丽薇姨,老师夸慧月的作文写得好,让她再写一篇,明天上讲台朗读。”

刘丽薇笑出声:“居然是这样?这孩子回来都没说呢。”

边上的家属们哪里不知道她是故意显摆,但也不好拆穿,干笑了两声。

刘丽薇看着宁荞时不时经过时脸上挂着的笑容,心里就来气。

自己过去在老家,是优秀的教师,脑子转得快,嘴皮子也利索,却没想到,因为太轻敌,被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不带脏字地骂了一顿。

也不知道宁荞怎么这么招人喜欢,才来大院几天,大家都在说她的好话。

但刘丽薇觉得,这些人完全就是站错队了。

她打听过,这辆自行车,是宁荞的父亲用江老爷子给的情面从程旅长那里讨过来的。

程旅长的媳妇董晶梅回乡探亲去了,到现在都还被蒙在鼓里呢。

董晶梅是个厉害的,当年还没随军时,在村里当妇女主任,里里外外一把抓,谁的小心思逃不过她的眼睛?

如今程旅长在部队里吃得开,她自己安心在家带孩子,将几个孩子培养得顶呱呱的优秀,就只剩下一个小儿子,刚升上高中,在家闹着要退学。

程家老太太有一句名言——

天下父母疼小儿,疼儿不让儿知道。

那是因为程旅长是家里最小的儿子,长辈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什么担子都让他扛。

董晶梅心疼丈夫,对小儿子更是百般疼爱,等探亲时还要说一嘴老太太的名言,给她心里添堵。

小儿子一闹,她立马拍板同意给他买一辆自行车,这传回去,老太太要气得昏头。

自行车不好买,有了票还不一定管用,到处都缺货呢。这回好不容易等到车子往海岛运,居然被抢了先,等董晶梅回来,也得气昏头。

“晶梅姐应该快回来了吧?”刘丽薇问。

“说是初三回来。”杨团长媳妇说,“就这两天的事。”

刘丽薇闻言就乐了。

现在就等着董晶梅回来,给宁荞点颜色看看。

-

即便很依依不舍,但宁荞确实不能累着,被江珩提醒了两次之后,终于骑车回家。

家里静悄悄的。

难得现在可以和她待在一起,难得今晚的气氛出奇和谐。

江珩记得宁阳的叮嘱,过去宁荞在娘家每晚都要喝一杯牛奶。他从五斗柜上拿了奶粉,又找出一个搪瓷杯,用勺子将奶粉盛进杯子里。

热水冲进杯里,轻轻搅拌,奶香浓郁。

“等会再喝。”江珩说。

“给我的?”宁荞懵懵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尖。

“还有点烫。”

江珩随手拿了桌上江果果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蒲扇,对着杯口轻轻地扇风。

他神色专注,低垂着眼帘,睫毛很长,收敛了平日里的凌厉。

腾腾热气被吹散了些。

在宁荞的印象中,江珩全然不懂体贴。

可短短几天的相处,她开始怀疑,也许那是为了衬托原男主的温柔细腻,才故意略去对照组一家相处的细节。毕竟,原剧情也试过特意深入描写三个孩子有多顽劣,却将他们心底的委屈和遭受过的苦难一笔带过。

宁荞走近了些,坐在他旁边:“我来吧。”

江珩回头。

他们离得很近,近得能感受到彼此清冽的呼吸。

宁荞立马与他保持距离,小手勾着搪瓷杯的把手,轻轻拉了过来。

现在不早了,三个小孩还没有回来。

看江珩的神色,这大概是常态。

“要不要我去催一下吧?”宁荞问。

“让他们再玩会儿。”

江珩享受这片刻的宁静,难得破例。

话题一转,趁着这当下,宁荞随口问起最不危险的话题。

有关于他弟弟妹妹的事。

照她这些天看来,两个弟弟很怕江珩,江果果要好一些,毕竟年纪最小,但在玩得最尽兴时见到大哥,也是一副恨不得躲起来的小怂样。

“刚到海岛的时候,江源不太说话。他比江奇大一岁,进的不是同一个班级。过了很长时间,才终于和同学正常交流。”江珩说。

其实上辈子,江源来海岛之初,也不爱说话。

与江珩不同,母亲离开时,江源刚到知事记事的年纪,他的性格本来就比江奇要细腻敏感一些,最开始那些个日日夜夜,每晚都捧着母亲的照片看,哭到睡着。后来爷爷将那些照片收起来,不让他看,而江源也慢慢地,很少说话。

长大一些,江源从不会主动提起母亲,当发觉江果果仍对妈妈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时,他会无情地说出真相,一遍又一遍。兄妹俩为此经常吵架,可在这件事上,江珩同样被伤害过,没有任何发言权。

上一世,是宁荞的出现,使得江源改变。

从一开始故意与小嫂子作对,到终于感受到温暖,放下警惕,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

也是这个原因,江源打心眼里感激小嫂子。

小嫂子在上辈子将他拉出泥沼,而她自己,却对此一无所知。

“江奇呢?”宁荞问。

“他一进学校就和同学玩到一块去了,上课期间偷溜出去掏鸟蛋。当时老师没注意,后来同学摔到地上,被送到医院,校长也来了。被发现时,那孩子怕父母批评,说是江奇故意推他下去的。”

宁荞一脸震惊:“什么人啊!你该不会信了吧?”

“没有。”江珩说,“我知道江奇不会的。”

家里这三个小霸王,熊是熊了些,但调皮捣蛋也有个度,不至于做这样的事。

当时对方家长气得讨说法,江珩要求与那个孩子当面对质,那小孩说的话漏洞百出,最后以对方家长登门道歉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