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宜室宜家(136)

作者: 秋十三 阅读记录

“女儿给爹娘请安。”

假装没看出气氛不对,华灼盈盈见礼,东面一屈膝,西面一福身,然后故做娇嗔道:“爹爹,娘,你们坐得这么远做什么,害得女儿还要行两个礼。”

华顼轻咳一声,道:“灼儿,身体好些了吗?”

“已经大好。”

华灼上前拉着他的手,把他往西边拖。

华顼身不由己,走了两步就停下了,但一看方氏的脸色,又觉得心中不忍,长叹一声,道:“你啊……你……罢了,我先回书房了,灼儿,你陪着你母亲说说话。”

“站住。”

方氏猛地站起来,也不顾女儿在场,语气坚决道:“这件事我已经拿定了主意,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反正我话便放在这里,若你一日不纳了袖儿,就一日休想进我的房。”

华顼蓦然一怒,想说什么,但终是没说出来,拂袖而去。

华灼只觉得头疼,见方氏已是红了眼,只得赶紧上前劝道:“娘,好端端的,你跟爹爹闹什么,爹爹不喜欢袖儿,那便算了,何苦惹得爹爹不高兴,还为难了你自己。”

方氏气道:“我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华家,为了荣安堂能子孙昌盛,我宁可忍疼把你爹推到别的女人怀里,你爹为什么就不能体谅我的一片心意。”

说到这里,她语气一顿,似乎觉得女儿还小,不该听这些,但想了想,又觉得有些事,还是该让女儿明白,于是又道:“灼儿,你现在还小,不懂事,也许娘说的你不懂,但你需要记着,女孩儿一旦出嫁了,那就是夫家的人,夫家昌,则己荣,夫家败,则己辱,不管你有多少私心,有多少不甘愿,都要在该退让时退让,生为女子,一生所系,只在两个字上,一个是‘夫’,一个是‘子’,夫只有一个,但子却绝不能只有一个,越多越好,哪怕这个‘子’不是你亲生的。”

“是,女儿记下了。”

华灼垂下头,母亲的话在她听来,虽有些道理,但经历过家破人亡,她对家族荣辱另有看法,子嗣多少绝不是一个家庭昌败的标准,但现在母亲正是难过的时候,她也不好争辩,只能装出一副受教的样子。

“灼儿,你已经十岁了,莫觉得你现在还小,再有两、三年,便到了择婿的年纪,待到嫁了人,爹娘都不在你身边,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娘也只能现在提点你几句,到了夫家以后,该怎么做,还是你自己斟酌,只是有一点你要明白,不是每个男子都像你爹爹这么宽容专情……”

许是今天心情实在不好,方氏触及心结,说起来竟有滔滔不绝,听得华灼头大如斗,幸而这时双成姨娘和刘嬷嬷到了,在门口求见,她才如释重负,不等方氏说话,就赶紧道:“姨娘,刘嬷嬷,快进来吧。”

方氏这才住了口,低下头用帕子抹了抹眼角,再抬起头时,已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

“双成,刘嬷嬷,有事吗?”

华灼连忙抢道:“娘,是女儿听说你和爹爹吵嘴了,这才喊了姨娘和嬷嬷过来做和事佬。”

“你这丫头……”方氏也不知是气是笑,又若是因为女儿的关心而感到窝心,一会儿方对双成姨娘和刘嬷嬷道:“这是我与老爷之间的事,你们也插不上手……”

顿了一顿,她又道:“刘嬷嬷,你得空了,也去劝劝老爷,事关荣安堂的子嗣,总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我都不吃醋了,他一个男人还计较什么,没的让我看轻了他。”

华灼暗自撇了撇嘴角,母亲这话要是让父亲听到了,怕又得吵上一场了。

刘嬷嬷到底人老成精,知道夫人这话说得郑重其事,心里头不知得有多疼,于是便道:“夫人啊,老爷对你一心一意的,让咱们这些人看了都觉得欢喜,天底下像老爷这样的男人,能有几个?要老奴说,夫人行事也太急了些,总得慢慢来嘛,冷不丁突然塞个女子给老爷,你这不是生生伤了老爷的心?”

双成姨娘会意,忙也道:“嬷嬷,你不知道,这并怪不得夫人心急,绘芳园里那个可就盯着老爷的身边,那急迫劲儿,是个明眼人都能瞧出来,那狐媚子出身青楼,最会媚惑男人,偏偏咱们老爷又是个怜香惜玉的,与其哪日让她得了逞,还不如夫人安排个身家清白人又老实的人儿,拴不住老爷的心,好歹也拴住老爷的脚。”

方氏让她们两个一唱一和,说得心都酸了,方才的难受劲儿反而没了,只道:“还是你们两个懂我。”

静下来一想,又觉得刘嬷嬷说得有几分道理,道:“也是我心急了,还是嬷嬷说得对,老爷是读书人,最欣赏的是那能诗善吟的才女,袖儿那副小家碧玉的样儿,他反倒看不上,不过我瞧袖儿却是老实的,八字又旺子,这样吧,收房的事暂且不提,就让她去书房伺候着,好歹也沾点书气儿,指不定哪一日就入了老爷的眼。”

“这样也好,书房那边一直只有九慧一个丫头在伺候,往日也是累着了她,如今让袖儿去帮帮她,倒也是好的。”刘嬷嬷笑道。

“那么老爷那里,还要烦请嬷嬷去说一说。”

方氏对着刘嬷嬷欠了欠身,知道这时候就得靠这位老人儿的面子,不然她前脚把人送去,老爷后脚就能把人再送回来。

“请夫人放心。”

第98章 杜宛心思

李袖儿到书房去伺候的事就这样定下来,华顼顾着刘嬷嬷的面子,也不想在这事上再跟妻子争吵,退让了。只有九慧有些不高兴,书房重地,平素是她管着的,突然冒出个连大字都不认得一个的小丫头来,也不知能做什么。但老爷都不说什么了,她也没奈何,只能领着李袖儿在书房里走了一圈,把该交待的都交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