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宜室宜家(210)

作者: 秋十三 阅读记录

老祖宗严氏这时又笑道:“你们都是我最疼的孙女儿,平日可得好好亲近,外头还有十来个……听听,听听,不知吵吵些什么,闹得我头都晕了,烟儿,凤儿,焓儿,敏儿,你们带着灼儿到外头去,让她将姐妹们都认一认,免得将来到外头见了面,彼此不认识,让别人笑掉大牙去。”

“老祖宗,烟儿还想陪你说话呢。”华烟撒着娇。

“去去去,你们只管说话去,我一个老太婆可架不住你们嘴甜,哄得我笑着都觉得累了。”

老祖宗挥手赶人,锦秀便凑上前来,笑道:“几位小祖宗们,你们就让老祖宗歇会儿吧。”

一句话,逗得女孩儿们都笑了,于是个个见好就收,站起身排成一排,齐齐给老祖宗严氏行了告退礼,然后依次退出了碧纱橱。

外头仍是一片笑闹声,但见得她们出来,忽地就安静下来。片刻之后,仿佛商量好了一般,齐齐涌上来,纷纷道:“六姐姐,到这边来坐,这碟芙蓉糕我特意给你留着。”

“林表妹,郑表妹,快来瞧,这是十三妹从家里带来的一幅画……”

“九姐姐,老祖宗都跟你说什么了?她夸你了没有?”

没人围到华灼身边,她们都等着华烟、华焓来介绍呢,但华烟却是刻意要冷落华灼,一扯华焓、郑敏和林凤,道:“你们都过来,咱们吃芙蓉糕去。”

这下子,任谁都瞧出来了,落在华灼身上好奇的目光就更多了,纷纷都在暗自猜测,这是哪一支的姐妹,竟然得罪了最受宠的六小姐,有聪慧的,更是隐隐猜出了华灼的身份,好奇中,竟又多了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

对华烟的刻意冷落,华灼倒是不以为意,虽然不知道华烟为什么把她的厌恶这么不加掩饰的表达出来,不过她本来就是把荣昌堂当成龙潭虎穴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心态迈入荣昌堂的朱漆大门,眼下这景况,已经比她原来预想的好得太多了。

第148章 春光可期

“诸位姐妹们,我是荣安堂华灼。”

面对那些好奇的、疑惑的、探究的甚至是幸灾乐祸的目光,华灼大大方方,站在大堂的正中央,略带矜持地四面见礼,端庄秀美的面容上,露出友善而温和的笑容,她没有林凤那种温柔似水的气质,更不如华烟光彩照人,青裙素袖也不如郑敏和华焓的装扮华贵美丽,但是那股子自骨子里透出的雍容自信,端庄典雅,却是什么冷眼都挡不住。

那一瞬间,她站在那里,身上仿佛奕奕生光。

上一世遭受过的苦难,磨去了她的棱角的同时,也洗去了她身上沾染的尘埃,就像一颗深藏在石头里,切开了石皮,洗去了石粉,她深蕴在身体里的光彩开始绽放。

第一个给她回礼的是荣瑞堂的十二小姐,这个女孩儿只有十岁左右的模样,穿了一身藕色百褶裙,皮肤雪白,眼儿又大又圆,左脸颊上还有一个小酒窝。

“荣瑞堂华烁,见过八姐姐。”

随即,旁边又站起一个年纪更小一点的女孩儿,眨巴着有些迷糊的眼睛,学着华烁的模样儿,细声细气道:“荣瑞堂华熳,见过八姐姐。”

“十二妹妹,十三妹妹……”华灼对着她们微笑,心里暗暗记下这两个最先对她表达善意的女孩儿。

有人带了头,便又有几个旁系的女孩儿出来给华灼见礼,不管华烟是什么态度,荣安堂毕竟也是四大嫡支之一,不是她们这些旁系可比的,而且当年荣安堂风光一时的时候,对旁系照顾颇多,这份情面,她们的长辈大多还记着。

华灼微笑着一一与她们交谈,但环顾这些女孩儿,却没有见到华宜人,不由得心中微微有些纳闷。转念一想,不是所有的旁系都有资格凑到老祖宗跟前的,眼前这几个,恐怕是旁系里发展得比较好的。

“一群马屁精。”

华烟重重地哼了一声,声音不大,却正好让所有的女孩儿都听得见。旁系的女孩儿们立刻退却了,她们不想得罪荣昌堂,荣安堂再好,也是已经败落了的,而荣昌堂却正如日方中。

华灼微微眯了眼,六堂姐一而再、再而三的寻她的麻烦,已经让她有些不耐,便淡淡道:“六姐姐,不知我可是哪里得罪了你,妹妹这里给你赔罪了,还请六姐姐莫要与我一般计较。”

华烟被她噎了一下,脸一撇,道:“不敢,你架子大,老祖宗三催四请的都敢不来,我又怎么敢跟你计较。五姐姐、七妹妹、十一妹,十二妹、十三妹、十四妹、十五妹、十六妹,你们都过来。”

华氏豪族本家加上四大嫡支,这一代不论嫡庶,一共有十九个女儿,其中大小姐、二小姐和三小姐都已经出嫁了,明日自会随夫家一起过来拜寿,十七、十八、十九小姐年纪都还不满六岁,因此这次没来,另位还有一位十小姐,出自荣瑞堂,听说自小体弱多病,轻易出不得门,因此也没来。剩下的嫡支出身的几个女儿,全部被华烟叫到了身边,摆明了要孤立华灼。

华灼看到华烁和华熳投来歉意的眼神,这两个妹妹年纪还太小,虽然很想过来跟她说话,但是却不敢违抗华烟的话,毕竟旁系的不算,嫡支里,除了五堂姐,就算华烟年纪最大,而五堂姐华熄却是个庶出女,自然是不敢跟华烟争锋的。

眼下的情形很明显,在一众嫡支、旁系的未嫁女孩儿中,华烟都是当之无愧的核心。

但华灼没有计较,刚才这一轮下来,她已经心中有了大概分析,旁系的女孩儿们似乎中立的居多,荣瑞堂却出人意料的,对荣安堂很亲近,而荣吉、荣兴则完全站到了荣昌堂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