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宜室宜家(22)

作者: 秋十三 阅读记录

也是个可怜的女子,华灼心中暗暗地想着,但能自立生活,倒比她上一世落个走投无路的下场又好了许多。

这时方氏又道:“若是进行得顺利,从秋家出来,咱们顺路便到也石庵烧炷香,保佑咱们灼儿平平安安。”

华灼回过神来,笑嘻嘻道:“也要保佑爹娘和弟弟平平安安,还有刘嬷嬷,阿福,七巧,八秀,双成姨娘,三春……”

方氏笑得合不拢嘴,道:“干脆保佑咱们荣安堂上上下下,全都平平安安好了,只可怜菩萨只得一双眼,才受了你一炷香,就要替你照看那么多人。”

华灼顿时就说不出话了,倒是三春和七巧、八秀两个,捂着嘴扶着车壁,笑得全身都在打颤。

第17章 妙莲居士

马车行了约半个多时辰,才在桑树巷口停了下来。

“夫人,秋家已经到了。”一名随侍在车外的荣安堂护卫在外面说道。

桑树巷第一户人家,就是秋家,再往西不远,约二、三里路,有一处桑树坡,也石庵就坐落在桑树坡前。

“三春,叫门。”方氏坐直身体,先替华灼整了整衣襟,然后才吩咐三春。

三春应了一声,下了车。

华灼整肃仪容,她也想在未来的刺绣教习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不想铩羽而归。八秀好奇心重,悄悄掀了车帘往外看,这个角度,华灼正好也瞧得见秋家的大门。

这是独门独户的一间小院,青瓦灰墙,墙上生满了青苔,因是冬日,这些青苔差不多都枯落,在墙面上留下斑驳的痕迹。

没一会儿,一个中年妇人来应门,与三春说了几句,便匆忙来到马车边,屈膝躬身道:“给府尹夫人、小姐道安了,妙莲居士已在厅中相候多时。”

三春便上前打了帘子,车夫放下脚踏,方氏一手牵着华灼缓步而下,七巧和八秀紧跟其后。那中年妇人告了一声罪,便在前头领路。

八秀咬着七巧的耳朵,低声道:“不是秋十三娘么,怎么又来了个什么妙莲居士?”

华灼正好听到,忙回头瞪了她一眼,同样低声道:“休要胡说,秋教习是皈依的居士,妙莲应为法号,你心中好奇,有话咱们回去再说,不可在这里造次。”

八秀立时便捂住嘴,不吭声了。

方氏听得女儿这番话,微微颔首,往日只道这个女儿是极任性的,让她担了不少心思,现在看来,却也是知道轻重。

虽然是独门独户的小院,收拾得倒是干净,沿墙种了一排桑树,绕过风水壁,放置着一只陶缸,里面种了几株莲花,只是此时只余根茎在,叶花皆无,但亦可想像盛夏时,莲花盛放,这一方小院,是何等的清静自然。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檀香的味儿,正堂里还有一声一声木鱼清响。

“居士,府尹夫人和小姐到了。”

中年妇人站在正堂外禀报了一声,木鱼声断,随即一个布衣素妆、容貌姣好的女子迎了出来。

“民女秋氏拜见夫人、小姐。”

华灼看着她屈膝下拜,忽而想笑,这个秋十三娘真有意思,仆妇称她为居士,她自己却自称民女秋氏,想来也是知道本分,方氏来找她,是请她做刺绣教习的,可不是请她去讲经的。这次她自恃身份,要府尹夫人和小姐亲自上门相请,又怕得罪了人,所以故意借仆妇的口,点出她居士的身份,既然是方外之人,自然就不需太在意俗世之礼,正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方氏自然也不好跟她太过计较。

“秋教习不必多礼,这是小女华灼,还请秋教习看一看,是否是可造之材,有没有让你收为门下的资质。”

方氏是什么身份,她既然带着女儿亲自上门了,自然就不会跟秋十三娘计较,秋十三娘如此作态,反落了下乘,倒越发显出方氏的宽宏大量来。

秋十三娘起身,抬头打量了华灼片刻,抿唇笑道:“小姐眉目灵秀,真是像极了夫人。”然后退开两步,微微弯身,做出一个请进的姿势。

方氏也不同她客气,牵着华灼的手,步入正堂,又在正位上坐了下来。华灼本也该有个座儿,但她今天是来拜师的,要表现得恭敬些,因此就站在了方氏的身边,七巧和八秀又一左一右,立在了她的身后,三春便站了方氏的另一边。

“秋教习,你也坐。”

方氏一摆手,倒似是她为主人,秋十三娘才是客人一般。这里虽然是秋十三娘的家,但是方氏毕竟有品衔的诰命夫人,不仅要上座,她若不开口,秋十三娘就连坐也是没资格的,说来还是沾了华灼的光。

秋十三娘毕竟已是在不少名门大户中做过教习,性格虽有些清高,但这些年来已磨得圆润了,这点眼色还是有的,谢过之后,并不入坐,而是让那个中年妇人取了茶叶和热水来,亲手泡了茶,给方氏奉上之后,这才在下首陪坐下来。

方氏嘬了一口茶,然后给了华灼一个眼色。

华灼便取了自己做的那只香囊,上前几步,先行了一礼,然后将香囊高高举起,道:“华灼手艺粗劣,不堪入目,请秋教习多多指教。”

秋十三娘连忙欠了欠身,先道了一声“不敢受小姐的礼”,然后将香囊接过,仔细看了几眼,方笑道:“难为小姐这样的年纪,竟把针脚藏得这样好,教十三娘自惭形秽了,更难得这一番心思,真叫一个巧字,多少手艺强过小姐的女孩儿,也比不得小姐的别出心裁。十三娘不才,愿受小姐一杯茶。”

那中年妇人便奉了茶上来,华灼以手捧起,恭恭敬敬送到秋十三娘面前,等秋十三娘饮了,又跪下磕了三个头,算是将这场拜师戏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