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宜室宜家(305)

作者: 秋十三 阅读记录

这位户部侍郎真是不简单啊,明明管着国库,却让女儿打扮得这样朴素,怪不得六部主官几年一换,但却只有户部和吏部,这两大油水部门十年未换过主官了。庄大老爷为官如何,她不知道,但由小见大,便可知户部侍郎十年未易主的缘由所在了。

“静儿就是爱闹,程妹妹你莫要理她,只要我还在京中一日,你什么时候想到秋水台来,派人知会我一声就成。”

说着,华灼也不理庄静,一手牵了程宁,一手拉了白露,笑道:“咱们坐着吃茶说话,不用理会静儿妹妹了,她爱看太液池的景色,便让她趴在窗边看个够,冻不死她。”

七巧和八秀侍立在门口,一听这话,便立时推门出去,对伺候在门外的韩三、赵四吩咐了几句,不一会儿,两个伙计就送来了茶水点心。

“好哇,灼儿姐姐你这走过河拆桥,有了这个妹妹,就不要那个妹妹了,白姐姐,你帮我评理……”

庄静不忙着看景色了,扑过来摇着白露的手寻求支持。

白露却只是捂唇轻笑,不搭她的腔。

“白姐姐是明是非的人,你休要烦她。”华灼替她开口,那日在琼林阁时,白露就极少开口,十分温婉恬静的一个女孩儿,似乎也并不像那陈小姐、庾小姐那么爱八卦,华灼对她的印象很不错。

“就知道欺负我,要是宛儿姐姐在,肯定站在我一边。”庄静嘀嘀咕咕,又趴到窗边,欣赏太液池的雪景,隔了一会儿双眼发光道:“二哥要是在就好了,把这美景画下来,永远收藏。”

华灼望了望窗外,可惜地一叹,这雪景确实令人心醉,若能画下来,当真是极好的。

白露轻轻地笑着,抿了一口茶水,望着华灼却又欲言又止。华灼正好一眼瞥见,便道:“白姐姐有话,直说无妨。”

白露面色微微一红,道:“我听说秋水台有当世丹青圣手戚公留下的一幅太液春晓图,想要临摹。”

“白姐姐擅画?”华灼笑问。

“只是略有涉猎,并不精擅。”

白露这明显是谦虚之辞,如果不是精擅,岂敢说出临摹丹青圣手戚公的话来。

华灼也干脆,道:“七巧,铺纸研磨。”

“不麻烦那位姐姐了,让我的丫环来,巧儿,你去。”

白露唤过自己带来的丫头,华灼也没拦,只是听了那丫头的名字,不由得一笑,道:“我的丫头叫七巧,你的叫巧儿,可真是巧到一块儿去了。”

白露想了想,果然是极巧,不由得笑了,正要说话,耳边却听程宁的声音传来:“白姐姐,我找到太液春晓图了。”

却原来,在华灼叫七巧铺纸研墨的时候,程宁已经忍不住去掀笼在墙上的青纱罩,她运气不错,才掀开第二只青纱罩,正巧便寻到了太液春晓图。

白露顿时忘了要说的话,转身如痴如醉地欣赏起来。华灼也跟了过去,她练的书法,自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太液春晓图五个字,戚公虽然是丹青圣手,但书画自古不分家,擅画者多半书法也是极有功底的,这五个字以飞白描出,墨中露丝,恰似女子青丝如瀑,楚楚动人,与那春晓之下,太液池边十里垂柳岸,潋滟湖光九曲白石桥,形成绝配。

旁边还题有一首诗:杨柳满长题,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落款是太平州戚长安。戚公,是戚长安的尊称,事实上,戚长安今年刚过而立,但他少年成名,十四岁时就以一幅《观江图》名噪天下,在他满三十岁的那一年,便已获得了戚公的尊称。

“白姐姐很仰慕戚公呢。”

庄静不知什么时候跑了过来,趁着白露如痴如醉的时候,趴在华灼耳边悄声道。

华灼一愕,仰慕,哪种仰慕?看庄静挤眉弄眼的模样,不用想也知道了,必是淑女之思,这也不奇怪,白露已经十四、五岁,唔……还没插簪,不满十五岁呢,但也已到了少女怀春的年纪,有淑女之思也不奇怪,但据她所知,戚公已过而立之年,早就有妻子了吧,白露身为中书舍人之女,总不可能给戚公为妾吧。

“你最会说话了,帮我劝劝白姐姐,早早断了这心思,就算戚公的夫人前年病逝了,她也不能想着给人做继室……”

庄静继续低声说着,倒让华灼哭笑不得,她是白露的谁呀,今天刚第二次见面而已,凭什么她就能劝得了白露,再说了,这种事情,能劝吗?

想了想,她把庄静拉到一边,轻声问道:“静儿妹妹,这事儿你怎么知道?”

庄静一撇嘴,道:“白姐姐每次听人提起戚公,都忍不住要插进来说几句,那眼睛会发光呢,要知道平时她是三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人,咱们一圈儿的姐妹谁又瞧不出来,只是顾着她的面子,不好说什么,灼儿姐姐你跟她刚认识,最容易说话不过了,你且私底下劝劝她。”

“这也未见得就是……那什么,普通的仰慕而已,你看宛儿她每每提起大诗人景公的时候,不也是那副样儿么。”华灼越发觉得好笑了,这些女孩儿们聚在一处都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话题,还爱瞎想,简单的事也想复杂了。

庄静急了,道:“那怎么一样,景公早就死了几十年了……”

“行了,你呀,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那种仰慕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宛儿也好,白姐姐也好,她们都是心中有锦秀的人,仰慕的是才华,没有戚公,也会有张公,李公,你小小年纪,身上的乳味儿干了没有,竟然操起这份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