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宜室宜家(315)

作者: 秋十三 阅读记录

“先放着吧,待我思量着怎么回。”

华宜人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同情心泛滥,不由得一笑道:“你呀,做什么烂好人,这位陈小姐以前在京中的风评可不怎么样,被退亲也是有道理的。”

“她风评如何是她的事情,我要如何做却是我的事情,我不是要做烂好人,只是做人做事都要求个问心无愧才好。她若不给我下帖子,我自然不理会她,但她既然下了帖子,我便不能当做没瞧见,宜人姐姐,这是我的原则。”华灼很是认真道。

“我喜欢你这个原则。”华宜人浅淡的笑容里多出几分真心。

如果华灼没有这个原则她大概现在还在荣昌堂里当镇宅呢。也许这个原则会给华灼带来一些麻烦,但这正是她心甘情愿留下来帮她的原因。

两日之后,陈清音收到了一份回贴,上面只有一句话: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余事皆无,可畏惧小,穷水尽非,绝境有柳暗,花明有奇峰,姐姐以为然否?

身为国子祭酒的女儿,她诗书琴画样样皆精,经史子集更得父亲言传身教,许多国子监的学生都不如她,因此她难免有此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这让很多京中女儿们对她颇有微词,这些她都知道但并不在意。

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人,独于众而言必毁之。她之所以风评不好,正缘于她的出众,别人对她高山仰止。所以便要用言语来贬低她,只有跟她站在同一高度的人才懂得欣赏她。所以,当她知道自己跟杨成仁定下婚约的时候,心中是暗喜的。那是京中最负盛名的才子之一,曾经连夺两次上元节雅会经论第,而且还是宗室出身,那样尊贵的身份,那样绝伦的才华,自然是极少数能懂得欣赏她的人之一。她憧憬过喜悦过期盼过,但定婚不及一月,她迎来的不是花轿锣鼓,而是一纸退婚书。退婚的理由很简单,只有八个字“风评不佳,难为良妇”。那一瞬间,她几乎崩溃,骄傲如她,如何受得住这奇耻大辱,眼中流不出泪,只找出尺白绫,如果不是丫环发现得早,她早已赴了九泉。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轻轻抚着回贴上的字迹,陈清音仿佛能感觉得到写字之人的铮铮骨气。这样峥嵘的字竟是出自一个女儿家的手笔,竟让她生出几分好奇来。不是几乎死过的人,如何能体会有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她被丫环从白绫上救下来,便再也没了寻死的念头。死都不怕还害怕活着吗?可是她没有办法走出家门,她不想去听那此讥讽她的言语,活下去太难,又不甘愿就这样死去,这些日子她日日如在地狱前熬,直到听说有个女孩儿以琴艺力压燕二少,那女孩儿还得到苦月大师的看重得赠名贴一张。

能被苦月大师看重的女孩儿,必然不同于凡俗之流。她在生死之间挣扎,不知该如何抉择,便送了帖子。不曾抱过什么希望,但终还是怀了一丝希望,然后她收到了回贴。

第216章 讲一个故事

那个女孩儿,果然懂她,没有鄙夷,没有不屑,没有丝毫看不起她,虽然回绝了她的邀请,但却宽恕她,山穷水尽非绝境,柳暗花明有奇峰。绝望的心,竟有了复苏的迹象。不是她不够好,而是真正能理解她,欣赏她的人还没有出现。

陈清音对那个女孩越发的好奇起来。怀着一丝说不清的情绪,她研磨铺纸,临摹回帖上的字迹,许久,却颓然地发现,她的字,飘逸清奇,好固然好,却始终写不出那峥嵘之态。

“夫人……夫人……”

丫鬟气喘吁吁地冲进了祭酒夫人的房间,直把祭酒夫人吓得脸色发白。

“晚香,音儿……可是音儿又出什么事了?”

上次这丫头也是这样冲进来,说音儿悬了梁,可差点没把她活活吓死。

丫鬟喘着气,一不留神岔了气,喊了几声夫人后便咳了起来,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摇着手。

“你、你说话呀……哎呀,没用的东西,佛香,快扶着我……”

祭酒夫人等不及了,连忙扶着自己的丫头匆匆往女儿的绣阁奔去,一路之上,心中只念阿弥陀佛。跨过绣阁门槛的那一瞬间,她几乎被绊了一跤,亏的扶着她的丫鬟手上有力气,及时扶住她,当祭酒夫人心急火燎地抬起眼时,却看到女儿站在书案前,手里拿笔,在纸上一遍又一遍地写着什么。

揉了揉眼睛,又揉了揉眼睛,祭酒夫人怔怔发愣,那个叫晚香的丫头又气喘吁吁地追了过来,这次她终于能说得出话来了。

“夫人……小姐她……开始写字了……已经写了整整两个时辰……”

陈清音在京中虽然风评不好,但她才名远扬确是不争的事实,诗书琴画随便哪样挑出去,都是可以见人的,而这四道中,犹以书法最精,因此陈清音日日勤练不辍,但自从被退婚以后,她就再也没有提过笔。不提笔,不抚琴,不翻书,不碰棋,宛如行尸走肉。

而今天,她提笔了。

祭酒夫人不知是喜是忧,只是看到女儿好好的,气色竟比前些日子好得多,眼眶一下子就红透了。

“音儿……我的儿,你可好了……”

“娘……”

陈清音放下笔,转身看向自己的母亲,她的脸色或许还透着些憔悴,但相比前些日活死人般的木然绝望,此时的她,脸颊上略略透出几丝红晕已经显出了几分生气。

“孩儿不孝,这些日子,让娘担心了。”

她徐徐下跪,一直流不出的眼泪,仿佛决了堤的河水。祭酒夫人一把抱住了她母女俩放声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