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宜室宜家(452)

作者: 秋十三 阅读记录

可是,他的目光还是那样的温和,表情还是那样的严肃,只有匆匆的步伐,透露出他略显急切的心情。

“夫人,辛苦了。”一声简单的问候,沁暖了人心。

方氏微微屈膝道:“老爷才是最辛苦的。”然后抬手为华顼解下蓑衣,口中柔柔道:“这样大雨,何苦急着赶回来,在郡城驿馆中多歇几日岂不更好?”

六顺托着茶盘,送上了刚铡沏好的热茶。

华顼随手端起,一口饮尽,随口应着:“事儿忙完了,索性就回来了。”

他连竣工大典都没有参加,归心似箭,便是下冰雹子都拦不住他的脚步,何况只是下雨。

方氏从茶盘上拿起干布,轻轻拂去丈夫脸上、发上的水汽,柔声说:“看你,身上几近湿透了,我已叫人备了热水,你先洗一洗,收拾干爽了咱们再说话儿。”

蓑衣虽好,但雨势太大,到底挡不住水珠儿往身上浸透。

华顼微微点头,大步往里走,行到门槛前,才仿佛突然想起。回道问道:“灼儿、焰儿……可好?”

方氏忍不住笑,答道:“焰儿又调皮了些,我平时要管着家事,也没时间多管他,亏得灼儿回来了,耐得下心管教他,这些日子天气不好,她也没往外跑,只备了笔墨,教焰儿认字读书,如今焰儿已是能背几句《幼学琼林》了。”

“嗯……”

华顼再没说什么,进了屋,自是沐浴更衣不提,方氏也没闲着,又亲自下厨熬了一碗姜汤。

“爹爹……”

华灼闻讯而来的时候,华顼还在屋里没出来,她心中欢喜无限,抱着弟弟华焰就守在屋外转着圈儿,被端了姜汤过来的方氏看了个正着。

“放下,快放下,别把你弟弟转晕了。”

华焰已有四、五岁,正是略略有些懂事其实却还啥也不懂的时候,姐姐抱着他转,他就嘻嘻哈哈地拍手,华灼不转了,他倒不乐意了,拉着姐姐的手咕哝道:“转……姐姐……转……好玩儿……”

方氏好气又好笑,把姜汤交给丫头送进屋里,然后抱起华焰,捏捏他的鼻尖道:“还玩儿,你爹爹回来了,小心他看了教训你。”

华焰明显有些惧父,当下缩头缩脑,直往方氏怀里钻。

华灼看了,咯咯直笑,想她这般大小的时候,也怕父亲呢,若不是识破了父亲纸老虎的本性,只怕到现在也是一样,父亲板起脸的时候,确实是极有威严的。

约过了半炷香的时候,屋里才传出华顼略显低沉的声音:“都进来吧。”

方氏把华焰放了下来,率先进了屋,华灼牵起弟弟的小手,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丫环们送上来两个软垫,她和华焰一人一个,跪在上面,给华顼行了大礼。

“爹爹……”

本想说几句吉利讨喜的话,但一开口,她的声音却是不自觉地哽咽了,慌得她连忙收了口,真没用,这个时候怎么能哭呢,她还想让父亲见识一下她端庄淑静的一面呢。

华焰显然嘴皮子比她利索多了,行了大礼后,就迈着小短腿,几步跑到方氏身边,藏起半个身子,只露出一个脑袋,奶声奶气道:“爹爹,焰儿想你了。”

华顼显然是不爱听这等了儿女情长的话的,至少表面上是如此,至于他心中是怎么想的,旁人便不知道了。反正华灼只看到父亲死死地板着脸,瞪了华焰一眼,然后这个奶娃儿就“嗖”地一下,整个人都缩到了方氏的身后。

“噗……”

什么哽咽啊,想哭啊的情绪,一下子全没了,华灼没忍住笑出了声。结果也被华顼瞪了一眼,她一个激灵,赶紧老老实实站直,姿态端庄,表情严肃,只有那弯弯的眼眸,像月牙儿一样可爱。

于是华顼的脸色就黑下去几分,再次瞪了儿子一眼,当然,是瞪在了空气中。华焰躲在方氏身后,是打定主意不出来了。

“看你把孩子娇惯的,哪家的孩子像他这么娇气……见了人就躲,将来怎么撑起荣安堂……别跟我说他还小,别人三岁启蒙,五岁能背诗百首,你刚才不是说他已经能背几句《幼学琼林》吗,背来听听……”

华焰被拉了出来,一看父亲那张比刚才黑了好几分的脸,顿时就紧张了,一紧张,别说背《幼学琼林》了,连爹都叫唤不出来。

华顼重重一哼,然后就是好一通长训。

华灼忍笑忍得肚子都快痛了,三岁启蒙,五岁能背诗百首,那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神童好不好,爹爹啊,女儿知道你望子成龙,可是这也太着急了吧,还有,爹爹啊,能不能请你不要一口姜汤一句训话,这样很没有气势的。

“呜……哇……”

华焰被训得头也抬不起来,于是使出百试不爽的拿手绝招,就这样,归家之后,华灼与父亲的第一次见面,在华焰的嚎啕哭声中结束了,一句贴心的话也没有说上。

不过……华灼觉得这样很好,要不是有华焰挡在前面,说不定挨训的就是她了,毕竟在京城中,有些事情她做得是有些过了的。

之后的几天,华灼很是知趣地没有去打扰父母的久别重逢,华顼久不回家,也有些搁置许久的事情要处理,暂时也顾不上理会女儿带回来的那一摊子事,左右荣安堂失落的那些产业,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虽有了线索,也不在乎再拖上十天半月的。

双成姨娘又过了两天才回来,她原是跟在华顼身边伺候的,在郡城时,华顼忙于修河堤的事情,其它一应的应酬往来,他都概不理会,也多亏了双成姨娘在郡城的那些贵妇夫人们中间往来周旋,这才减轻了那些因修河堤而造成不便的世家望族的怨气,她虽只是个姨娘,但方氏离京之前,早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给了她如夫人的身份,勉强也有了往来人情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