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应时而来(161)

作者: 关尔小禾 阅读记录

“另外两具尸体,没有可比对的DNA,该怎么办?”她问。

每年有那么多的人口失踪,有那么人遇害失联,如果想在这些人海中寻找线索,比大海捞针还难。而且根本就不切实际。

林北樾起身,走到验尸台前,小心地捧着一颗还算完整的头颅,说:“我能想象得出,这人生前大概长什么模样。如果有照片的话,我应该能认得出。”

叶青惊叹,“这都可以吗?”她走过去,隔空地摸了摸头颅的顶部,“在我看来,每一个人的头颅,都长得一模一样。”

“法医人类学家,本来就是研究人类奥秘的,辩骨识人,并不是什么难事。”林北樾摸了摸头颅的各个部位,说:“比如这个人,额头稍宽、眉骨微凸,下颌较窄,颧骨不高。而他的牙齿……”他示意叶青仔细看。

叶青认真地看了看这副头颅上的两排牙齿,说:“这个人是个地包天。”

“对,”林北樾欣然一笑,“有这种牙齿的人,唇部特征会比较明显,下颌会稍微向前突出,比较容易辨识。”他把头颅放下,让叶青看一张放射X光片,说:“这个人的牙齿大部分都坏了。他才30岁左右,却有这样严重的牙病,也是少见。”

叶青说:“说不定他不注意个人卫生,不爱刷牙。”

“除此之外,病理分析表示,他有膝关节炎、肩周炎等慢性骨科病,这个人的身体情况,其实并不好。”林北樾说。

他指着另外一具尸骨,说:“这具尸骨,男性,26岁左右,也是同样的情况,生前健康状况较差。”

叶青点点头,看了看铺在他身旁的尺子,说:“他比较矮小。”

“是,”林北樾说说,“相较于其他两具尸体,他的确矮小些,身高大约163厘米,骨骼比较细,有点营养不良。如果没有盆骨形状和DNA检测作为依据,可能会被人认为是女性。”

这具矮小细弱的男人尸骨只有半边头颅,歪斜地杵在颈椎上方。

“它只有半个头颅……”叶青喃喃地说。

林北樾说:“可以用三D打印机打印另外一半头颅,也可以把完整的头颅打印出来,到时候可以做颅相重合①比对,也可以做脸部重建②,把照片放到网上,就可以让人辨认了。”

不管是进行颅相重合技术比对,还是脸部重建,都是费时费力的事情。

叶青等人等待着林北樾给出更明确是死者身份信息时,宋荞联系那个27岁死者的父母。

通过死者父母得知,死者名为何一金,死时27岁。

他父亲说,他高中辍学,到外地打工,许久都不和家人联系一次。只有父母偶尔上网,通过社交软件了解他的情况。

“我怎么都联系不到他,就怕他已经没了,报了警,警方也答应要帮忙找,可是中国这么大,又不知道他去哪里了,怎么找啊?”何一金的父亲悲痛不已,“我只知道他在外面过得不好,就像流浪的人一样,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叶青问:“他最后一次联系你,是在什么时候?”

“四年前啊……”何父哽咽地说,“我记得清清楚楚,他还发了消息给我,说是要去南方找工作。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南方哪里?”叶青问。

何父犹豫了一会儿,才说:“大概是南方哪个大城市吧……临海的那种。我以前就听他说过,他很想去那种地方,连火车票都买好了。”

挂断电话,叶青立即让周时雨查找何一金的火车票购买记录。

与此同时,何一金的其他消息,也断断续续地传了过来。

27岁的何一金,在外流浪了十几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辗转了无数个城市,做过许多工作。

但因为文化程度低,从事的都是一些体力劳动。叶青看到了他生前的照片,大约是在他26岁时拍的,脸色蜡黄,形容憔悴,落魄又狼狈,看上去比真实年龄老了十岁。

这大概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

傍晚时分,案情没有了再多的进展。

林北樾也暂停手上的工作,和叶青约好了,一起回家。

叶青先下班,到法医实验室门口等他。坐在前厅的椅子上等人时,遇见了徐冉。

徐冉缓缓走到叶青身前,面上的笑容淡淡的,轻声说:“听说你们在一起了,恭喜。”

叶青起身,礼貌地说:“多谢。”

徐冉脸上的笑容依旧。她听得出来,叶青的语气非常平淡,仿佛在陈述一个普通的事实。徐冉一时有些沉郁,只能在心里轻叹。

“我和北樾在哥伦比亚读书时,有许多时间在一起。”她有些落寞,“我本来以为,我这样接近他,至少会有机会。”

叶青眼珠子转了转,思寻着她到底有几个意思。

“我只是没想到,你捷足先登了。”徐冉苦笑,“不过还是祝福你,毕竟,我也希望看到他幸福。”她抿唇,目光微微闪烁着,说:“他远比许多人优秀,很轻易就能有很高的成就,可他依旧比常人努力百倍;他以当届最优秀的成绩毕业,但却拒绝了更好的选择,回到这里。我曾问过他为什么,他没有告诉我原因。我至今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你。”

只因为,他想在今后的路途中,与叶青为伴。只因为,那些更好高远的地方,没有她。

徐冉缓缓地叹气,“叶青,你既然选择了他,就不要再辜负他。”

叶青眉头紧蹙,她为什么要用‘再’字?

百思不得其解,她只好冷声问:“你为什么这么说?”

上一篇: 微弱光芒 下一篇: 如果爱情可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