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奇案风月(183)

作者: 关尔小禾 阅读记录

他先上扶梯,将灯盏放于地面,向君瑶伸出手。

风有些凉,绰约月色在水面碎成星子,摇曳着银色涟漪,水光映在他身上,泛出淡淡光晕。

君瑶愣了愣,三步并作两步扶着扶手跨上去,动作敏捷,避开了他的手。

李青林神色自若地拎起灯盏,掩唇轻咳几声:“天黑路暗,你还有伤在身,应小心些。”

君瑶轻轻“嗯”了一声,闻到风里隐约飘着药味。

“药应该煎好了,”李青林转身往船内走。

果然,侍女已经煎好药,将药汤倒在碗里,见李青林入内,便起身行礼。

李青林和颜悦色,只问了些煎药火候等问题,便吩咐侍女自去安排。侍女离去后,他探了探药碗的温度,说道:“温度刚好,趁热喝了吧。”

君瑶端起药碗,慢慢地将一碗药汤一口气喝完,放下碗时,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

小桌上已经多了一碗清水,是李青林趁她喝药时倒好的。他也不用示意,君瑶喝了些润口。

“不用喝太多,以免淡了药性。”李青林提醒道。

君瑶放下碗,见药罐里还有药汤,说道:“我带房里温着,等我朋友醒了再给他喝。”

“也好,”李青林重新坐回小榻上,指了指她别在背后的杀鱼刀,“把刀放下吧。”

君瑶这才想起来,连忙把刀放在角落里,“夜深了,你也早些休息吧。”

“河安于你来说并不安全,你打算如何?”李青林将紧了紧肩上的大氅,“不如我为你安排一个安全的去处。”

“多谢你的好意,”君瑶拒绝了他,“我已为你添了许多麻烦,不好再叨扰。何况我还有朋友,他们与我暂时失散了,我会去找他们的。”

李青林将手靠近暖炉,把一旁温好的暖手袋拥如怀中:“那些人刺杀不成,也许还会有其他动作。”

“在河安县城之外,他们还好动手,但入了河安,即便他们在河安何等威望,也该收敛一些。”君瑶平静地说道,“你不必为我担心。”

“说起河安望族,唯有一个赵家。赵家人能在河安有如此威望,是因为他们在京城有靠山。”李青林看向她,轻声问:“你可知京城赵家?”

君瑶默然,安静地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京城的赵家,与河安赵家有些亲缘。他们本出自一家,河安赵家家主,与京城赵家家主是堂兄弟关系。他们两家相互依靠,联系紧密。”他平缓地说道,又深深看他一眼。

君瑶抿了抿唇:“原来如此。”

“你既被人盯上,就要万事小心。”他说道。

君瑶微微点头,客气地与他辞别后,回了暂且安顿的船舱里。她脑海渐渐有些混沌,思索着李青林的话,也不知他是好心提醒还是有心试探。

喂了隋程汤药之后,她再也撑不住疲惫,躺在床上沉沉入睡。

外间船舱内,何三叔轻手轻脚地入内,见李青林还未入睡,正倚着小榻安静地休息。他不由蹙眉,上前捡起地上的杀鱼刀,说道:“这刀脏了,我拿去扔掉。”

李青林蹙眉,也未曾看那刀一眼,不置可否。

何三叔知他素来爱洁,也不再多问,径自将刀拿走打算扔掉,“夜深了,公子早些休息吧,以免伤了身体。”

李青林从榻上起身,缓缓走向自己的房间,忽而间,见一抹微光从遥远的天际划过,黑夜太深,那冉冉升起的光芒转瞬间就消失了。

“那应是信号烟火,从通往河安方向传来的。”何三叔斟酌着说道。

李青林掩唇轻咳,从药瓶中倒出一粒药丸吃下,也不曾再说什么,缓缓入了房。

第105章 进入河安

这一夜,君瑶倒是好眠,江风低吟流水琮琮,也没能打搅她。次日醒来时,天光已然大亮。小窗边沿晕了水汽,薄薄的白雾萦绕着船只飘散,初升的朝阳熹光和煦,映照河畔山水,一派盎然景明。

君瑶懵懂地睁眼,还未起身,已闻到淡淡的药香,她头脑有些混沌,呆了一瞬,昨日发生的种种才如潮水般涌进脑海。

她撑起身,轻轻推开窗看了看,发现四周景色已变,船只依旧停靠着,只不过不是昨日她上船的地方。江水辽阔,江雾澹澹,眺望而去,隐约可见远处起伏模糊的轮廓,像是一座城郭。

她快速收拾起床,刚有动静,侍女便敲响门进来。她将一套干净的衣物放在床上,恭敬地问道:“公子醒了,可有什么不适?”

君瑶先看了眼睡在另一张床上的隋程,见他呼吸均匀,面色如常,才回答侍女:“已经好多了。”

侍女笑了笑:“这是我家公子特意吩咐给你准备的衣裳,公子看看是否合身。”

无论是否合身,君瑶都要领这份情,她谢过之后,换上衣服出门去见李青林。

此时烟波瀚渺,江天一色,江面柔和如镜,船只如叶,轻然飘在水面。李青林坐在船舷边,背对着君瑶,专注地凝视着江面。他手中握着一竿青竹,身旁正旺的火炉煮着清汤,甚是惬意恬淡。江风带着清晰的空气,伴着清汤的香味袭来,更胜他处风致。

君瑶不忍打扰,提着气轻身回房,却不料李青林已发现了她。

“阿楚,昨夜睡得可好?”他轻声问。

君瑶脚步顿了顿,便朝他走去。江南风景如画,风也暖人,即使江风习习,却并不凌冽。

李青林指了指身旁的竹椅,示意她坐下:“此处已临近河安县城了,何三叔入城采买东西去了,待准备妥当后,就能上岸了。”

上一篇: 嫁娶记 下一篇: 错撩后侍郎他黑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