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23)
虽说唐菀因受到厉鬼惊吓而昏迷,可她毕竟是案发时离得最近,也最先知晓的人。君瑶若想尽量还原案发过程,便只能去询问她。
唐菀的院子,贵在精巧雅致,花木错落,流水依依。
主事是男人,不便入后院,只在外等候着。
进入院中,便闻到一股药香。院落屋宇也小巧玲珑,四周纱帘轻垂,两旁门柱镌刻对联,字体娟秀。
入了正厅,厅内陈设屏风,屏风之上,淡漠勾勒着雪中梅,题词与门柱对联字迹一致,墙中央,挂着一幅字画,落款一个“菀”字。
看来,这唐菀虽是庶女,但颇有才学。这院中陈设并不华丽,可雅意韵长。可见主人费了一番心思。
小丫鬟送上茶点,恭敬地说道:“我家小姐刚服了药,更衣后便过来,请姑娘稍等。”
“无妨,”君瑶微笑,“你家小姐,真是书画双绝。”
小丫鬟展颜,“那是自然,我家小姐,可是有名的才女!若非庶出……”
“阿瑾!”一道柔软无力的女声传来,“不得胡言。”
循声看去,见一芳龄少女由慧姨娘搀扶着,摇摇地走进来。她身量纤瘦,面色苍白,似有不足,但别有一股风流。
阿瑾小丫鬟立即行礼:“小姐。”说罢,便将人扶着入了座。
“这位便是侯爷身边的姑娘?”唐菀气息微弱,请君瑶入座,说道:“姑娘来,可是为了……我唐茉妹妹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个案子简单些,凶手很单纯。
第14章 唐茉唐菀
唐菀有些无力地倚在座中,病态娇柔,让人瞧了不由怜惜。
君瑶觉得碟中的茶点更可怜,她拿起一块看了看,说道:“听闻,唐茉小姐出事时,你正好在假山外。”
唐菀用手绢轻轻掩唇,“是的,我晚膳吃多了不消化,难以入眠,便让阿瑾陪我出去走走。我觉得假山附近的山水风光不错,便不自觉走了过去。”
阿瑾立即接着说道:“正是,小姐身体虚弱,饭后都会散步的。那晚小姐不听慧姨娘劝,多吃了几块鸡翅和藕片,到了晚上便睡不着。还是慧姨娘让奴婢陪着小姐去散步消食的。”
慧姨娘赶紧说道:“正是,我怀菀儿时,可受了些苦,没养好身体,所以菀儿自幼便多病。她平时忌口很多,不能吃美食,那晚一时来了胃口,便没顾忌多吃了些。我怕她难受生病,便让阿瑾带她去散步。我这也是为她好。”
君瑶思索着,问:“大小姐去假山的路途中,可见到唐茉小姐了?”
“并未,”唐菀摇头,“当时天已全黑,光线不好,何况春来草木生长,遮遮掩掩的,很难视物。我的确没看见什么人。”她转而去问阿瑾,“阿瑾,你说呢?你看见唐茉妹妹了吗?”
“没有,”阿瑾摇头,“奴婢当时只顾着为小姐掌灯,还要为她驱赶夜里的蚊虫,没有注意到其他人。”
几人对话,似是毫无破绽。
君瑶问道:“夜晚光线昏暗,你是如何知道唐茉小姐遇害的?”
唐菀捏紧手绢,“我走到假山附近,听见假山内传来惨叫声。我所站的位置高,能俯瞰假山,当时便发现……”她脸色一白,用手抚住胸口,说道:“看见,假山里有鬼……”
她双眼微红,浸了水汽,“我当时听见唐茉妹妹惨叫,本想进去看看的。可是……我看见鬼之后,就被吓住了,便惊厥过去。”
君瑶回忆假山附近的地形。假山临湖,地势的确相对较低,四周的位置高些,若立于假山外,或许能看清假山内的情况。
既是如此,为何唐茉没看清?
顷刻间,她做了推测,是否在唐茉入假山之前,厉鬼并未出现。待她入假山后,凶手才布置了厉鬼迷阵?
君瑶快速收敛心神,继续问:“唐菀小姐昏厥过后呢?发生了什么?”
唐菀摇头,又看向阿瑾,“阿瑾,当时你在,你可知发生了什么?”
阿瑾心有余悸,低声道:“奴婢当时看见鬼,也吓坏了,小姐又昏过去,奴婢就尖叫着喊人。当时在附近掌灯的小厮也跑了过来,看见鬼,都不敢进假山。后来不知怎么的,惊动了护卫,还有周围值夜的丫鬟小厮婆子们,待护卫就去假山里了,不明所以的小厮丫鬟们也进去看热闹。奴婢顾不得其他,带着小姐回来,请了大夫来为小姐看病……”
她只记得混乱中,假山附近瞬间一片哗然,平日里幽静的地方,陷入混沌嘈杂,不少人得了或得了命令,或自己好奇,都纷纷从各方涌了进去。
君瑶若有所思,抓住敏感关键,“从看到厉鬼,到惊动人进假山,大约多长时间?”
阿瑾转动眼珠想了想,“很快,不到不到半盏茶时间吧。”
也就是说,比君瑶与明长昱进入假山还快。
君瑶蹙眉,“有人假山营救后,厉鬼还在吗?”
“听说是不在了,”阿瑾也很讶异,“奴婢听其他院子的丫头们说过,厉鬼出现的时间很短,护卫们进去时,什么都没有。只看到二小姐躺在血泊里,耳朵……耳朵都被割掉了。”
时间这么短,凶手如何快速逃脱?
君瑶不及思索,又斟酌着问道:“不知唐大小姐,对唐茉小姐被害一事,有何看法?”
唐菀轻垂眼眸,默了一瞬,轻声道:“能有什么看法?都是自家姐妹,她被害,我自当伤心。”
“是呢,”慧姨娘插话进来,“莞儿心软善良,平日里连蚂蚁都舍不得踩死。得知唐茉小姐被害后,她食不下咽,还让人去佛寺求经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