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29)
隐约里,觉得气氛微微一凝,君瑶给明长昱使了个眼色,便推开侧旁凳子,说:“坐啊,请坐。”
杨少邻却看向明长昱,见他点头后,方才入座。
不久后,老板娘上了三碗面,皆是白面,未曾加任何作料。这店中可遵循客人喜好,让客人自己调制作料。
君瑶有一套自己的独家秘方,自觉调制的酱料美味无比,也喜欢和别人分享,并且喜欢看到别人惊叹的样子。若是李捕头在,李捕头会吃上三碗。
她快速调好酱料,香郁的气息扑面而来。
她自然分了一些给明长昱,又听杨少邻赞叹:“这酱料真是独特。”
君瑶心头一喜,当即要亲自为他拌面。还未动作,却见明长昱压住她的手,沉声笑道:“杨厢主自有喜好的口味,你何必亲自为他调制?”
君瑶顿了顿。
杨少邻也愣了,谨慎地端着自己的白味面条,对君瑶说道:“我自己调便可。”
君瑶有些失落,也未坚持。
三人便开始用餐,君瑶一边吃面,一边思索着。”
半碗面下肚之后,君瑶杨少邻:“不知长宁街,可是由杨厢主管辖?”
杨少邻停筷,平静地点头,“是。”
“长宁街布匹店失火当夜,救火的人只有潜火队吗?”君瑶斟酌着问。
杨少邻略微思索,道:“大部分是潜火队的,本朝有律令,火情由潜火队的人控制,不得劳烦百姓。但是……当晚潜火队的人到之前,便有人在救火了。”
明长昱问:“知香舞姬的尸体,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杨少邻说道:“火扑灭之后,潜火队的人排查房间时,发现了她的尸体。”
君瑶蹙着眉,碍于店内人多口杂,并未多问,却也借此看清杨少邻腰间所佩的腰牌。
腰牌之上,所镂图纹,似鸟非鸟,似鱼非鱼,形状奇特,有些眼熟。
又问了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杨少邻与其他潜火队的人也吃过,便一一离去。
君瑶与明长昱的碗,也见了底。
碟子里还剩些酸黄瓜酸萝卜,君瑶小心用纸包好,打算带走。闲时吃点零食,也是惬意。
明长昱随君瑶出了店,牵着马走入人群中。
“可有发现?”明长昱侧首看着她,问道。
她来郡守府也不过三两日,何曾与杨少邻相熟到请客吃面的地步,除非她有所疑心,发现端倪。
明暗交织的光,从她如羽般睫毛上掠过,她问道:“侯爷可看到了他们的腰牌?可知那上面是什么图纹?”
明长昱说道:“那是螭吻,龙所生九子之一,擅长吞火,吐水,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它可防火、辟邪。故而潜火队的腰牌上,所镂图纹也是此神兽,用作防火之效。”
君瑶抿唇沉吟,“除了潜火队有这样的图纹腰牌外,这图纹可会出现在其他地方?”
“也有可能,”明长昱说道,“只是螭吻主用于防火,大多与火相伴。”
君瑶点点头,“若是宵禁时外出,能否避开巡逻的武侯还有潜火队的耳目?”
“世事无绝对,虽说蓉城宵禁防卫森严,却无法保证没有漏洞。”明长昱倒是有几分耐心,继续说道:“京城也好,蓉城也好,每个坊,每条巷,都会有武侯连夜巡守。至于潜火队,则三百步设一军巡铺,铺兵五人。想要出坊活动,除非带着手令,否则被发现就会有麻烦。”
君瑶心头百转千回,这是似是而非的线索,当真可与案情有关?
沉吟思索后,她走近一步,低声说道:知香舞姬手里的那枚玉碎,形状与那腰牌上的镶玉相似。”
大街上人来人往,她似怕被人听了去,便离得近了些,流转摇曳的灯火,映于她明湛的眸中,再跃进他眼底。
触目所及,似纯净夜幕,漫天星辰。
明长昱轻轻“嗯”了一声,便无言语,静静地睇她一瞬。
君瑶只当他在应自己,便未多想,转而继续往前走,“如果凶手真出自潜火队,或可比对。”
明长昱也难得随她思绪,轻声道:“此事简单,潜火队的人所佩戴的腰牌都有记录,只需察验谁的腰牌有损,再拿碎玉比对就好。”
君瑶心底一喜,说道:“我有一位朋友,他也深谙刑狱之道,比对痕迹纹理,也颇有经验。若是将此线索告知他,或可有其他进展。”
“你说的可是捕头李枫?”明长昱淡淡的,“就算要比对,也需有可疑物证才行。此事我会让人去办。”
权衡之下,当然是侯爷手底下的人办事方便得力些,可君瑶心念着李枫,私认为这是他出头的机会,便说道:“李枫是蓉城人,又最早接触知香舞姬的案子,侯爷不妨让他出些绵薄之力。”
她的小心思不用猜,全写在脸上。明长昱眯了眯眼,欣然应下:“如此也好。”
时辰尚早,君瑶沿街散步,融入绮丽绚烂的蓉城夜景中。
明长昱行于她身侧,脸色略微疏淡。他本想体察这蓉城风情,本想与她同游夜景,可惜她满心的案情,丝毫不将他放在心上。
“此案了结后,你打算如何?”他不知为何,便随口问了。
君瑶听得有些模糊,怔忪一瞬,反应过来后,不明他话中深意。
如何?还能如何?
自然是从此别过,江湖不见。
他是霁月朱门中的人,而她只是一介寻常女子,云泥之别,从此别后,怕是永无相见之时。
她微微勾唇,轻笑:“自然是回家。”
“回家?”明长昱声音略沉,“寄人篱下,何以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