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338)
明长昱还欲说什么,君瑶又说道:“我知道侯爷是为我好,不过以我的身份,是不方便请人伺候的,若让有些人拿捏了,难免徒添麻烦。何况这里离侯府很近,有何不方便处我及时告诉你就是了。”
明长昱淡然一笑,从袖中摸出一截细长的短笛,说是笛子,其实只有一指长,以铁浇筑,浑然润泽,在素然月色下,泛着既铁硬又柔和的光泽。
“这是我军中特制的笛子,声音能传很远,不同的笛声代表不同的信号。”他将笛子递给君瑶,“我希望你永远不要吹响它。”
君瑶没有推辞,握住短笛,细细端详了片刻,又将明长昱教的吹法牢记于心。其实握着这么一截短笛,她既心悸,又心惊。这截短笛的吹法,必然是他军中的机密,若是让他人知晓不同的笛声含义,岂非泄露他领兵的要密?
她用一条牢固的络子将短笛挂在脖子上,藏进衣服里。
明长昱轻轻勾住她脖子上的细绳,指尖有意无意地轻抚而过,低声道:“你也不必太紧张,我带兵时,吹笛的信号会随时改变以防万一。方才教你吹的几个调子很寻常,没什么要紧的。”
君瑶微微避开,抬眸便迎上他专注而深切的眼神,心跳忽而像风中的树叶般凌乱飘摇。
明长昱觉得她现在的模样很是好看,像极了收敛了棘刺的花,在他面前变得如此安心乖巧。沐着月色,他的笑意若春风和煦,对着她说道:“不过你若是没事时吹一吹聊解相思,我倒是很乐意听。”
君瑶见他笑得风光霁月,顿时语塞。
好在明长昱见好就收,走到院子里坐了会儿,说道:“你若是要查案,就与隋程或长霖一起。若有要事,就等我下朝后在商议。”
君瑶自然答应。查案要紧,自己的安全也要紧。何况她一个人查案也是捉襟见肘,有隋程帮衬,做事也方便许多。
两人小坐了片刻后,君瑶已提不起多余的力气和精神,明长昱也不不再久留,带着人离去。
第170章 绣坊惨案
次日,君瑶难得多睡了半个时辰。她洗漱好,到街上寻了一处食摊,买了一碗馄饨吃。这几日她常来,食摊的老板将她认熟了,见她往食摊走,就一边向她问好,一边将馄饨放进锅里,甚至都不用君瑶告知口味。
食摊老板是个实诚人,馄饨颗颗饱满,馅料很足,吃进嘴里皮内的肉馅汁水便会化开,充斥唇舌。君瑶吃了馄饨之后,连汤也会喝掉大半。
她照例先去刑部点了卯,又转而去了吏部。明长昱事先和吏部的人交代过,君瑶去查些卷宗也比较方便。吏部的卷宗自然也是多如牛毛的,且涉及朝中官员,大多都不敢轻易让人触碰。好在明长昱前一日就让人开始排查,已经将查看的范围缩小了不少。
前驸马温云鹤虽被钦点为探花,可只在翰林做了校书,且时间很短,这样一来,记录他的卷宗就少得可怜。君瑶耗费了大半个时辰,也没将温云鹤的资料翻出来。
就在她将要被卷宗淹没时,管理卷宗的书令史上前来对她说道:“隋家公子在门外,似是有很重要的事找你。”
君瑶谢过,立刻出了吏部卷宗阁,果然见隋程在外面等着,神色看起来有几分焦急,还有几分兴奋。
见君瑶走了出来,他几步走过来,拉住她的手就往外走,还有些急切地说道:“死人了,案子来了,我连水都来不及喝就过来找你了。”
君瑶随他一同加快脚步,一边问:“你去现场看过了?”
其实隋程根本不想去看命案现场。他今日去刑部,也就打算混到天黑,然后回家和大黄、狸奴好好玩一玩。谁知好好的竟有人报官。死人的地方还有些特别,刑部侍郎吴岱立即让他来找君瑶,找到就算交差了。
他带着君瑶上了马,说:“虽没去过,但知道现场在哪儿。”他唏嘘一声,压低嗓音说:“就是天香绣坊,这些时日这绣坊当真不安宁,前几日死了个绣娘,今日又死了人。我若是永宁公主,早就将绣坊脱手了。前几日我还想将祖母为我绣的衣裳拿到绣坊绣补一番,如今看来根本不必了,绣坊接二连三的死人,太晦气了。”
君瑶心头一沉,立刻策马前往天香绣坊。
绣坊已经被刑部的衙役里里外外看守了起来,大门也关闭了,不准任何人进出。坊中的人也全部集中到前院,按等次聚集在不同的房间中,等候盘问。
君瑶暗道一声,刑部侍郎吴岱果然宝刀未老,不过片刻的时间,就将命案现场看守得严严实实了。
入了坊,率先见到的人是吴岱,他直挺挺地站在正堂里,双手叉腰,一脸严肃,待君瑶走近了,他立刻将身边的人指使开去,说道:“这案子怕是和前几日的案子有关,皇上既下令让侯爷与你来查,本官就不方便插手。”
君瑶有些惊讶:“大人高见,小生有些不明,何以见得今日的命案就与白绣娘的死有关?”她还未了解清楚案情的始末,就被兜了一头雾水。
吴岱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案情,说:“因为命案现场,同样出现了血迹符咒。”
关于公主府出现血迹符咒的流言已经穿得风风雨雨了,吴岱就算再不想掺和这个案子,但这些流言要传到他的耳朵里他也阻止不了。今日见到那突然出现的血迹符咒,他便断定此案与白清荷的死有关联,或可并做一个案子来查。他本想将此事报到大理寺,可明长昱还在宫中,那唯一能参与查案的人就只有君瑶了,所以他才火急火燎地让隋程去将君瑶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