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奇案风月(451)

作者: 关尔小禾 阅读记录

明长昱看向崔奉:“崔大人所言何意?”

崔奉轻叹:“难道侯爷不知?不应该啊。”

明长昱眯了眯眼,向皇帝行礼:“臣不知为何,请圣上明示。”

皇帝将三本奏折递给一旁的内侍,示意交给明长昱。

明长昱快速看完奏折,面上波澜不惊,心底却掀起骇浪。

这三本奏折,所写的内容,都是弹劾他的。而弹劾的内容,也都大同小异。总的来说有三件事:第一,他的直隶部下果都尉贾坪贪污受贿,所获银两统共八千余两,并暗中贿赂朝中“要员”谋求升职。虽没提朝廷要员的名字,但奏折中字字珠玑,意有所指,暗示就是明长昱。这果毅都尉,不仅贪污受贿,还私自占有农民田地,纳为己有,且让佃户耕种,收取租子。第二,大理寺僭越控权,不顾三法司与刑部,包揽朝中大小案件,有倾轧王法之嫌。第三件事,就似莫须有了。因隋程在与友人喝酒时,大肆夸赞明长昱,连呼三声“侯爷圣明”,弹劾奏折中便说,明长昱犯上欺君,竟敢自称“圣明”,普天之下,能成为“圣”者,唯有圣上而已。

这三条弹劾内容,且不管前两条,就凭最后一条,就可治明长昱死罪。

明长昱不得不佩服这些个人,为了扳倒他,当真做了十足十的调查。连隋程私底下胡说的话都写到弹劾奏折里了。这三条弹劾内容,条条都是陷阱。一则,暗示明长昱勾结军士,佣兵自重,最直接的便是让皇帝猜测他有谋反之嫌。二则,针对大理寺。自明长昱掌管大理寺后,大理寺不再是冷衙门,直接与刑部抗衡,若大理寺因此受影响,世家大族仰赖的后盾——刑部就会死灰复燃。三则,离间皇帝与明家的关系,其心可诛。

当真是句句诛心,字字杀机!

皇帝沉声问:“定远侯,你可有话说?”

明长昱冷静地说道:“回陛下,贾坪之事,臣早有调查,也知晓一二,只是证据尚且不足,未曾立即审理他。若陛下不信,可立即调大理寺的人前来盘问,臣的确已有了他的罪证,择日就会秉公处理。至于大理寺倾轧王法,此事不知从何说起。大理寺查案断案,是法理之事,天经地义。正所谓在其位谋其职,大理寺查案,是职责所在,而刑部无法查案,是其自身原因,岂能赖在大理寺身上?刑部上下这么多人,难道人人都不能查案?大理寺上下的人何其无辜?请陛下圣裁!”

几句话之间,连消带打,令崔奉与汪谷许久无言。

崔奉咬牙:“那隋公子所言呢?难道不是侯爷与他私交时,暗示过他什么?否则他何以说出侯爷圣明的话?”

明长昱干脆故作不懂:“暗示?什么暗示?为何我听不懂呢?”顿了顿又说:“那是醉酒之言,何必当真?若非要说个子丑寅卯,也是欲加之罪而已!”

“酒后吐真言!”崔奉说道。

明长昱轻笑:“一句酒后胡言,却被人大做文章,这故意曲解之人到底是何居心?不妨让他来与我对峙。既然今日都在,不妨也叫隋公子入宫将话说清楚。”

崔奉说道:“隋公子与侯爷交好,自然会向着侯爷。”

他还欲说话,却被皇帝打断:“好了!”

崔奉面色一白,连忙噤声。

大殿内鸦雀无声,皇帝将奏折一本本叠好,扔到一边,抬眸看向明长昱,问道:“定远侯认为贾坪该如何处置?”

明长昱说道:“依军法论处,死罪,斩首示众。”

“那不就死无对证了?”皇帝重重地压着手下的奏折,“你到底有没有收受贿赂,与他结党图谋?”

明长昱低沉道:“恳请陛下圣裁,臣回京之后,已上交兵权,着实没有结党图谋之举。”

大理寺也好,隋程胡言也好,都不是皇帝最在意的。侯府功高,地位非凡,的确让帝王忌惮。

沉默许久,皇帝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将贾坪收监,着都察院调查,至于定远侯,难辞其咎,且让朕想想,该如何处置。”

崔奉面色一喜,张口欲言,皇帝一记眼风扫过去:“你不过一小小言官,竟知晓军中之事,本事的确不小,朕合该好好重用你才对。”

崔奉脸色一白,低头行礼道:“为陛下分忧,是微臣分内之事。”

皇帝不置可否,说道:“朕已知晓了,都退下吧。”

明眼人都知道皇帝已生了怒火,崔奉也不敢再触怒皇帝,当下便与汪谷一同离开。

明长昱稍落其后,也退出大殿,离开皇宫。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紫荆关的确存在过,但是这里的紫荆关、乐游原等地名,与真实的历史地名无关。

第210章 灞桥之别

京城内,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不胫而走。明长昱被弹劾惹皇帝动怒之事,一时间如长了翅膀,迅速流传开去。

隋府得知消息后,隋程险些被大司空家法,好在隋程身强力壮,跑得飞快,不至于真被打。知晓自己是“罪魁祸首”之后,他自责不已,当即上了侯府,想找明长昱道歉。

但是事与愿违,他被挡在了侯府之外。世人都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应该与侯府保持距离,即便关系紧密,也要慎之又慎,何况隋程与明长昱关系非同一般,若在此时与明长昱相见,更是容易让人抓住把柄。

隋程心灰意冷地离去,临走前,往府内看了眼,可惜只看到紧闭的大门。

侯府内,明长昱与君瑶相对而坐。

君瑶说道:“侯爷不是说自有安排?为何还会这样?”

上一篇: 嫁娶记 下一篇: 错撩后侍郎他黑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