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奇案风月(453)

作者: 关尔小禾 阅读记录

长公主以公主之尊下嫁侯府,本遭到满朝文武反对,长公主宁不要公主之尊下嫁侯府,才与老侯爷共结连理。先皇与圣上看重长公主,并没有因此削去她长公主之衔,可见先皇与圣上对长公主及侯府赋予的信任。

而今日圣上钦派亲卫查检侯府,的确出乎长公主意料。

明长昱不紧不慢地入了长公主的院子,见父母二人坐于胡床上,两人手边放着刚斟好的茶。许是有心事,老侯爷与长公主都没有去碰那茶盏,任何茶香袅袅,飘散了满房。

明长昱上前见礼:“爹,娘。”

老侯爷虽被人叫做老侯爷,却丝毫不见老,面容阳毅,眼神坚定,年轻时征战沙场,练就他一身过人的武艺,是以他身形健硕,腰背笔挺,端坐时,如横刀立马,俨然生出肃然冷毅。

他盯着明长昱,说道:“贾坪的事是真是假?”

明长昱说道:“真的。”

老侯爷周身一冷,面上掠过几分羞辱。他暗中握拳,很是不悦。他带兵多年,现下许多兵士虽隶属朝廷,可完全称得上是“明家军”,因为这成千上万的兵马,都是他亲手操练出来的。贾坪这人,他虽没接触过,更没见过,但此人能入得他带过的军营中,自然有果敢之处。能做到果毅都尉之位,肯定也知道他定下的铁血军规。既然他知法犯法,陷明家于不义,那就必须惩处。如果他还在军中,不用等皇帝下令,早就亲手斩杀此人以儆效尤了。

明长昱见老侯爷羞愤难当,于是说道:“他自会受到应有的惩处,父亲不必忧虑。”

老侯爷眉头紧蹙:“圣上查检侯府,可与此事有关?”

明长昱静默片刻,才说:“这或许只是其中之一。”顿了顿,又道:“圣上的人,毕竟没有从侯府查出任何东西,清者自清,为今之计,需以静制动。”

老侯爷不置可否,而是看了眼长公主。

长公主这才缓缓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说道:“依我之见,近日所发生的一切,是几大世家的反击之举。你与圣上除了楚家,他们未免兔死狐悲,开始出手防卫了。”

明长昱颔首。

“不过,”长公主面色微黯,“如今你在明处,敌在暗处,你需事事谨慎。且伴君如伴虎,你需进退有度。如论如何,侯府与我,都与你同进退。”

明长昱眼中一热,深切地向长公主行礼:“是。”

长公主从袖中拿出一枚印鉴,交到明长昱手中,说道:“此物由你收着,但我希望你永远都用不上。”

明长昱本想推辞,转念一想,恭敬地将印鉴收入怀中。

“好了,你且回去休息吧。”长公主说道。

圣上亲卫查检侯府,事情非同小可,遗留的需善后之事也不少。长公主与老侯爷主持侯府大局,将各院的管事一一唤来,下令严整清查府中的人和物,不得遗漏。

明长昱则回了漱玉阁,阁中已亮起灯光,寒秋入夜,芙蓉早已沉睡,檐下的青燕也往南飞去,唯有房内的身影与他此刻略孤寂的心作伴。

他缓缓步入房中,坐在桌前等候的君瑶站起身来,暗暗打量他几眼,见他神色无异,便放心下来。

“怎么没摆饭?”明长昱走到桌前坐下,回头示意红砚布置晚饭。

明长昱对吃食并没有过多的讲究,可口管够就好。君瑶少有留在侯府,底下的人都知道要借着这个机会多做几道菜,尤其是君瑶喜欢吃的。

饭菜摆好,君瑶吃了半碗豆腐花,味道调的香辣爽麻,原本明长昱喜食清淡,和君瑶在一起久了,也受了她影响,时不时要与她一起吃些重口的。

君瑶本有满腹的疑惑欲问出口,却不想坏了他的兴致。

在这冷意暗袭的秋末冬初之夜,热闹繁华的京城似也感受到了冷意,侯府内外冷清寂然,连着周围的喧嚣也随之一同消匿。唯有这漱玉阁中的饭菜香,升起无尽的温暖。

这一晚的风波还未结束,君瑶与明长昱吃过饭后,正在房中下棋。皇帝的圣旨,便在这寒意渗人的夜色里到了侯府。

宣旨的人依旧是李公公,可怜他刚入宫,就要出宫回侯府颁布圣旨。此番虽然没了亲卫相随,可阵仗却没输。以这般声势从皇宫一路到侯府,想必早就就快沉睡的人惊醒。

君瑶未曾随明长昱一同去听旨,待明长昱接了旨回漱玉阁,君瑶才知晓圣旨的内容。

“圣上要将你调离京城?”君瑶诧异。

那圣旨上,清楚地示意着,让明长昱三日内立即离京,前往晋州查近年来晋州茶税之事。皇帝既没有革去明长昱官职,也没有贬其身份,但打压之意已经十分明显。晋州远离京城,地处西南,而明长昱的势力都在京城,此去晋州,实则是将他置于孤立无援之地。而圣旨中所谓的茶税,也是可大可小的事,查起来也会受多方掣肘,他一外来之人,若没有皇帝在背后支持,如何应付晋州本地的官民?

然而令君瑶欣慰的是,李公公还有圣上口谕——君瑶身为大理司直,掌出使推按,承制推讯,随之一同前往。

这着实让人看不透。既要调离明长昱,为何又给他派一个大理司直同行?转念一想,似乎又能窥出几分端倪,虽说大理司直品级很低,无甚实权,可去到地方,便等同于钦差。

然而让君瑶不解的是,这只是一道口谕,并非圣旨,即便她去了晋州,谁会承认她的钦差身份呢?

一时之间,她忧大于喜,抬眸间,与明长昱相视,彼此眼中都有凝重。

上一篇: 嫁娶记 下一篇: 错撩后侍郎他黑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