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奇案风月(490)

作者: 关尔小禾 阅读记录

魏含英唇角的笑意终于僵住,悻悻地收回手:“含英的茶能得侯爷欣赏,是三生有幸。”

这亭台茶舍已久不通风,本就蒙着淡淡的灰尘,魏含英带着香风入内,让明长昱略微窒息。他轻轻杵了杵君瑶的手臂,手臂往她胳膊上一抬,稍稍一拎,将她扶起来:“出去透透气。”

离开崔阳泽等人也有一会儿了,君瑶估摸着他们也该找过来了。此时茶园内已经没有嘈杂声了,崔阳泽与崔泰等人果然已经寻到了亭台外,恭敬地在外等候着。

“茶园都看完了,都进来坐坐吧。”明长昱对外说道。

崔阳泽与崔泰等人这便入了亭台,各自找了位置,随意入座。

君瑶所处的位置正好可将入门的人观察得清清楚楚,崔阳泽处变不惊,对明长昱出现在亭台内没有多大反应,对应从容。而崔泰的脸色却是微微一沉,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魏含英身上,透着古怪。

的确有些古怪,魏含英是丧夫之妇,按理说应当回避。但崔家人入门后,她只是略微欠身行礼,稍稍退了退而已。崔阳泽对她的存在,也并不算太意外,微微点头算是回应。

转念深思,君瑶隐约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魏含英虽是女人,可丧夫之后几乎承担了夫家所有的事务生意,与各大商户和官府的往来很是熟练亲密,她能在晋州立足,当然少不了与崔家人打交道,是以与崔泰等人相识也是理所当然。

众人暂时将忽略了魏含英,而是先向明长昱示好,崔阳泽客套地说道:“在下备了好茶,正好让人带过来煮上,侯爷好品茶休息。”

说罢,便让人拿出新鲜的茶叶。茶具都是现成的,稍稍打理一下就能用。魏含英主动请缨烹茶,烘炉小茶须臾之后,便茶香四溢,香烟缭绕。若此时天朗气清,心静恬淡,当真不失为一件妙事。可惜在座之人,各怀心思,难以真情畅怀。倒是明长昱,言笑晏晏的,与崔阳泽说几句闲话。

“我方才站在高处,发现东南方有一片茶园,虽在冬日,却是生机盎然,茶叶精细呵护,看似不错。”

崔阳泽与崔泰对视一眼,谨慎地回道:“回侯爷,那是魏夫人家的茶园。”

魏含英将茶煮好,一一斟入茶盏中,细手捧着托盘,盈盈地走向明长昱,将清茶放在他手边,说道:“不过是有些种茶的偏方,勉强将茶树保住罢了。”

说着,又转身面向君瑶,笑意吟吟,动作款款,如兰的手指托起茶盏递到君瑶眼前,君瑶伸手去接,阮芷兰细嫩柔滑的手心轻轻抚过她的手,略微停了停,才将茶盏递好。

君瑶蹙眉,迎上魏含英轻柔动人的眼神,听见她说道:“含英就凭着亡夫留下的方法混口饭吃,还望崔大爷海涵。”

崔阳泽轻叹:“魏夫人,你手中的秘方,实则是有利于晋州的好事。不求你能倾囊相授,但求你能得你指点一二,也不至于让晋州的茶农与茶商都绝了生路。毕竟一家独大,也不是好事。”

魏含英将茶递到他跟前,轻声道:“崔爷言重了,含英不过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子,如何担得起全晋州的重任?”

“魏夫人所言极是,”明长昱趁机出言,“我也认为,晋州茶税弊病之事,根源并不在种茶之法,在座之人何苦为难一个女子?不如崔家主趁机想想,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崔阳泽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明长昱环视着这亭台,忽而来了兴致似的,问道:“这千茗台,以往是用作茶商茶农聚会交流所用,可对?”

崔阳泽颔首:“是。”

明长昱说道:“现如今,晋州的难题,不仅是茶叶减产,还有大量茶商流失。茶商手头,必然也有种植茶叶的妙方,若能寻个机会,将曾经的茶商重聚于晋州,我便有办法将他们留下来,让他们继续在晋州发展茶业,长此以往,晋州的茶税就能慢慢走回正轨。”

崔阳泽面露难色,放于膝上的手不由缓缓握紧:“这……”

崔泰与他面面相觑:“要将已经离开晋州的茶商找回,谈何容易?”

明长昱轻轻捻着茶杯,却不饮茶,而是用研判的目光看着崔阳泽,缓声一字一顿道:“斗茶会。”

“斗茶会?”崔阳泽微微一惊。

斗茶会是晋州的传统,每年茶叶丰收之后,晋州的大户茶农与茶商,便会聚集起来,展开一次斗茶大会。一则选出最好的茶品,二则互通有无,宣扬各大茶商的名声,名利双收。

但是自两年前起,斗茶大会便不再举办了。

要举办一次隆重的斗茶大会虽说不易,但以晋州城如今的情况,兴办起来也并非不能。明长昱发了话,崔阳泽也不好立即推辞,只说道:“侯爷所言极是,在下需与族人及晋州官员商议。”

“崔家族人自然要知晓此事,但此事利于晋州,想来晋州的官员也不会反对。”明长昱几乎一锤定音。

短暂的交谈结束,天色也不算早了,明长昱准备起身离去。崔阳泽趁机吩咐人来收拾用过的茶具。

众人还未出门,那负责清扫收拾的人便进来了。这人生得高大,胳膊腿脚矫健有力,收拾的动作倒是利索,君瑶听见他收拾时发出的响声,不由回头看了眼。

恰巧,那人也抬起头来,君瑶一眼看清了他的面相——有些眼熟,这是君瑶对他的第一印象。可惜她如论如何回忆,都想不出在哪儿见过他。

因这短暂的停留,她落后了几步,与她一同留在后面的人是魏含英。

上一篇: 嫁娶记 下一篇: 错撩后侍郎他黑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