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492)
“这么多粮食,够一家人吃半辈子了吧。”君瑶惊叹。
明长昱待她从高耸而起的粮食堆穿过,说道:“这些粮草,只够行军的军队吃一两个月。”
君瑶对行军用粮并无概念,不敢妄言,问:“那荒年时开仓赈济呢?”
明长昱的目光扫过仓库,说道:“勉强挨过半个冬季吧。”
走了许久,最终是入了储存茶叶的仓库。
茶叶比起谷物类的粮食,更容易受潮变质,需要密封保存。因无人打扰,君瑶和明长昱可以随意查看茶叶的情况。入内之后,君瑶没有见到一片茶叶,反而看到一个个半人高的陶罐,每一个陶罐都用棉花与木塞紧紧地盖住,根本看不到罐中的情况。
仓库内时常会有人走动检查看守,明长昱回头让人寻了一个看管茶叶的人来,问道:“这些都是什么茶叶?”
这人低着头,回答道:“每一排罐子里,装的都是不同的茶。”
明长昱说:“打开来我看看。”
这人抬起头,依言搬出边上的陶罐。君瑶借此看清了他的长相,从他靠近时,她就觉得此人面熟,现下一看想起来了,这不是在茶园中为他们收拾茶具的人吗?
她与明长昱对视一眼,问那人:“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人?”
那人将罐子搬出后,一层层打开封住罐子的木塞与棉花,说道:“小的名叫萧宇,是专门看管茶叶的人。”
君瑶心头一震,萧宇?萧婷的哥哥萧宇?他只是一个看管茶园和仓库茶叶的人,为何萧婷还那样豁出命去恳求君瑶帮她找哥哥?而眼前的这个萧宇,真的是萧婷的哥哥萧宇吗?
思索之间,萧宇已经手脚麻利地从罐子中拿出一包茶叶,递给明长昱:“侯爷请过目。”
明长昱打开纸包,闻了闻里头的茶叶:“这是晋州特产,雪顶红梅。”
萧宇看了眼,恭敬地道:“是,这是今年春天产的新茶。”
“你很懂茶?”明长昱问。
萧宇点点头:“不仅懂茶,更懂如何保存。”他指着那装茶的陶罐,说道:“茶叶怕受潮,陶罐里铺着一层石灰,放入的茶叶,要一层一层严严实实地包好,之后再铺上一层棉花,以木塞封住罐口,如此还不够,还需用蜡再封一次,保证万无一失。”
明长昱摸了摸陶罐,说:“晋州雨水多,难免会潮湿,你如何处理?”
萧宇说:“地面也会撒石灰的,仓库里还有火盆,太潮湿时,会点燃火盆去湿。”
明长昱看了眼地上那层灰败的粉末,以及墙角冷硬的火盆,不置可否。
“你将其他的茶拿出来给我看看。”他说道。
萧宇闻言,立即照办,并一一报出茶叶的名字与储存时间。
“这些茶,大多是近一两年收上来的吗?”明长昱问。
萧宇回答:“是。”
明长昱眯了眯眼。萧宇所说,与仓库册子上记录的有所出入。册子上所记的茶叶,大多是储存了三年及其以上的,而萧宇今日拿出来的,却都是最近一两年的。到底是萧宇在说谎,还是册子记录有误?
君瑶未曾看到仓库的册子,她心底一直留存着对萧婷的承诺,她认认真真地看了萧宇一眼,问:“你是哪里人?”
萧宇说:“晋县人。”
君瑶追问:“你家中可还有亲人?”
萧宇回答:“没有。”
君瑶沉默了,难道这人与萧婷没有任何关系?
作者有话要说: 祝大家新年快乐!发大财!
第225章 暗潮涌动
巡查完晋县茶园与仓库,天色已经不早,君瑶与明长昱回了驿站。
晋州的夜,似乎比京城还冷一些。京城是干脆直爽的冷,而晋州的冷,总透着股连绵森凉。夜幕降临后,君瑶就手脚冰凉,她靠近火盆,暖了手脚,才和明长昱一同吃饭。
用饭时,明长昱依着君瑶的习惯说说话,三言两语,吃饱后就依旧坐在桌边休息。
“我已让人去查萧宇的底细了,”明长昱说道。
原来他也惦记着这事,君瑶说:“如果他真不是萧婷的哥哥呢?”
“那又如何?”明长昱不以为意,“寻一个人不算太难,只要有名有姓,还能知道出处,找一找总能找到的。”
君瑶欲言又止,若找人这么简单,为何她找了兄长这么多年,依旧杳无音讯?
这时,明昭带着人恭敬地入了门,也不避开君瑶,低声说道:“属下不辱使命,探入晋州城粮仓,发现粮仓全是空的。”
明长昱神色一凜,周身的气息陡然压低:“你确定?”
那侍卫拱手,笃定道:“属下看得清清楚楚,晋州城的几处粮仓没有多少存粮,与往年上报的情况根本不符!”
明长昱面色如霜,眼神也变得冷厉,交代明昭道:“此事需立即上报圣上,记住,秘密行事,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明昭颔首,等着明长昱继续吩咐。
明长昱拿出今日从晋县仓库中夹带出的茶叶包,交给明昭,说道:“找人看看这些茶叶。”
明昭这才与侍卫转身出门。
君瑶却依旧处于空粮仓的震惊中:“晋州不是只有茶业艰难吗?为何连其他粮食都没有?”
偌大一个州郡的粮仓,怎么会没有粮食?这么多粮食哪儿去了?难道晋州的官员监守自盗,将粮食私吞了?这显然不太可能,这么多年的存粮,全部陡然清空是绝对艰难的,而快速将存粮消耗处理或贩卖了,也不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所以这里头牵连的人,耗费的时间,足以让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