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121)
张桂珍把分好的剂子都擀成皮后也开始包:“东桥不是我生的,连养都算不上。”
“你别这么说。”万林生包得很慢,“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东桥,抛开别的不说,没有你他现在的心都得是冷的。”
“东桥受的苦太多,所以他的甜我都不能拦着,但是如果换了小伟,我就不一定这么做了。”张桂珍很快就包好了一个,“这跟他俩谁不是我生的,谁是我生的,没有关系。”
“我懂。”万林生点点头,“所以我跟东桥不会分开,不是因为他经历过的磨难太多,我来做这个补偿他的人。而是因为他以前走过的这些路,让我俩在一个路口相遇,以后我们会一直走在一条路上。”
“姨,你相信我吗?”
张桂珍叹口气:“信,我信你。”
吃午饭的时候,几个人对着桌上的包子陷入沉思。
大部分包子褶捏得很整齐,白白胖胖,圆滚滚的,一看就是张桂珍包的。
还有几个,褶跟褶多大距离都有,还有的收口歪到了肚子上,一时间分不清哪边是上哪边是下。
张东桥拿起筷子默默地把那几个造型奇特的夹到自己碗里,咬了一口说:“嗯,包得真好吃。”
蒋立伟心说你可要点脸吧,好吃那是包出来的吗?
转眼到了正月十四,石头还惦记着和祁风的约定,吃元宵那天还要一起放烟花。
张东桥不同意,想让万林生去他们家过元宵节又觉得不合适。
“年一起过了,元宵节分开过也没关系。”万林生躺在张东桥怀里,“我想……明天跟他们说。”
张东桥刚吃干抹净,神志还飘着没飞回来,闭着眼睛揉万林生后腰:“说什么,说不跟那飞沙走石放烟花的事儿?”
“你这想什么呢?”万林生拍他肚子一下,“这都哪跟哪?”
“我想跟我爸妈说咱俩的事儿。”万林生换了个姿势,让揉腰的手更方便使劲。
“什么!明天?”张东桥停下手,神志一下就归了位,“明天不行,哪怕后天呢。”
“你真讲究啊。”万林生握着张东桥的手按上自己的腰,“继续。”
“听我的,别急。”张东桥把万林生额前的头发往上捋捋,“不差这几天,不是我跟长辈说了,你就也要说。”
“不是这个意思。”万林生把脸往张东桥胸口埋了埋,“睡了那么久,得给你个名分。”
万林生很喜欢吃元宵,林玉娟怕他吃多了胃里不舒服,每次都只煮十来个,三个人一分,一起吃完,谁也别馋谁的。
白天祁扬就问他石头来没来,万林生只说石头跟家里人一起过节,今天不过来。
晚饭这几个元宵还没吃完,祁扬又发来信息,说他一会儿带祁风出去,问他要不要一起出来待会儿。万林生说有事儿,一会儿还要出门,回绝了祁扬的邀请。
他心里惦记着张东桥的嘱咐,放弃了今天坦白的想法。
来之前他就跟林玉娟说了晚上不在这儿住,要去看花灯。
“你不是嫌人多不爱去吗,今年想起什么来了?”林玉娟站旁边看着万林生穿衣服。
“跟东桥带石头看看去。”万林生拉好外套拉链,手里翻着围巾,想折成一个合适的大小再往脖子上戴,“米米太小,要不然海聪他们也去了。”
“哦,这样啊。”林玉娟笑笑,“你俩都形影不离的了,为了东桥还往人多的地方凑热闹去。”
“东桥一直也没看过这边的灯,跟他们逛逛,我也想去看看。”万林生戴好围巾跟他们说,“我出门了啊。”
万林生自己的房子离办灯展的老街不远,他回来之前,张东桥已经到了。
他们没开车,这个时间,老街往外二里地都不一定有停车的地方。
地铁上人也很多,比工作日的早晚高峰还要多,张东桥一手抱着石头,一手把万林生圈在一个角落里。
头顶刚好能吹到通风口的一点儿风,万林生把外套拉链拉下来一点儿,让风往里灌着吹,才感觉没那么憋气。
万林生叹口气,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可热死我了。”
张东桥往他领口吹了口气,小声说:“再往下拉点儿,一会儿全走光了。”
“我一男有什么可走光的。”万林生抓着衣服往前一拽,“多拉开点儿给你看个够。”
车厢里声音嘈杂,但人挤着人,张东桥背后不知道站了三个还是四个,贴得很近,稍一留意,万林生的话就会被听见。
张东桥按住万林生的手:“祖宗,小点儿声吧。”
万林生笑着往前扫了一眼,隔着不远处一个戴着棒球帽和口罩的人看起来好像不经意在往这边看,很快又错开目光。
好在没几站就到了,快到站时,张东桥费劲地转过身,随意往车厢里看了看,掠过一个人背影时,皱了下眉。
下地铁的时候,石头感叹了一句:“哇!地铁吐了。”
张东桥拍了下他屁股:“你这什么比喻!咱们都是地铁吐出来的啊?”
“差不多差不多。”万林生笑着接过石头,“石头说得多形象。”
车厢几乎都空了,所有人全都涌向一个出口。他们排在人群后面等着出站,万林生转过头跟张东桥说话,随便往后一看,又发现了那个戴着棒球帽的人,只不过帽檐压得更低了。
地铁站出来就是老街的入口。
这条街算是个景点,明代就有了,街上有一座几百年的古庙。
万林生很小的时候,这一片大规模重建,才有了现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