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个异世大佬降生成奶团子(83)
“你们几个在外面干嘛呢?”迟迟不见儿子带女儿回家的王敏敏找出来,“快回来吃西瓜。”
“西瓜!”娇娇眼前一亮,撒开两个哥哥的手跑向家门。
霍平野:“你慢点跑。”
几个一起往霍平野家里走,陈如松问:“夏令营好玩吗?”
林泽远:“还行,学到挺多东西。”
杨鹏:“嗯?你们不是去玩的吗?怎么还学?”
霍平野:“玩了啊,我们学了骑马。”
杨鹏震惊:“这么棒?还教骑马!”
陈如松叶眼睛发亮:“还有呢?”
林泽远耐心地一一道来。
杨鹏和陈如松聚在霍平野房间,吃着西瓜听林泽远和霍平野讲夏令营的见闻。
窗外蝉鸣阵阵,屋里电风扇嗡嗡地转。
杨鹏和陈如松靠着床坐在地板上,视线穿过树影斑驳的窗户,思绪也顺着风飘到了遥远的首都。
“我什么时候也能去首都就好了。”杨鹏怅然叹道。
陈如松说:“不是说攒钱,明年一起参加夏令营?”
杨鹏打起精神:“对!明年就去。”
林泽远:“明年夏天娟姐高考也结束了,可以去首都看看。”
杨鹏:“嗯,其实我已经在攒钱了,等我再努力努力,把我姐那份也攒出来。”他姐接下来一年要好好学习,不能分心。攒钱的事就靠他了。
陈如松诧异:“你不是天天钓鱼吗?什么时候攒钱了?”
杨鹏:“就是钓鱼攒的啊,卖不少钱呢。”
林泽远微讶,霍平野笑道:“可以啊你小子。”
“那当然。”杨鹏骄傲道。“我钓鱼很厉害的好不好?”
陈如松拍拍杨鹏的肩:“是我错怪你了。”还以为他天天只知道玩乐呢。
杨鹏“哼”了一声,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王敏敏留他们在家吃晚饭,杨鹏和陈如松却说要趁天黑前回农场。
“对了。”霍平野和林泽远送他们离开时,杨鹏问:“你们今年生日怎么过啊?”
林泽远和霍平野同年同月同日生,一直以来都是过农历,差不多在每年暑假刚开始的时候。
今年有个闰二月,他们的农历生日比往年推迟了些。
林泽远说:“和以前一样吧。”
林、霍两家人算是比较讲究的,每年两个孩子的生日,都会聚在一块庆祝一下。后来还会喊上两人的师父。
这两年会把杨鹏和陈如松叫上一起庆祝,其他也没什么特别的。
杨鹏却道:“我们也买个蛋糕怎么样?你们夏令营那个过生日的同学,不是说一定要吃蛋糕吗?”
蛋糕现在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只是林、霍两家习惯了传统庆祝方式,长寿面、家常菜,没特意准备过蛋糕。
“可以有。”霍平野想起当时在夏令营分的那个蛋糕,林泽远好像还挺喜欢吃。
“好嘞。”杨鹏骑上自行车说,“我给你们订一个。”
林泽远:“不用——”
“没事,多钓几条鱼就有了。”杨鹏骑着车离开,声音远远传来。
陈如松骑车跟上:“算我一个。”
*
之后两天,林泽远和霍平野回了农场,和陈如松一块陪着杨鹏,在清河湾钓了两天鱼。
林泽浩也带肖文珊回农场玩,跟着他们去钓了半天。
清河湾渔业资源丰富,沿岸还生活着不少渔民,钓鱼的钓友也不少。
杨鹏钓了一个月,已经摸清了几个最佳垂钓点和几种优质鲜美、卖得上价的种类,还和几个资深钓友混熟了关系。
钓友见他年纪小,对他不吝赐教,见他真的上货,还不忘夸他。
其实也有几个心眼小的,把他视作竞争对手,见他钓上大鱼就说酸话。后来杨鹏就避着他们走,不来往了。
如今杨鹏也算半个师父,能教一教林泽远等人。
钓了两天,买了鱼把钱一数,刚好可以在蛋糕店订一个八寸的蛋糕。
生日当天,邱秀珍和王敏敏掌勺,做了一大桌菜,两家人再次聚齐,又邀请了刘老先生和李强,杨鹏和陈如松。
十年来家里人第一次聚得这么齐,林福生特意借了一张大圆桌。
刘老先生乐呵呵道:“人丁兴旺,以后一桌恐怕坐不下了。”
“借您吉言。”林福生笑容满面,“大家举杯碰一个。”
众人举杯,王敏敏突然道:“等等,我去拿相机。”
她迅速取来相机架在柜子上,设定好快门,快速跑回座位:“好了好了,三、二、一——”
“干杯!”
酒杯与饮料杯相撞,杯中液体微漾,将幸福的印迹漾到众人脸上,在相片中定格。
这是林泽远和霍平野的十四岁。
无忧无虑、幸福美满的十四岁。
*
金秋九月,开学季。
林泽远、霍平野、陈如松、杨鹏正式成为一名高中生。
杨鹏幸运地赶上“车尾”,直升一中高中部,高兴得买了两桶鱼苗放生到清河湾。
不巧的是他们这次“散作满天星”,没能分到一个班。
高一的年级主任尹国强最近很高兴。
因为他带的这一届有好几个能冲击名校好苗子,比如从初中部升上来的一班的林泽远、三班的霍平野、六班的陈如松,外校考进来的二班的柳宜、四班的赵丹丹……
他很想把几个孩子都编到自己教的三班亲自来带,但他作为年级主任,要有大局观,不能因为一己私欲,破坏班级分配的平衡。
没关系,只要他们都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在哪个班级又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