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是替补啊(172)
非惯用手力量不够,拍球软绵绵的。
B国队前排副攻已经变成主力副攻,轻松把球按回了华国队场地……
到位一传组织的快球,被拦死。
“哔——”
24:22
华国队的第二个局点如吹出的肥皂泡,曾绽放彩色光采,却破碎在空气中……
聂飞昂低头,惊恐地看着脚下的排球:“我的!”
邵秋满脸疑惑:“按照练习那样传的,怎么会失配?”
聂飞昂弯腰,用力敲了敲自己大腿:“好像是我……跳慢了?”
跳慢了?
邵秋思绪如杂草丛生,艰难理思路——
聂飞昂弹速快,所以配合二传的快球时,跳的时机比其他副攻慢一点。
刚才那球,聂飞昂就是按照他的习惯跳的。
难道……聂飞昂的弹速没发挥出来?
邵秋盯着聂飞昂敲大腿的动作,那是运动员们放松僵硬肌肉才做的事情……
邵秋灵光一现,猛地回头,视线投向教练席。
队医几人依旧把宁洲围成一圈,忙碌着什么。
邵秋吞咽干涩的喉咙,领悟到:
宁洲的受伤,对一传没造成负面影响,但攻手……
“嗡——”
华国队请求暂停。
拿到局点后连续失误失分,罗教练不敢耽误,叫了本局第二个暂停。
邵秋上场后,华国队变成了前排三点攻。
前排有杜骏、聂飞昂、首发接应,后排有余柏。
这么多进攻点,却没打下一攻。
罗教练训了队员们一顿:“……打好下一个一攻,有没有信心?”
“有!”
球员们边斜眼注意宁洲的方向,边大声应和……
暂停时间结束前,罗教练单独叮嘱邵秋:“年轻球员们心态起伏太大,你把关键分给老队员们打!”
邵秋可选择的攻手缩减成杜骏和首发接应:“好的。”
“嗡——”
球员重新就位。
华国队还握着两个局点,但不知为何,反倒是B国队球员们的表情更轻松一些……
“噔!”
当发球员站上发球线,白魔的响指声,又一次响了起来。
B国队气势一凛,收到讯息——
战术重启!
“哔——”
B国队的追发对象换了一个人,发球直冲杜骏而去。
杜骏一传比余柏稳得多,宁洋便没有冒险去抢着接。
杜骏接得不太顺畅,为了接到位,身体重心不稳,手撑了一下地板……
邵秋脸色微变——
他唯二想传的攻手,少了一个。
计划被打乱,邵秋手指发紧……
他有个老毛病:越紧张,传球前摇动作隐蔽性越差。
就像现在,他后仰的上半身,就差直接大喊“我要背传”了……
B国队副攻想都没想,直接朝华国队接应移动。
排球从邵秋手上弹出,果然背传二号位。
接应起跳,面对的双人拦网完全并齐,遮住最好打的线路。
“嘭!”
接应没有宋涵润那么擅长直线球,咬着牙狠狠扣了个发力线——
B国队副攻手型硬得和铁一样,与重扣硬碰硬,丝毫不虚。
“哔——”
B国队拦网得分,连续挽救局点。
24:23
“OHHH——”
“B国队!B国队!”
观众们奋力呼喊,一时间,球馆中只能听到为B国队加油的声音。
除了有固定支持方的球迷,路人观众们最喜欢两种剧本:
碾压、逆袭。
他们曾经为华国队加油,因为华国队是VNL八强中的黑马,上演过逆袭。
而现在,B国队显示出碾压式的拦网,大比分落后时连续救局点,同时展现“碾压”与“逆袭”。
观众为之沸腾!
“嗡——”
罗教练本局的两次暂停机会已经用完,只好进行战术挑战。
“鹰眼”系统判定需要一小段时间,华国队需要这几十秒,让一边倒的加油声安静下来……
【我人傻了,中局一度领先对面六分,这么快就只差一分!/啃指甲/】
【华国男排,振作起来啊!你们在干什么!】
【手握四个局点,整整四个局点!宁洲把那么有利的局势交给你们,你们怎么能一蹶不振?】
【让B国队打顺了,怎么打怎么有,上了主力的B国队和刚才判若两队。】
【24:23……还有一个局点,打下去!】
【一分,只要一分,求求了……/祈愿/】
“哔——”
B国队的发球飞越球网时,华国队球员们生出一种心累的感觉。
只差一分。
可这一分,好像是排球生涯里最难得到的一分……
排球仿佛化作一团沙,他们那么用力,想要握住,沙子却从指缝漏出去。
“队长,一传!”
B国队发球持续追发杜骏。
别看宁洋接高速大力跳发就是一抬手臂的事,一传的天赋差距甚至难以用经年累月的经验填补。
杜骏接得费力,眼睛没追上球,勉强用大臂把球扛起来……
白魔看着他的动作,眼角溢出一丝波动。
赛前,白魔针对华国队制定的战术共分为三步:
狂欢,让华国队对B国队产生轻视;
累积,渐渐显现实力,攻击华国球员心态;
崩塌,累积到临界点,给予他们最后一击。
这个战术在第二步,因华国队替补二传的发挥,被迫中断。
也正因替补二传的受伤,战术得以跳过第二步,直接进行最后一步——
崩塌。
白魔让主力球员上场,就是为了给战术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