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是替补啊(337)
比赛画面中,P国队请求暂停。
镜头拉近,暂停时主要说话的人是伊戈尔,P国队教练只补充了几句。
甚至伊戈尔回场前,教练还问了他一些话……
“所以P国队大主攻,伊戈尔负责指挥比赛。”宁旭消化了这一猜测,“那么教练们的任务是什么?”
“大数据。”
罗教练从桌子上拿起厚厚一沓文件:“这是咱们对之前一场比赛做的记录和分析,很细致。
而P国队面对同样一场比赛,这种厚度的文件,也许只是其中一位出场球员的……”
其余教练你看我我看你,脸色变差。
亲自记录、整理、分析出这样一份文件,才明白需要多少工作量。
P国队的教练团,也太卷了吧!?
比赛中打完一分,正常需要记录得分人、得分方式,有特殊情况备注。
而P国队的记录一分,会细致到双方轮次、跑动路线、一传落点、拦网分布等等……
罗教练拍了怕文件夹:
“把这些惊喜数据录入系统,长久累计,就会形成教练席手中的大数据。”
宁旭接话分析:“每一分之前,查找之前所有相似情况,给出球员各进攻点的进攻概率……”
P国队的教练席,像一台电脑,输入、计算、输出。
棋盘上,伊戈尔是下棋人,教练们提供辅助他的棋谱。
人脑与“AI”结合。
杜骏脑子痒痒的:“怪不得P国队这周期才起势,他们需要等数据库录入足够信息,一直在积累。”
“对,而且伊戈尔的出现是关键。
正因为有他在场上指挥比赛,教练席才敢放手投入大数据。”
罗教练把文件夹扔回桌上,“砰”的一声让办公室更加静谧。
教练们连呼吸声都压低:
“要不,我们从现在开始加班,学P国队那样,决赛前完善P国队的资料?”
罗教练嗤之以鼻:“追着别人步调走,与直接认输无异!咱们不能用弱项直面他们的最强项。
想要给球员们创造与P国队球员比拼实力的‘公平’环境,只要抹平外部因素就可以。”
“外部因素的话……P国队与普通球队不同之处,无非两点。”
宁旭张开手掌,悬在空中,先是手心朝上:“棋盘正面,伊戈尔的指挥。”
他翻转手,换到手背向上:“棋盘背面,教练席的大数据。”
杜骏点了点自己手心:“咱们教练组担任指挥一责,罗教加上在座各位,执教能力不可能输给伊戈尔。”
宁旭表示赞同:“那么关键点只剩一个,用什么制衡P国队深渊般无底洞的数据?”
大家面面相觑,都从别人眼中看到与自己相同的答案……
罗教练勾起嘴角:“通知他,看完比赛来一趟办公室。”
华国队与P国队棋盘正反面来源,刚好相反。
P国队由场上的伊戈尔指挥;华国队由场下的教练组指挥。
P国队由场下的教练组背后操盘;华国队的操盘手呢,是场上某个“大魔王”。
第124章 大魔王3
B国队最终2-3惜败P国队
奥运会男排项目, 敲定了进入决赛的两支队伍:华国队、P国队。
本奥运周期进步最大的黑马vs本奥运周期世界第一
“宁洲,你们一定要赢了P国队!!!”
莱杰输球后不甘地给宁洲发来消息:“不可以让伊戈尔得瑟下去!我讨厌他!”
“旋转狂魔”莱杰,这么在意输球?
宁洲:“我记得你挺喜欢他的发球呀?”
莱杰用爆哭表情包刷屏:“他根本不发给我, 每次用挑衅的眼神看我, 然后冷静地发到我旁边, 我抢一传被教练骂了好几次……”
伊戈尔发球变化多、控球好、灵活又具有针对性, 是P国队最强一轮发球。
发球之外的环节,他同样有这些特性。
他是P国队的大脑、整场比赛的中控台, 冷静地戏耍对手。
莱杰消息一条接一条:“你那么聪明,肯定能灭灭他风头的吧?就靠你了!”
“我也想试试, 但教练交给我的任务不是对抗伊戈尔。”
“那是什么?”
“保密。”
莱杰在MTT与宁洲当了几个月队友, 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R超联赛时,每场比赛前都没听说队伍有什么特殊战术,但一开始比赛, 莱杰就会发现宁洲早已配合Sara的布置, 将比赛节奏带进战术。
宁洲是夹在教练与赛场中间的关键人。
伊戈尔像中控台, 宁洲则更像接通何处的线路, 将战术悄无声息植入比赛。
操盘手、大魔王。
“你们这些人太可怕。”莱杰由衷感慨,“大家都在地表打球, 你们在大气层打球……”
宁洲莞尔,翻动手边资料,从伊戈尔的球员页面翻到费米, P国队另一主力主攻:
“莱杰, 你打完比赛,感觉费米打得怎么样?”
聊天框显示“正在输入”很长时间, 莱杰才组织好语言:
“比赛的时候没感觉他厉害,打完才发现他数据好得可怕……”
宁洲对费米的印象, 与莱杰的一致。
费米球场定位与莱杰相似,保障、进攻兼具的全面主攻。
相当于强攻实力拉满的杜骏,没有短板。
他的得分、一传、防守、拦网、发球综合数据,几乎每场比赛都能排进前三。
能撑起伊戈尔对角位置的人,没表面那么简单……
*
奥运会决赛当天,全世界关注男排的人以各种方式关注着这场比赛。
“直播间人数还在涨,技术部做好准备,要保证信号稳定!两位解说,还有十秒开启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