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是替补啊(341)
伊戈尔唇钉反射金属光芒,斜着嘴角对费米点头:
华国队,在陪他们下棋。
派出的第一颗棋子:棋局中实力最强的、制胜的决定性力量——
Queen(后)
即华国队进攻最强的双核之一,余柏。
第126章 大魔王5
华国队的教练组很大方。
以前的比赛总把最重要的战术藏到最后, 但今天不一样,决赛一开场,就动了最强的棋子。
【余柏身体里藏着核弹吗?力量怎么更大了啊!?】
【就像是他的正常发球和全力发球, 他控制着手腕扣和率性扣效果不同。】
【别告诉我余柏以前没用全力, 就挤进世界三大边攻了……/没见过世面的眼神/】
【教练以这个阵容开场, 就是因为有余柏强攻在, 能放下心。】
邵秋传球缺乏灵性,余柏扣球缺乏灵活性, 他们像是扑克牌里的大小王,分开是小丑, 合在一起是王炸。
开场不需要秀多少特技, 释放全力扣一两球就行。
第一颗移动的Queen,要开门见山告诉P国队: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你们随便下, 华国队奉陪到底!
P国队教练席察觉到华国队应战, 抬头与伊戈尔交换眼神, 下一秒又投身回自己的任务。
合格的“棋谱”,只提供信息, 不阻碍执棋人的落棋方式。
他们只用几秒,就给场上送去另一讯息:
华国队下一个发球人,宋涵润性格慢热而保守。
他上场后第一颗发球, 会保着发。
“哔——”
宋涵润在发球线磨蹭了一会儿, 确认好教练的暗号。
他感觉脚下踩的不是地板,是太阳表面, 鞋底快被烤化,粘黏着跳不起来。
奥运会决赛的光环太耀眼了!
宋涵润听队友说, 全球至少有上亿人在观看男排决赛直播。
上亿人,那是什么概念?
要是一人骂他一句菜,带出来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没他……
呕,好恶心!
宋涵润脑子里想象的画面乱七八糟,抛球的时候手晃,球抛歪了。
“糟了……”替补席,陈文耀半捂着脸,不忍直视,“他也太紧张了吧!”
高隆努力替宋涵润辩护:“宋哥心态挺好,换作我在奥运决赛发球,早在发球线晕倒了!”
庞天泽讪讪一笑:“换作从前的宋涵润,也必晕无疑。”
陈文耀担心得眼角直抽:“抛这么歪,还怎么发?”
“发应该能发过去。”宁洲猜测道,“我传这么歪他也能扣。”
你可以质疑宋涵润心态垃圾,但他适应球的能力,不容置谑。
宋涵润一见排球抛歪,顾不上想东想西,极限把球发了出去……
他击球时身体倾斜,发球虽然不快,但带上了混乱的旋转。
莱杰来了都得研究一番的那种。
P国队教练们:OoO
是数据中没有的新招式!?
“说好的保守发球呢!”球转得太快,费米纠结万分,分不清球界内还是界外。
周围没有传来队友的提示声,说明他们也判断不清界内外。
费米不敢放,只好咬牙将球接了起来。
到头来,保守的一方竟然成了P国队……
另一边,宋涵润吓得双腿打颤,他差点以为要投唾沫自尽了。
华国队球员们没想到这么软的发球能让P国队一传不到位。
邵秋在网前重重拍手:“拦防!”
副队长的话很奏效,华国队拦防一秒成型。
P国队一传不到位,二传调整到2号位,让接应打强攻。
作为六边形队伍,P国队的接应进攻很猛,比不上B国队的艾里克,但能和状态一般的光头哥争高低。
这位接应也是能扣小斜线的。
邵秋自知自己防守没有宁洲强,就算留在原地防小斜线也难以起球,便选择加入拦网。
华国队前排并齐三人拦网。
许子畅-聂飞昂-邵秋
许子畅俨然成了大家默认的“三人拦网小队长”,他卡着P国队接应的扣球节奏:
“一二跳!”
P国队接应没被聂飞昂慢跳留出的缺口骗到,他选择往二传手上扣。
二传们往往拦网偏弱。
大部分二传身高和弹跳比不过攻手,而且他们要保护手指,不会头铁地用拦网手硬碰硬。
“看来P国队的大数据,缺乏时效性。”
华国队教练席,杜骏见P国队接应朝邵秋拐腕:“往邵秋拦网手上扣,不如扣小斜线。”
宁旭沉吟道:“这名接应小斜线成功率一般,他认为借邵秋拦网手更容易得分。”
杜骏轻笑:“所以说他们的数据过时了,邵秋,是最有自知之明的人……”
邵秋不再纠结保住首发位置后,懂得了“自知之明”褒义方面的含义。
理智审视自身实力,并朝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
宁洲那种传球速度和灵活度邵秋学不来,他便不在传球方面犟,转为加强自己被队伍需要的环节。
比如姿势相同的跳发和跳飘,再比如说拦网。
他是队伍为“高举高打”培养的高二传,195cm的身高在这摆着,拦网高度在P国队接应扣球过网点之上。
对方的重扣与拦网手直接对抗!
“自知之明”,也体现在拦网上。
邵秋手指灵活地调整方向,给重扣缓冲,排球温和地划过华国队球场上空。
“有效!”宁洋抢到球的落点,“再来再来!”
邵秋拦网后稳住身形,回到二传站位:“上好球!”
有效撑起,虽然不能直接得分,但能为球队争取到进攻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