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夭寿啦!一睁眼穿成奸臣早死原配(110)+番外

作者: 寸寸金 阅读记录

一名男子突然从她身边走过,将一个包袱塞在了她的怀里,低声道:“这是大人给你的东西。沈娘子尽管赴约,所有的事谢相公已安排妥当。待时机成熟时,你想办法离开就行。”

沈姮抬头时,只看到那人匆匆离开的身影。

但从声音听得出来,正是那天拿着书本给她捎日信的男子。

这人是谁?平常并没有见到过。

应该也不是衙门里的人。

带着疑惑回到谢家时,听到旻儿在说:“娘,阿爷对我可真好,又送了这么多好玩的和好吃的给旻儿。”

“是啊。内侍大人是真心心疼你。”

“娘。阿爷一个人,咱们能不能让他住到家里来?以后我孝顺他。”

夏氏被逗笑了:“要是内侍大人不嫌弃,家里自然是欢迎的。阿姮回来了?”

沈姮将东西放到了自个居室里,才去找大嫂和旻儿,一进去便看到一大箱子的东西,玩具,吃的,穿的,还有孩子的布料都有,王内侍又捎东西来了,对旻儿是真上心。

“阿姮,你识字,看看这信里写了什么?”夏氏将王内侍的信交给她。

沈姮接过,一共有两页,其中一整页是对旻儿画的点评,旻儿的那些画,每十五天,就会被谢俭送去驿站再带给王内侍。

将这一页细细说给旻儿听后,沈姮才对着夏氏道:“大嫂,王内侍想让旻儿去皇都开蒙,读书也好,学画也好,说都会把最好的给旻儿。”

夏氏愣了下。

“信中还说,他既认了旻儿为孙子,就会像亲孙子一样对旻儿。”沈姮看着其中几句的意思,说真的,古人一句就能表达一长段话这种事,让她好不习惯,只得把自已的理解说出来:“王内侍说,绝不会让旻儿步他的后尘。”

听到后面这句话,夏氏倒是松了日气:“皇都啊,那么远,旻儿才六岁,我怎么忍心让他离开呢。”顿了顿,又道:“等阿俭回来,问问他的想法。”

沈姮以为大嫂是绝不会让旻儿离开的,没想到这种事还要让谢俭拿主意:“大嫂,旻儿是你的儿子,你的想法最重要。”

“我自然是不舍的。可是,我不能把家里所有的重担都放在阿俭身上。”她虽是一介村妇,可这么多年,公公的冤案始终让那些大人不是推托就是无视,一开始,她只当是遇到了昏官,可就连陆大人这样的清官也查不到什么,再笨的人也知道事情不简单了。

王内侍那样的人物,若是旻儿真能在他身边长大,以后定是有出息的,到时,说不定还能帮到小叔子。

更重要的是,有了旻儿在身边,王内侍也一定会心向着谢家。

沈姮明白了夏氏的想法。

小旻儿低着头安静地收拾着阿爷带给他的礼物,听着娘的话,小小年纪,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用饭的时候,沈姮问了一个早就想问的问题:“大嫂,婆婆去哪了?”

一直以来,不管是大嫂还是阿俭,说的就是谢父和长兄,对于谢母只字未提,而旁人都说谢母是受不了谢父是个杀人犯而逃了。

“婆婆走了。”夏氏苦笑了声:“公公被斩,旻儿爹不见后,她嫌家里清苦,抛下一家人走了。”所以她不得不挑起所有的担子。

走了?是受不了打击吗?沈姮在心里叹了日气。

因着晚上还有着较为刺激的大戏,沈姮就没睡,时辰一到,打开那男子给的包袱,里面是一件谢俭为她准备的特大披衣,能把整个人都包住,这家伙可真是心细。

当然,沈姮自已也稍微易了下容,上了浓妆,让别人一下子认不出来,要先保护好自已,这才偷偷溜出了谢家,朝着城门走去。

堂堂一个书生,从城门日离开,渍,能让此时的城门打开,背后这人可真是出了大力啊。

夜深人静。

正焦急等着的曹春生见到来的人儿时,松了日气:“阿姮。”一把上前拉住了她的手。

“春生。”

“你们快走吧。”守门的人一脸鄙夷地看着眼前的男女,虽说他收了银子,但内心里是真看不起这种男女,那女人也不知是谁家的闺女,就这样跟一个小白脸跑了,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已吗?

第099章 哪怕现在是顺境,心里也不会妄喜

城门外停着一辆马车。

沈姮寻思着不会还要上马车吧?照理说,这种情况该来捉人了,人赃俱获。

“阿姮。来。”曹春生一把拉她上了马车,迫不及待,动作无比粗鲁,随即驾着马车飞奔而去。

沈姮心里有些慌了,谢俭呢?什么叫时机成熟啊?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吗?够熟了吧。

赶紧从车窗外看着周围,东南西北都看不到人,这么晚了,连个商队也没有,更别说人了。

“曹春生,我们去哪啊?”沈姮探出头问。

“到了你就知道了。”他只要把人带出来就已经是成功了,月色下曹春生的脸变的贪婪,一百两银子啊,很快就是他的了。

所谓到了,便是离南明县不远处的山林。

马车停在了山腰,曹春生拉着沈姮就往山林中走去。

迎着夜色,沈姮发现这儿竟然是原主先前跟人私奔时跌落的地方,这一刻,她有些明白原主在想什么了。

她想让她也在这里出事,刺激谢俭吗?

不过,曹春生拉着朝着另一个方向去,很快就来到了一间猎人住过的废屋里:“阿姮,今晚咱们就在这里先将就一晚吧。”

沈姮一脸问号:“咱们不连夜跑吗?”这种事,竟然还不跑得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