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寿啦!一睁眼穿成奸臣早死原配(14)+番外
谢俭放下手中的笔,转身怀疑地看着她。
这什么眼神?她说得有理有据,完全是经得起推敲的好不好,沈姮挺直背回视着她:“沈家是不可能再为你做保人的,你死了这条心。”
“所以你这断亲书是断给我看的?”
“是,也不是。”沈姮将被子拉到身上,低声道:“爹娘既然如此待我,我也没必要上赶着去亲近,一断百了。”
“你这想通的倒是及时。”
沈姮:“……”必须得及时啊。
“你想跟我说什么?”谢俭又问。
“我们互不待见。”但目前没法提和离,谢俭也不会休她。一来是夏氏不会同意,二来谢家这么个情况若再休妻,还不知道被外人怎么个喷法,沈姮又担心这个谢俭随时会牺牲她,道:“但可以好好相处,我比你年长几岁,你可以视我为姐,我待你弟,等日子好过些了,或者你寻到了能共度一生的人,咱们就和离,怎么样?”
怎么听都是谢俭划算。
真是太委屈自已了。
日子好过些了?怎么样算日子好过些了呢?谢俭想了想:“那就等日子好过些了。”
“一言为定。”沈姮还以为要费点日舌,没想到谢俭这么痛快。
看着高兴躺下的女人,谢俭想到她所说的话‘昨晚之后的沈姮将脱胎换骨,重新做人’,视为亲姐,视如亲弟?这就是她的重新做人?
第012章 都不错,她都不会
沈姮确实高兴,想的时候觉得很困难,但真的走出第一步了,也不难。开始考虑接下来要做的事了。
发家致富?必需的。
照着套路,就是做厨艺,种菜,开店,发明出这儿人没有但又会喜欢的东西等等。
都不错,她都不会。
她在现代的生活,因为工作忙能懒就懒,有时袜子都是集了几双一起洗,三餐都是工作餐,压根就没搞过这些。
而她的专业又是理科类的,作为古代女人,这专业真的连鸡肋也称不上。
这么一想,突然有点辗转难眠了。
谢俭合上书本,整理好笔墨起身时,见沈姮卷着夹被睡得正香,略微嫌弃的道:“这是连睡姿也一起重新做人了。”走到床边,将他的夹被使劲拉了出来。
吹灯,睡觉。
第二天,又是个极好的天气。
沈姮起床时,夏氏已经烧好了早食,正给谢旻上药。
“娘,不疼了。”
“伤日还肿着,连血丝都有,怎么会不疼呢?”夏氏心里难受,她就这么一个儿子,却又不得不让他受委屈。
“阿婶。”谢旻见婶进来,高兴的打招呼。
小侄子脸上的肿几乎看不出来,但额头上的伤日比昨天还要肿了一些,沈姮对这个小家伙也有几分喜爱,安慰说:“很快就会消肿的,阿旻真勇敢,一点也没哭。”
谢旻不好意思的笑笑。
此时,谢俭拿着一捆木柴走进来放进土灶坑里:“大嫂,昨天那篮鸡蛋等会拿去卖了吧,再凑些文银,旻儿聪慧,我想让他早点去齐夫子那里启蒙。”
今天路过齐夫子家,正好看到他在收明年的学子,让旻儿先在年前去适应一下。
听到要去读书,谢旻的眼睛都亮了。
“鸡蛋卖了也行,旻儿启蒙还早,你的事才最重要。”夏氏只想快点有能力去为公公申冤,找回丈夫。
“我的事急不来。”谢俭平静地看着灶坑里的木柴:“总会有办法的。”
沈姮正盛着杂面粥,听到这话睇了谢俭一眼,要维护良好的关系附和对方的观点很重要:“是啊,总有办法的,大嫂,谢俭,先吃早食吧。”
夏氏点点头,这几天唯一欣慰的也就是弟媳的转变:“阿姮,怎么又叫名字了?昨天不是相公叫的挺好的吗?”夫妻关系也要缓和一下才好。
昨天那种情况是应景,有外人在呢。况且她一个成熟的灵魂,去叫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相公,想想就尴尬。再说,都说做姐弟了,便一脸羞涩地说:“我以后就跟着大嫂喊阿俭。”
以为弟媳害羞,夏氏也就随她了。
喊什么谢俭根本无所谓,现在最重要的是旻儿:“大嫂,一般的孩子四岁开蒙,旻儿都五岁了,已属晚了。如今已入秋两月,若再不开蒙,就得等到明年。”
“原本这些银子是想让你去书院读书的。”
沈姮知道谢俭从小就有读书的天资,因此早早进了南明书院开蒙,在谢父出了事后就被退学了,看着苦笑着的夏氏以及阴沉着脸的谢俭,这家人动不动就低气压,这种情况不好:“大嫂,等会儿我跟你一块去早市卖鸡蛋。”
“好。”
早市的热闹,那真是熙来攘往,毂(gǔ)击肩摩。
这条街不大,但很长,店铺林立,都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品,摆摊的形式就是老百姓蹲在两边卖自家的东西。
时不时地能看到店小二从铺子里出来赶人,让他们蹲到一边卖去。
“那儿有位置,阿姮,你看什么呢?”夏氏见弟媳东张西望的,拉着她朝着一个角落走去。
沈姮自然是看商机。
正当两人刚好落脚,已经有两名妇人过来问鸡蛋价格了。
“两文钱一个,买十个,可以给十八文。”夏氏热情地招呼着。
“一文一个,买十五个,怎么样?”妇人讨价还价。
“好好好。”
妇人高兴地蹲下来开始挑,沈姮见她尽往大的挑,瞬间觉得有些不划算,剩下那些小的价格肯定给不到七文,还怎么卖?亏大了,见大嫂只热情地笑着,也没说什么,明显是不懂套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