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夭寿啦!一睁眼穿成奸臣早死原配(146)+番外

作者: 寸寸金 阅读记录

也来自那个所有人都想打破规矩的年代。

你说句兄友弟恭,有人就会来杠一句:凭什么弟弟就要恭敬哥哥?

你说一个孔融让梨,别人就会来怼一句:孔融是被长辈逼的,他内心根本不想让梨。

你说姐姐要教妹妹,立即有人不甘心地问:那是父母要做的,跟姐姐有什么关系?

上班后发现,还有更离谱的,竟然有人跟老板说:凭什么员工就不能和老板平起平坐?

年纪再大点,发现很多家庭父母不像父母,子女不像子女。

才明白,有些秩序和规矩不是用来打破的,而是用来守的。

思绪拉远了,不用想的那般深远,跟眼前的事也不搭,沈姮赶紧拉回来:“嬷嬷的话,对我而言如醍醐灌顶。”其实,在梅儿的事上,她多多少少是有些意识到的。

冯嬷嬷笑说:“沈娘子是个聪明的人。”

“嬷嬷,我做得不好的地方,您提醒我。”沈姮知道自已来了大丛后虽努力在融入,但终归还是太有自已的想法,这没什么不好,但只能留下对自已有帮助的那些行事作风。

“沈娘子不嫌老婆子啰唆就好。”这么会受教的孩子,冯嬷嬷心里是更为喜欢了。

中午,冯嬷嬷请客,在寺外卖绉纱馄饨的小摊上饱食了一顿。

之后,一家人才坐着牛车回了城。

说说笑笑间已经进了巷子。

此时,大嫂咦了声:“怎么有马车在?”

众人望去,果然,在冯嬷嬷宅子的门日,一辆大户人家的马车正停着,四名护卫,三名婢女,还有一名老嬷嬷候在马车边上,看到她们时,那老嬷嬷喜道:“冯嬷嬷。王妃,冯嬷嬷回来了。”

冯嬷嬷有些不敢置信,赶紧下牛车来。

沈姮见状,和夏氏一起在旁扶她下车。

宁王妃从马车上下来,在见到冯嬷嬷身边的沈姮时,也不惊讶,只是一眼扫过她,先前早已经查过沈姮,只是没想到冯嬷嬷会住在谢家的隔壁。

“老奴见过王妃。”冯嬷嬷朝着宁王妃哽咽下跪。

“快请。不是早已免了你的跪礼吗?”宁王妃亲自扶起老人。

第131章 这就好办

沈姮和夏氏,梅儿也见了礼。

目送着这些人都进了冯嬷嬷的宅子,梅儿惊呼道:“王妃?是哪家的王妃啊?冯嬷嬷是什么人啊,竟然连王妃都会亲自来见她。”

“你要知道这么多做什么?做好自已的分内事就好。”沈姮淡淡道。

夏氏有些意外地看了弟媳一眼,其实她也挺好奇的,这么一说,倒也不好意思问了。

梅儿没想到一向对她温和的沈娘子突然这样说自已,心里不禁有些委屈。

今天谢俭回来的有些早,亥时人定时分到了家。

沈姮正在看着从铺子掌柜那里借来的山海志,大丛朝的风土地貌在这书里很是详细,甚至还画了图作为标记,里面还能看到一些后世已经灭绝了的物种,颇为有趣。

“不看账本了?”谢俭已经好几天回来得较晚,每次回来,阿姮都已经入睡,发现桌上除了话本子还多了几本写风土人情的本子。

“都学会了。”沈姮现在对于生意的事有自信能应付自如,所以她已经想着独立开铺子了,不过皇都租个铺子是真贵,算上装修,进货,人工,怎么至少也该要个几十两,她虽有银子,但还是要从长计议。

谢俭拿过阿姮手中的书,随意地翻了几下。

沈姮发现谢俭的轮廓又长开了好些,五官展开之后,更为俊美,加上利落的颌线,修长白皙又线条流畅的颈脖,就是看人时,淡漠中总带着一丝冷意,亏得举止持重,一副斯斯文文的模样,平常对外又分外的亲随和煦。

若说学识出众,才貌俱佳,说的就是这副样子吧。

“阿俭,我有话跟你说。”沈姮拍拍身边的位置。

谢俭坐下,淡漠地看着她,等着她说。

“今天,我们去寺庙时,见到唐夫人了。”沈姮把事情一一说来。

谢俭放在桌上的手缓缓收紧。

沈姮又将冯嬷嬷的话说了遍,不过里面的主角从她变成了夏氏。

对于冯嬷嬷所说,沈姮不是不明白,但以后撑起这个家的不是她,所以目前的情况,也应该是让大嫂立起来。

“大嫂同情梅儿的遭遇,将她视为一家人,我觉得应该把梅儿的事跟大嫂说了,也好让大嫂心里有个底。”沈姮说道:“大哥的事,是不是也应该跟大嫂说一下?我担心日后再跟大嫂说,大嫂会接受不了。”

“梅儿的事,你做主就行。她每个月底都会悄悄和宁王府的人接头,将我们的事点点滴滴的告诉他们。”谢俭冷笑。

沈姮听着无语:“那刘姑娘这会怕是被宁王妃给盯着呢。怕是没时间听这些。”把那天去庆王别苑时被宁王妃叫去的事说了说,又讲了方才宁王妃来寻冯嬷嬷的事。

刘芷月这段时间是得不了自由了。

谢俭目光一动:“这么说来,这宁王妃并不是个糊涂的人。那这梅儿也没必要留着了。”

“什么意思?”

“借力打力。”堂堂贵女做得出这种事来,父母必然骄纵,也因此这个梅儿先留着,他手中就多一个宁王府的污点,谁受制于谁还不知道,但从阿姮日中听来,梅儿是留不得了,这宁王妃亦是个有规矩的,这就好办,谢俭低声跟着阿姮说了几句。

沈姮嘴张成了o字。

看着阿姮惊讶的样子,谢俭长指一伸,将她的嘴合上,道:“阿姮,我知道你待大嫂好,我亦是。我一辈子都会将大嫂视为母亲般尊敬和照料,旻儿是我侄子,也会像儿子那般抚养。但有件事你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