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寿啦!一睁眼穿成奸臣早死原配(181)+番外
夏氏又道:“再说,阿姮每个月都会给我银子为家用,也好不让你这般辛苦。”
“她还每个月给你银子?”这事谢俭并不知道,哪怕在最微末时,阿姮嫁过来两年,他也没让她掏过银子。除了旻儿的事,阿姮算得如此清楚,这是两不相欠吗?
“怎么了?”夏氏奇了。
“阿姮要与我和离。”
夏氏愣住,好半天才道:“谢俭,你是不是做了对不起阿姮的事?”
“没有。”
“那阿姮为何要与你和离?”
“大嫂,这事你暂且当不知道,照我说的去做。”谢俭低头说了几句。
夏氏边听边点点头,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总觉得和离的事跟闹着玩似的,她不太相信。
用完早膳,谢俭出了门,来到了冯嬷嬷的门前。
冯嬷嬷早早地用完早膳,刚穿戴整齐,今天是她去宁王府的日子,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谢相公?不,现在应该叫谢大人了。”
“见过嬷嬷。”谢俭一揖。
“老身不敢当。”先前她年纪摆在这儿,还能一受,如今官民有别,她也不好倚老卖老:“不知谢大人是有何事?”
“过两天便要搬去官舍,院子宽敞,多间厢房。嬷嬷也知我一家从乡下过来,我妻嫂礼仪上多有不懂,外出恐生出笑话来。”
听到这里,冯嬷嬷已经明白谢相公要说什么了。
果然,听得谢俭道:“嬷嬷在内宅数十年,又是位教养嬷嬷,便想着请嬷嬷能教导我妻嫂一二。可否与我谢家一起搬到官舍居住?我,还有我妻嫂定会视嬷嬷为家人。”
他这点俸䘵压根就请不了这样的嬷嬷,冯嬷嬷连宁王府都能拒绝,更别说他家,但这一年下来,冯嬷嬷和大嫂阿姮之间的感情极好。
大嫂没什么学识,阿姮说什么就是什么。冯嬷嬷不一样,一者年纪大,沈姮敬重,二来,冯嬷嬷说的话让人有信服力,阿姮能听。三来,以冯嬷嬷的教养,做不出出格的事。
冯嬷嬷对夏氏和沈姮是打心里喜欢,若能住在一起,也是极好的,但这种事就算谢相公有意,也应该是旻儿娘或是沈姮来说:“让老身想一想。”
沈姮醒来时,天已经大亮,阳光从窗棂照进,碎碎的落在地上。
今天天气很好呀。
“大嫂。”沈姮高兴的进灶房,眼睛一亮:“哇,今天早食是大饼豆腐脑呀?还有油墩儿,萝卜丝馅的。”
“知道你爱吃,特意买的。”夏氏才刚买来的,心里嘀咕着:看起来心情不错呀。
沈姮将油墩儿下肚,发现早饭是做了粥的,还有不少配菜,为了不浪费又吃得新鲜,大嫂做的饭向来是三个人份,也就是说,剩下的那点粥应该就是她的份,怎么还去买了大饼来?
不过能吃到爱吃的大饼,里面还撒了炒盐,香喷喷的,一天的心情就会不错。
“对了阿姮,阿俭说,有空的时候咱们去打扫一下官舍。还有,我叫冯嬷嬷也一起随我们住到官舍去,她一个人年纪大了,我一个人在家里挺孤单的,白天就有个伴。”夏氏背对着弟媳洗碗,说得有些心虚。
毕竟是照着阿俭教她的说的。
沈姮点点头:“好啊。”她也喜欢冯嬷嬷,这一年相处下来,早已跟亲人一样。
冯嬷嬷也就想了半天,中午从宁王府回来后,来到隔壁说了自已的决定。
沈姮从铺子回来时,就见到大嫂和冯嬷嬷正说笑着。
夏氏决定用过午食便去官舍清扫。
“哪用得着咱们清扫呀。”冯嬷嬷笑着说:“你们下午只去瞧一眼,若是不用添置什么,下午就可搬过去了。”
“为何不用清扫?”夏氏奇了。
沈姮想了想就明白过来,王内侍可是皇上眼前的红人,冲着这层关系,底下的人也要讨好着谢俭呀,清扫这样的小事,哪还用得着他们动手。
果然,三人来到位于定国大街附近的官舍时,早已有人候着,里面干干净净,一应东西俱全。
第163章 敢掐的话,绝不轻饶
让沈姮和夏氏没有想到的是,官舍竟然会是个独立的日字形二进院落,有小院,还有鱼池,虽然小到几步就到头了,却是她们住过最美的宅子。
“好宽敞啊。”沈姮打量着眼前的景致,三年了,她见证着谢俭的成长,这速度是真的快。
想到昨晚谢俭所说的那些话,她明明是想和离来着,怎么就被说动了呢?
从生意人的角度来说,确实是最优的选择了。
“如今你们也是官眷。”冯嬷嬷在小院的石椅上坐下来休息,笑看着打量着宅子的俩人:“等过阵子,也该去买两个婢子回来侍候着。”门面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夏氏下意识地要拒绝,这宅子虽大,但她反正也没事做,清扫的活她可以,而且梅儿的事,让她心里有些阴影。不过这些日子常和嬷嬷一起,也知道有些门面是要的,又想到谢俭交代的事,道:“阿姮,这些事我也不懂,交给你吧。”
“大嫂,也不是难事,再说不是有嬷嬷帮着你嘛,你总要学着的呀。”沈姮一开始就没接受谢家的事,便是不想过多地参与。
参与越多,离开的时候越不舍。
就像装修房子,点点滴滴事事亲为,装修好了磕碰破了一点,就心疼得不行。
况且,大嫂也应该学一学,以后可是奸,呸,权相的长嫂呢。
“我这几天挺累的。”夏氏只得说:“想好好休息休息。”
沈姮疑惑了下,冯嬷嬷都说了是过阵子的事,并不着急呀:“好。那大嫂好好休息。”不是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