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夭寿啦!一睁眼穿成奸臣早死原配(213)+番外

作者: 寸寸金 阅读记录

他要让阿姮明白,这世上,不会再有男子像他对她这样好了。

谢俭这性子,论好确实是说到做到,这点沈姮没话说。

谢俭又道:“像我这么好的男人,觊觎的女人很多的,阿姮,你要好好珍惜啊。”

沈姮忍不住了:“王婆卖瓜,脸红不?”

“瓜好就得夸,这样才能让别人知道。再说,你都20了,话本子上那些情情爱爱的,都是十六七岁的人。”

“你说我老?”沈姮不敢置信。

见她拉长了脸,谢俭赶紧拉过她的手:“很晚了,上床睡觉。有什么明天再说吧。”

这一晚,沈姮被气得哪睡得着啊,她才二十岁竟然被说老?又发现自已竟然被谢俭这小子有点说动了。

逻辑没问题啊。

她也不是恋爱脑,赚钱过日子才是顶顶要紧的。

可她这一辈子,都没遇见一个心动的,哎。

半夜时分,谢俭睁开了眼,看着下意识往他身边靠的女人,长臂一伸,将她揽入了怀里,安心地继续睡觉,寻思着自夸这招不能常用。

别看阿姮很好说话的样子,其实固执的很。他不急,慢慢来,总会让她想通的。

第二天沈姮起床时,谢俭已经离开。

“阿俭喝不得,那你喝。”夏氏觉得弟媳开了铺子后也挺累的,“我本是寻思着你们俩现在都这么忙,补一补,对怀孩子也有好处。”

正喝着粥的沈姮差点呛着,怀孩子?她都想跟谢俭分床分屋睡呢,看了眼正优雅喝着粥的冯嬷嬷,算了。

冯嬷嬷的注意力在旁边服侍着的珍珠和阿婵身上,正考验着她们的站姿,听到夏氏所说,笑道:“大夏天的,这温补药膳确实易上火,夏娘子未免着急了。”

夏氏不好意思地笑笑。

冯嬷嬷又对着沈姮笑着说:“家里也确实冷清了许些。老婆子和夏娘子都喜欢热热闹闹的。”

沈姮低头喝粥,嬷嬷这话什么都没说,什么都说了。

宁王府和越州姒家的婚礼堪称大场面,那嫁妆从宁王府排到了皇城之外,一条红龙蜿蜒数里,浩浩荡荡,那一担担的大漆髹(xiū)金,真的是无所不包。

老百姓都在说着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排场堪比天家皇女成亲。

冯嬷嬷去送嫁。

沈姮和夏氏则在大街上看热闹,听八卦。

对于刘芷月夫家,沈姮虽然没见过人,但姒这个姓却让人印象深刻,毕竟很少见到,话说,孟宣朗的妻子彭娘子也是越州人,也是大族。

看来这个越州大族挺多啊。

“姒家乃越州第一大族,听说老百姓听他们的话比官府都有用。”老百姓议论纷纷。

“都说宁王府的姑娘是高嫁了。就姒家这样的人家,皇女都嫁得。”

“可姒家大公子就是瞧上了宁王府的姑娘。”

“你怎么知道?”

“我家丈人三表舅家姨母的女儿在宁王府当下人,个中内幕我都清楚。”

夏氏,沈姮和其他几人都一脸恍然,点点头,原来如此,好像听到的很有用,又好像没啥子用。

众人目送着婚嫁队伍出了城,直到最后一箱看不见了,还在津津乐道这桩喜事。

沈姮和夏氏挽着胳膊走回家的路上,亦在说着这嫁妆。

“真是开了眼。”夏氏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嫁妆:“这些箱子也不是普通的木材,听说仅仅是箱子都要几十两银子。”

“这么贵啊。”沈姮感叹。

第192章 与他何干

正当妯娌俩人说说笑笑时,夏氏脚步停住,目光怔忡地看着不远处。

顺着视线,沈姮看见虞郡公府的马车,唐自行下了马车,下人将踏马凳拿来后,他伸手去扶人,原以为扶的是唐夫人,没想竟是旻儿,之后看见唐夫人牵着女儿出了马车,那唐大人将女儿抱下来后,又把唐夫人扶了下来。

在外人眼中,多像是一家四日啊。

明明那是谢家大哥,明明旻儿是大哥和大嫂的儿子。

“大嫂,咱们回家吧。”这种事对大嫂来说太残忍了,沈姮很想对夏氏说一句大哥肯定会回来的,但这句话她实在说不出日。

就算大哥是无辜的,可情感上,私心里,沈姮觉得不舒服,但她知道大嫂不是这样想的。

“我没事,我想多看看他。”夏氏落寞地看着不远处的男人,这个一身世家风范的男人真的是她的丈夫吗?他动作是那么的温柔,和唐夫人相视一笑间的情意是发自内心的。

“等旻儿回来,得说说他,怎么能随便坐别人的马车。”沈姮没想到旻儿也会和他们一家在一起。

夏氏的目光又落在儿子身上,眼眶微湿:“我不可能照顾旻儿一辈子,长大后他会娶妻生子,不会像小时候那般粘着我。作为母亲,我只不过是早些习惯而已。”

这话没错,孩子大了总要飞的,可这话让沈姮心疼极了:“大嫂,旻儿是你的儿子。你要是不喜欢他和虞家的人走得太近,就告诉他。别总是自已吞下委屈。”

有些委屈,不平,愤怒,该表达的时候就应该表达出来。

做人总是如此大度,难过的只能是自已。

这虞氏一看就是在为将来做打算,她明明知道这个丈夫并不是她真正的丈夫。

见到唐家人和旻儿走进了那糕点铺子里,夏氏才收回了目光,涩声道:“阿姮,我现在若不忍着,会影响阿俭做事。大嫂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帮到阿俭,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他添麻烦。只要阿俭有出头之日,旻儿才会好,我和你的将来也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