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寿啦!一睁眼穿成奸臣早死原配(54)+番外
“不管何时遇到困难,不管受到多少的欺辱,也不要丧失正直的本性,此乃大丈夫。大丈夫读书为自已而读,为百姓而读,也为天下安定而读。”
谢俭一脸冷漠,却见身边的女子正专注地听着陆纪安所说,她竟然喜欢听这些?
“谢俭,希望你能记住我今日这番话。”陆纪安也知道仅仅几句话这少年听不进,但至少要让他明白这些道理。
“是。陆大人。”谢俭垂下眼眸,应着。
“走吧。马车就在城外,我带你们一起去书院。”
“多谢陆大人。”谢俭一揖。
沈姮也高兴的施了礼。
陆纪安目光扫过沈姮,谢俭这妻子为人不错。他此次让衙役把沈氏也一起叫来,就是让沈氏也听一听,日后可以多叮嘱谢俭,妻若贤,夫则立。
不过让他有些惊讶的是,沈氏对于他所讲的,似乎都听的懂,不似普通的妇人那样平庸。
马车一路朝着学院奔去。
比上次的役车足足早了一炷香的时间。
当他们到南明学院时,已有三名学生在等着,见到陆纪安一揖。
“夫子。”
陆纪安点点头:“带谢俭去戒律堂吧。”
“是。”
此时,沈姮从怀里拿出了一个绿色小瓷瓶递到谢俭手里,轻声道:“给你。”
“这是什么?”谢俭看了几眼。
“大夫说,这药膏对伤日,特别是鞭伤有好处。”知道谢俭今天还要受教鞭,她一早就买的。
瞧瞧,她对他多好啊,要领情啊。
谢俭轻嗯一声:“家里的事你多多帮大嫂分担,每十天我就会回来一次。”
“好。”
第048章 果然是做大事的人
就在沈姮目送着谢俭和陆大人进学院时,身后马蹄声响起,是衙役。
“大人,大人。”未等马停稳,衙役已跳下马背,跑到陆纪安面前。
“何事?”
“谢长根在狱内自尽了。”
“什么?”陆纪安拧眉,因着他怀疑谢长根和谢俭父亲的死有关,为防他轻生,因此还未定罪,没想到他自尽了。
谢俭冲到衙役面前,厉声问:“他怎么会自尽?你们是怎么看守犯人的?”
衙役对这少年的责问很是不满,什么态度,但也确实是兄弟们的疏忽,且又是受害人家人,压着心里的不快,只对大人道:“大人,他在墙上写下血书,说愧对于谢俭一家,也愧对家人和族人,难以再苟活。”
大丛朝对伤害孩子的罪判得极重,你说左右都是一死,沈姮倒是能理解谢长根自尽,但偏偏搞了这么一出血书,反倒让人生疑了,真要这么快就有了这种觉悟,还会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来?
陆纪安愁啊,原本以为谢家的命案能有点线索,这下又断了。
谢俭走到了陆纪安面前:“陆大人,你方才在城墙上说过,我们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改变自已的命运,也是为了扫除这世间的那些黑暗。那先请你为我父亲洗刷冤屈,我就会相信你说的那些话。”
沈姮看着谢俭愤怒的样子,谢父的死让这少年心里充满了戾气,加上又无处申冤,上任县令以及府衙的不作为,让他对这个世道失去了所有的信任。
而陆纪安是眼前谢家人能抓住唯一的希望。
沈姮不禁也看向他。
衙役在旁道:“谢俭,你父亲的案子,这一年多来,大人一直在查,但每每查到线索时,总会中断。”
谢俭一怔。
“就算没有城墙上跟你说的那些话,作为父母官,只要拿在手中的案件有疑点都会详查。”陆纪安道。
“阿俭,”沈姮看着他温声说:“我们要相信陆大人。”她愿意相信陆纪安一次。
这世上有多少人会去理睬满身仇恨的人呢?都避之不及,好不容易有个人来愿意拉谢俭,这个人值得相信。
就好像是听到了她心里的声音,见谢俭朝着陆纪安深深一揖:“夫子,请让学生跟着您一起查家父的案子,学生定谨记夫子所言,不负所望。”
沈姮:“……”画风转变得也太快了吧,你都变成您了。
陆纪安愣了下,想了想:“也不是不可。”
“多谢夫子。”谢俭神情难掩激动:“学生一定好好读书,不给夫子丢脸。”
沈姮囧囧地看着他,果然是做大事的人啊。
陆纪安对着其中一位学子说:“告诉山长,我处理完了公务再过来。还有,把谭媪(ǎo,老年妇人)叫来,让她跟我去趟城里。”
“是。”
沈姮目送着谢俭进学院大门时,正好看到一名五十开外的老媪出来。
以为陆纪安有什么事吩咐,直到三人一块上车后,沈姮突然觉得陆纪安让一个老媪在这里,应该是为了避嫌。
两人一马车,多少有些尴尬不说,也会让人说三道四。
马车朝着县城飞快地急驰。
陆纪安闭眸养神,老媪在旁边静坐。
沈姮目光时不时地扫过这位还不到三十岁的大人,长相干干净净,仅凭一面之缘就能给人良好印象的那种面相,平常应该常蹙眉吧,双眉之间已经有了浅浅的川字。
脑海里闪过从大嫂嘴里听到的那些八卦,三年前陆大人的妻子没了,无儿无女。
所以那高大媒才想着给他做媒。
这样的青官,怎么没在历史上留名呢?想想,她连南明县这个县都没听说过,甚至连它的州禹州也只是有那么点印象而已,就算陆大人留名了,她估计也不记得。
伸手轻轻撩开厢帘一角,看着外面广阔的天地,轻轻吁了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