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军媳:兵王老公不见面(116)+番外

作者: 香辣小螃蟹 阅读记录

惹急眼了,就用今天她对付林美丽的法子,打开盖子,扬一把面粉出去,给他们来个“太奶的祝福”,吓不死丫的。

孙英完全没想到,这个骨灰盒竟然是这么用的!

乍一听,特别荒诞。

细品,竟还有几分道理在。

孙英之前去的那两次运气好,都没遇到劫匪。

但她听人说,真要是遇到了,会被翻遍所有的包裹甚至要脱光衣服,看藏没藏钱。

锦书利用了国人对死亡避讳的心理,真要是遇到危险,没有比骨灰盒更适合藏东西的地方。

“面粉还是不太像,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的。”锦书打算改良一下配方。

骨灰的材质跟农村烧大锅的灰质感有些像,里面掺杂一些养花用的骨粉,味道和质感会更接近真货。

“你还真打算带这个过去?去年查过一波后,这条线已经安全多了,没必要带这个吧?”

“用不到更好,有备无患。”

“你卖磁带也赚了不少,我进什么货,你就跟着我进一样的就行。”

孙英打算继续倒卖打火机,这玩意轻便,好携带。

再带一批皮夹克过去,皮夹克到那就能翻4倍,毛国冬天冷,皮夹克非常好卖。

“行啊。”锦书回答得很痛快,痛快到让孙英觉得不太真实。

“你就这么答应了?”这还是她那一身反骨的儿媳?

孙英觉得锦书这次过于配合她了,不太符合锦书一贯的做派。

“赚钱的事,为啥不答应?”锦书笑笑,话只说了一半。

跨国卖打火机,半个月赚个一万两万的,跟她在京城遥控李多他们卖磁带熟食的利润差不多。

如果只为了赚这点钱,她没必要出国折腾。

她这次去,要干一票大的,在那之前,她得先把食品厂的事儿处理好。

食品厂的那几十吨原材料,跟锦书这次去毛国的目的息息相关,她要办的事儿太大了,现在不能跟婆婆说。

锦书的视线落在桌上的照片上,林毅轩的战友把她和林毅轩拍得很好,每一张都跟艺术照似的,锦书爱不释手。

想到水灵把她和林毅轩的合影送给陌生人一张,她非常舍不得。

也不知道,送出去的那张是什么样子的,真想看看啊。

此时,那张被张水灵塞到公文包里的照片,已经被人捏在了手里。

第102章 于幺妹和于锦书是一个人

那张被锦书心疼不已的照片,此时已经被人从公文包里取了出来,拿在手里看。

照片上,只漏半边侧脸男人手臂吊着,骑着摩托带着个姑娘,拍照的人功底很深,静态的照片,硬是拍出动态的感觉。

摩托应该是行驶中,姑娘的手臂紧紧地环在男人的腰上,没有刻意看镜头,侧着头看向前方。

一双男女都只露了半边脸,却能看出这是俊男美女组合。

于弘文拿着照片看,他很疑惑,这玩意是怎么出现在他公文包里的。

如果不是照片特有的质感,他甚至会以为,这其实是一张明信片,这上面的两个年轻人很有明星的范儿。

“背后还有字?”坐在副驾驶的秘书回头,刚好看到领导拿着的照片背后的字。

是张水灵写的打油诗,秘书读完扑哧乐了。

“这谁写的啊,太逗了。妇科病.......于婷妹,是食品厂的主任吧?”

于弘文眉头蹙起。

谁把这玩意放他包里,目的是什么。

这打油诗第一句就写了于幺妹,难道,照片里的姑娘,是于幺妹?

“于总,会不会是于幺妹自己放的?于主任说了她不少坏话,她气不过,就偷偷放了张照片,想跟您毛遂自荐?”秘书大胆想象。

其实她更想说,这个于幺妹是“自荐枕席”,怕领导发火,没好意思说那么直白。

于总这个身家,走到哪儿都有女人前赴后继往他身上扑,也就是于总跟夫人伉俪情深,禁得住诱惑罢了。

年轻女人往于总包里塞照片的事,也不是没有先例。

目的嘛,都懂。

“幺妹是我晚辈,不至于......”于弘文想到于婷妹对他搔首弄姿的画面,说不下去了。

他觉得恶心,于财福夫妻教育出来的孩子,太没有下限了,一切皆有可能。

于弘文刚跟媳妇打电话,甚至没敢提这茬,就怕媳妇生气。

姐姐那个德行,妹妹估计也不是好人,于弘文想丢掉照片,又觉得哪儿不对。

如果于幺妹真是有那种不好的心思,她怎么会放一张跟男人的合影?

而且背后那首诗,怎么看也不像是勾搭男人用的......

于弘文把照片拿起来仔细看。

“这小伙子虽然只有半张侧脸,但长得倒是不错,看着腿很长,跟我儿子看着差不多大。”

于弘文对林毅轩第一印象还不错。

视线挪到锦书身上,于弘文蹙眉。

他怎么觉得,这个只露半边脸的姑娘,有点像他媳妇?

“小郑,你去查一下照片上的姑娘,等我出差回来,带她见我。”

“好的。”秘书仔细记下,于总要出差几天,刚好够她调查照片上的姑娘的。

于弘文倒也没多想,就是觉得这姑娘长得跟他媳妇有几分相似。

他知道爱妻一直对丧女的事耿耿于怀,如果能找到个年龄相仿的姑娘,陪着她逛逛街,打打牌什么的,分散下注意力也是好的。

他不介意这姑娘带着点别的目的,比如,让他提携她家里人。

要点经济补偿,也没问题。

只要能给他媳妇陪好了,钱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