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辣媳(335)
坐在前面的陈芳菲也忍不住回头好几次,看着盛安宁竟然笑着和慕小晚说话,心里有些嫉妒,只是盛安宁这一笑,让她突然想起来盛安宁像谁了。
她在报纸上见过,是一个华侨,准备来魔都投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有回国。
因为她父亲是准备接待这位华侨一家的,还在家里讨论过。
盛安宁长得像那位华侨的夫人,特别侧脸一笑时,和那张报纸上人物都重合了。
陈芳菲皱了皱眉头,突然一点儿也不好奇盛安宁长得像谁了,不管长得像谁,都和她没有关系。
而且她巴不得盛安宁和华侨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呢。
陈芳菲这个人,严重的崇洋媚外,这两年开放后,也有一些国外的译制片电影,上面吃喝洋酒吃西餐,让她说不出的羡慕。
魔都的西餐厅,她也咬牙去尝试了一番,觉得牛排咖啡都好吃极了。
心里想着,转过身坐好,她还听说,学校每年都会有公派留学的机会,她一定要抓好这个机会!
慕小晚吃完了煎饺,盛安宁中午就要去食堂买饭。
慕小晚也拿着饭盒和盛安宁一起,食堂依旧一样菜,两种主食,白面馒头和杂馒头,菜是土豆炖肉,很少的五花肉,分到每个人顶多一两块。
盛安宁要了一个馒头和一份菜,见慕小晚竟然要了三个馒头,有些惊讶,她早上刚吃了满满一盒的煎饺,这会儿还能吃三个馒头?
“你还能吃三个馒头?”
慕小晚笑了笑,没有打菜,把馒头装进饭盒里,盖好饭盒盖又塞进书包里:“不吃,带回去晚上吃。”
盛安宁想到慕小晚也没住校,就顺口问了一句:“你家住在哪儿?”
慕小晚只是回了一个大概位置:“东城那一片。”
盛安宁也就没细问,很显然人家不愿意细说,也就没必要探究别人的隐私。
进了五月,也是京市最舒服的季节,微风轻柔,还不会感到燥热。
三个快百天的小家伙,已经争先恐后地学会了翻身,会攥着小拳头,脸通红地吭哧吭哧使劲。
也会听到声音,好奇地望过去。
最闹人的还是小安安,小丫头总是有自己的主意,翻身最慢,却最会撒娇,一着急就哭。
喜欢让人抱着,喜欢去外面,就是什么看不懂,也喜欢在外面待着,一抱着进屋就娇气地哭。
所以只要小丫头醒着,就要有个人抱着,在院里溜达,去大院里溜达。
盛安宁骑车回来,远远就能看见周红云抱着安安在大院的小广场溜达,赶紧推着车子过去。
周红云抱着小丫头笑看着盛安宁:“看看,谁回来了?”
安安正开心地吃着手,根本不关心谁回来,小脚丫快乐地蹬着。
盛安宁笑看着女儿:“小丫头,又闹人了?”
周红云抬高一边胳膊,让小丫头上身立起来一点,哄她看妈妈。
小丫头又开始挥着小胳膊,一冲一冲,开心得自娱自乐。
周红云笑起来:“最近劲儿还挺大,对了,家里来客人了。”
盛安宁有些好奇:“谁啊?”
周红云想了想:“你应该没见过,是你爸爸老战友,从魔都过来开会,好像什么商务部。”
盛安宁一听和自己没有关系,跟周红云一起回家。
她们到家时,家里客人已经离开,周南光在跟周峦城聊天感叹着:“现在政策是好了不少,这次鼓励这么多华侨回国发展是个好事。”
盛安宁听了一耳朵,感觉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倒是被收音机的内容吸引了去,播的是边境形势近况!
第308章 婆媳相处之道
因为周时勋的关系,家里平时很少听这种广播,就算是听,也是等盛安宁去学校了,大家听一会儿。
只是今天,家里来了客人,阿姨在哄小家伙时,打开收音机,用声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后来一忙也忘了关。
广播里敏感的话题,也瞬间吸引了周南光和周峦城的注意力,两人一起朝盛安宁看过去。
周南光想了想安慰盛安宁:“安宁,你不要多想,毕竟在边境线上,这些事情时有发生,不过不会造成大规模的战争场面。“
盛安宁咽了咽喉咙,勉强地笑了笑,如果她没有记错,真正大规模冲突,应该是在今年的冬天和七九年的春天。
心里又乱起来,如果是这样,周时勋是不是一直都回不来,要等到这次冲突过去后才能回来。
还有那些记载,和电影,每一次特别的艰苦和艰难。
周南光用他的观点分析着:“应该问题不大,如果真要起冲突,咱们也不怕。”
周峦城也跟着安慰:“嫂子,你放心,我哥还是非常聪明和有经验的。”
盛安宁微叹:“聪明和有经验,在不长眼的子弹面前,一点儿威力都没有。”
竟然有些迷信的想去求佛祖保佑!
第二天是星期天,盛安宁就拉着周朝阳去烧香。
这本是封建迷信的活动,被封了十年,这两年寺庙里才有了香火,周朝阳不信这个,还是挺积极地帮盛安宁出主意:“我们去潭柘寺还是红螺寺,我听说潭柘寺挺灵验的,毕竟先有潭柘寺后有是北京城,不过红螺寺好像也挺好。”
盛安宁一听,这两个地方都在京郊,骑车过去恐怕会累死,又没有汽车到,要不就是转车,一天时间都恐怕不够。
“市区里呢?灵光寺行不行?”
周朝阳啊了一声,算了算距离:“也不算在市区了,在香山边上呢,我们骑车去就行,不过寺庙里没有和尚,不知道灵验不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