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娱乐圈炮灰后,我考公上岸了(271)

作者:玄度 阅读记录

【该死,知识以一种非常诡异的方式进入了我的脑子】

【哈哈哈哈哈哈枝姐不愧是官方爸爸派来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感觉看起来都比以前多了几分正气凛然的感觉】

【笑得,我一想到这么从容的枝姐拍完节目也要回单位狼狈地填报销单贴发票就觉得很搞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谁都逃不过的报销单和贴发票】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逐渐沉浸在了节目组精心剪辑的节目里,跟着镜头去体味沉淀了三千年的青铜器文化,去了解它是如何在手工艺人们的努力下于现代重焕生机。

节目组的剪辑水平非常高超,而且完整地保留了廖钦和陈师傅的师徒线,将青铜器修复手工艺人的困境和突破都展现到了大众面前。

相比起之前直播的时候,网友们的戾气倒是小了不少,有了旁白的介绍,他们都明白陈师傅对于廖钦的严格要求和不信任是源于之前半途而废的三任求学的年轻人。

而赵别枝安慰廖钦的那一段,也让不少年轻人高度共情,原生家庭的压抑和父母爱恨交加的教育方式,几乎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

赵别枝的话虽然不能彻底解开他们的心结,但却给了他们思考的点拨,我可以允许自己有说不的权利,不原谅也没关系。

一期节目下来,专业知识、人文关怀、精致画面以及嘉宾们的一些插科打诨,整期节目的节奏拿捏得非常得当,不知不觉间进度条已经进入了尾声。

而观众们则是直呼没看够!

纷纷要求节目组快点加班剪辑,把下一期节目也给放出来,他们早就听闻了花丝镶嵌和顺和古镇的消息,尤其是非常期待赵别枝和辛云在古镇拍摄的那组写真。

对此,辛云的工作室也借着这波热度放出了一张写真图透,更是吊足了粉丝和网友们的胃口。

虽然对于节目的爆红大家都早有预料,但热度能够涨得如此之高还是蛮让人意外。

《一器一物:人间草木》的播出直接打响了开年综艺内卷第一枪,这下,可搞得后面上线的综艺制作方都压力山大了!

第233章 乞丐拦路

第一期正片的播出可以说是大获成功,不管是播放量还是实时热度指数都攀升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只要后续保持好节奏,不要高开低走,那么《一器一物:草木人间》就基本坐稳了年度最佳综艺的桂冠。

这不是过度自信,而是目前呈现出来的数据已经打破了之前各大平台播出综艺的单集播放记录,而且不是险胜,是大胜。

节目组的工作人员看到网友们的热烈催更以后,也意识到第三期的拍摄必须尽快提上日程了。

经历了半个月的洽谈,下一期的拍摄主题内容以及方方面面的沟通问题都处理得差不多了。

元旦假期结束,聂导就在微信群里通知了下一期的拍摄地点——华南Y城,遂平区。

“你要去Y城?”听赵别枝说了之后的拍摄计划以后,陆熹朝也突然来了兴趣。

“嗯,怎么了?”赵别枝抬眼看他。

陆熹朝眨了眨眼,抿嘴笑了一下,眼底有异样的光芒闪动,显然是心里藏了小秘密,但偏偏他还自以为掩藏得很好,摇了摇头道:

“没什么,我就是想起来以前去Y城的时候,那里的东西都挺好吃的。”

赵别枝没有戳穿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嘴角噙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那我回来的时候会记得给你带特产的。”

陆熹朝罕见地没有欢呼雀跃,而是低头思忖着什么,像只正在悄悄打算盘的精明小狐狸。

太明显了,赵别枝无奈摇头。

*

又是一个周六的下午,赵别枝落地Y城机场和其他人顺利汇合。

节目明天正式开始,他们五个嘉宾准备提前过来先在市区里面逛逛。

五人里面除了段知节以外,其他人都还是第一次来Y城,因此对方也就承担起了导游的职责。

不过他这个导演干起来也是非常简单,因为也就半天的时间,几个人根本不准备去逛什么景点,而是直接开始特种兵打卡美食。

他们人多,每样东西买一份几个人分着吃,一下午就打卡了十几家网友推荐的美食,基本没有踩雷。

吴六一还一直拿着手机在拍vlog,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去的都是当地人才去的一些小店,再加上元旦小长假刚过,路上倒是没有遇到太多游客,也没人认出他们,几个人也是乐得自在。

是夜,一群人回到酒店,简单洗漱以后就上床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就来敲门接他们前往这次的拍摄地——遂平区,安宁村。

第一次见识到属于华南农村的风光,前往村子的路上,赵别枝的视线都一直被窗外的风景所吸引。

然而,当车子进入一个岔路口的时候,前方却突然多了几个衣衫褴褛的少年。

他们看起来也就15、16岁,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的,脸上也是黑黝黝的,看起来干瘦、营养不良。

赵别枝皱了皱眉,正想要问一旁的导播具体情况,就看见那几个孩子突然朝着车道涌了过来。

司机吓得连忙踩刹车,车子在少年们面前停了下来,而跟在他们后边的其他几辆保姆车也都只得停下来。

“行行好吧,大叔,我们都饿了好多天了,给点钱让我们买个馒头吃吧!”

“大叔,你一看就是好人,帮帮我们吧。”

少年们围住了车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要钱财,司机回过头为难地看着后面车里的赵别枝。

同类小说推荐: